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潜心治学 低调莫言获诺奖 北师大高调为啥!

已有 3633 次阅读 2012-12-17 06:5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北师大, 低调, 莫言获诺奖 高调

潜心治学 低调莫言获诺奖 北师大高调为啥!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21217发布

 

最近北师大真热闹,又成立新机构:国际写作中心,由莫言担任主席一职,并设立“莫言工作室”来,还说这是什么一项制度创新,看来只要一人诺奖到手,不管这诺奖的获得和北师大有什么实质性关系,只要成立一个机构,哪怕放个马后炮,也是“制度创新”,中国特色的“制度创新”,是否也太容易。真不知道这样的机构成立需要经过什么样的程序,还是只有领导脑门一热,一拍板,就万事具备,只欠宣布正式挂牌。

 

我寻思,如果没有莫言多年来的潜心治学和低调寡言,恐怕这诺奖是难以获得的,现在高调成立国际写作中心,意在“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作家”,为再夺诺奖提供“制度”保障,问题是这诺奖是书斋里培养出来的吗?北师大当真要成为培养诺奖的摇篮?

 

[北京青年报] 莫言出任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主席

 

2012-12-01

 



  本报讯 北京师范大学昨天宣布成立国际写作中心,由莫言担任主席一职,并设立“莫言工作室”,为莫言在北师大工作、创作、讲学及交流提供便利。校方透露,莫言从瑞典领取诺奖回国后将出席12月中旬举行的中心揭牌仪式。

  据校方介绍,莫言于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创作研究生班并获文艺学硕士学位,是北师大的校友作家。目前,北师大已确定由莫言担任中心主席,校方表示,下月中旬举行的中心揭牌仪式,也将成为莫言从瑞典领取诺奖回国之后的首个重要活动。中心除设立“莫言工作室”外,还将设立“莫言作品展室”,收集和展出国内外所有莫言作品版本的出版物,以供研究者查阅。北师大表示将与校文学院充分利用莫言获奖这一契机,进一步推进文学教育,以期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作家。

  对于中心今后的职能,记者昨天从北师大了解到,国际写作中心成立后,将定期邀请世界级的作家或诗人来中心进行交流、创作和讲学,定期邀请著名汉学家、翻译家前来中心进行交流、翻译和讲学,邀请国内的重要作家或诗人作为“北京师范大学驻校作家”来中心开展写作、研究、讲学与交流工作。中心还将组织开展中外文学交流活动,举办“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学论坛”,邀请国内外著名作家、翻译家与学者开展主题对话与研讨。

 

http://news.bnu.edu.cn/mtsd/49651.htm

     ********************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成立 莫言任主席

2012-12-11 15:55:19 作者:未知 】温馨提示:请点击下面的播放按钮开始朗读本文

文章简介:

  在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之际,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宣告成立。本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北师大校友作家莫言将担任该中心主席。莫言将出席于12月中旬举行的中心揭牌仪式。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的职能包括:定期邀请世界级的作家或诗人来中心进行交流、创作和讲学;定期邀请著名汉学家、翻译家前来中心进行交流、翻译和讲学;定期邀请国内的重要作家或诗人作为北京师范大学驻校作家来中心开展写作、研究、讲学与交流工作;组织开展中外文学交流活动,举办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学论坛,邀请国内外著名作家、翻译家与学者开展主题对话与研讨;设立莫言工作室,为莫言在北师大工作、创作、讲学及交流提供便利;设立莫言作品展室等。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的成立是一项制度创新,是对原有驻校作家制度的提升与完善。当前不少高校实行的驻校作家驻校诗人制度相对而言随意松散,缺乏具体的体制机制保证。国际写作中心将给予驻校作家更多的支持与帮助,更有利于保障作家与学生交流的常态化、持续化,从体制机制上保持作家获得旺盛的创作动力和创作激情。
  1210,文学院和国际写作中心联手启动了莫言及北师大校友作家文学周系列活动。苏童、伊沙等作家诗人

     http://www.cunews.edu.cn/baowangxinwen/tedianzhiji/201212/57135.html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5-643423.html

上一篇:冯其庸学术馆翰墨余香展厅掠影(二)
下一篇:邓蜀生和《从战地到史林》相关友人聚餐

2 刘洋 曹聪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7: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