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广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龙珠 阅读,思考,体验宁静

博文

我为啥编发“莫言演讲最后一个故事中的风科学问题”

已有 3735 次阅读 2012-12-9 10:00 |个人分类:社会思考|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莫言演讲, 庙宇与八人的故事, 房屋风灾

   
昨天上午在网上看完莫言的演讲后,觉得他讲得很实在和富有哲理,其最后一个故事更令人深思。不久,本博便利用手头现有的资料,即兴编发了在科学写作上不算严谨的“莫言演讲最后一个故事中的风科学问”。此文到昨天下午晚些时候被编辑部置顶,引起广大网友关注和点评,本博对此表示感谢!现选登该文下对一则评论的回复,以说明本博编发这篇短文的原始想法。
   
---------

[37]raowufam  2012-12-9 08:47 似乎,对于同一件事,用科学、文化、社会的的解读方法区别很大,科学很诚实板正但有无趣之嫌,文化很浪漫抒怀却多为莫衷一是,社会很幽默很黑色往往直击核心。莫言童靴讲了个诚实做给天看的寓言,回答了很多关于他的争论。

    

博主回复(2012-12-9 09:11)草帽扔出去不被吹回来的人,并非真有罪恶,他受到在恶劣天气下被扔出庙宇的惩罚,是不公平的。同样,小说抽象于现实而不歌功颂德,并非恶意丑化社会,(对这类小说)不予赞美也罢,对其(作者)攻击则也是不公平的。这是我理解莫言演讲最后一个故事的一种可能寓意。

      
博主回复(2012-12-9 09:16)至于我昨天上午编发此文,一是思考莫言所说故事及其寓意的相关科学依据,二则也有借莫言的名吸引网上读者了解房屋抗风科学知识。我在农村长大的,大风吹翻草屋顶甚至推倒房屋的情景,每遇风灾报道新闻时都会历历在目,而且目前我国还有很大范围的农村民宅存在抗风能力不强的问题[不一定是寒潮大风或台风,强雷暴天气(下的强对流)也是一大潜在杀手],估计科学网还有不少读者在这些地区还有亲友生活着的,了解这方面的科普知识无害。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070-640768.html

上一篇:莫言演讲最后一个故事中的风科学问题
下一篇:一项调查可诠释中国缺乏创新和幸福感的思想根源

8 蔣勁松 李学宽 刘广明 庄世宇 陈永金 刘钢 zhanghuatian fans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6: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