jiangming80040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ming800403

博文

“逃离科研”或许并非完全是坏事

已有 2800 次阅读 2012-11-22 13:09 |个人分类:科研八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社会需要, 理论研究, 逃离科研, 青年知识分子

在某种意义上,我认为中国“优秀的青年知识分子”(如果博士毕业算的话,本人也忝列其中)“逃离科研”,没有大批量的从事理论研究并非完全不是好事,否则在虚度青春的同时也将误人子弟。
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特别是现代理论研究似乎与生产实践间多少有些隔膜。即使在新兴的生命科学领域,据说有一半以上的发表在顶级杂志上的成果是无法重复的。我们还没有奢侈到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支持研究者从事成功率很低的自由探索工作。
其实,只要赶超阶段没有结束,中国出现重大的原创性的理论突破与技术发明的可能性就不是很大。因为事物总会沿着最省力的方向发展,在科技进步的道路上,我们还不是领跑者,而是采取跟随跑的战略。我们的科技革命还是会以引进吸收、系统集成和再创新为主。当然,这也是某个时代阶段的必然。东瀛日本人大把拿诺贝尔奖还是最近10几年,在日本国力蒸蒸日上、made in Japan雄霸世界的时候,日本拿的诺贝尔奖并不多。日本人开始大把拿奖的时候,已经是所谓“失去的二十年”了。日本国力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其实,我们并不可能“逃离科研”。因为实践中的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处处留心皆学问,科研并不是只存在于象牙塔内,随时随地都有科研。种田有科研,工厂里面也有科研,建造高楼大厦桥梁隧洞都需要科研,教育好下一代,那更是一种无比重要的“科研”活动。即使日常生活中,各种繁琐的小问题都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当然,这里我丝毫不敢贬低基础理论研究,本人才疏学浅,对其只能仰视。但是,青年高级知识分子还是非常宝贵的人才,因此就不应该把他们圈在象牙塔呢,他们卓越的头脑还要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解决各种实践问题,其次才是追寻全人类共同的科学理想。虽然,小科学的时代已经过去,但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一些发明诸如乳罩、避孕套、比基尼、方便面好像并不是来自大学和科学院,确切的说高科技的航空工业最初也是个人发明的成果。
不久前,还有另一件和中国知识界与产业界有关的新闻。即美国国会对两家中国企业的调查。贸易壁垒通常是科技弱国保护幼稚产业的一种措施。美国对华的贸易壁垒已经从最初的劳动密集型、资源与资本密集型行业,延伸到像通讯技术这样的技术密集行业。但是即使失去美国市场,在不久的将来华为也可以超越爱立信成为世界最大的通讯设备提供商。
华为老总任正非注定无法获得诺奖,但是他对中国现代产业发展的贡献可能比几个诺奖还要大。只有多样化才有活力。狼多肉少,我们没有必要都在一锅粥里搅合。请允许我们“逃离科研”,逃离科研,我们或许多几个华为工程师,甚至多几个任正非。
其实,我们都无法逃离科研。


https://m.sciencenet.cn/blog-595119-635073.html

上一篇:虚度光阴的同时,我等青椒也在误人子弟
下一篇:除人类外,任何生物都不会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兼论敬畏自然

4 王涛 郑永军 吕喆 马璠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0: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