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fei Do science as it should be.

博文

读研究生不如卖鸡蛋?(转载)

已有 3569 次阅读 2007-8-29 00:04 |个人分类:研究生待遇|关键词:学者

 

 ·方舟子·

 

         去年我到一所重点大学做演讲,先和一些研究生代表座谈,问了一下研究生待遇情况,发现和我在其他高校了解到的情况差不多:自费生一年要交约1万元学费,无补助,公费生不用交学费,一个月可拿到200多元的国家津贴。我向校方建议,能否向中科院研究所学习,用科研经费把每个月的补助提高到1千元?全场鼓掌。研究生院院长当场说:从2007年起给研究生的国家津贴就增加到1千元了。掌声更大。会后院长对我说:有一句话当时说不出口,从2007年起也没有公费的了,上研究生全都要交学费。其实是换汤不换药。

 

        20多年前国内流行过“搞导弹不如卖鸡蛋”的说法感叹教授、研究员待遇的低下,现而今教授、研究员每月拿着七、八千元的高工资,还可从课题经费提成发奖金,又能下海、走穴,早已成为高薪阶层。仍然生活在不如卖鸡蛋的穷酸之中的是研究生们,拿着菲薄的津贴,还要支付学费、住宿费、书本费,又不能像本科生那样由父母养着,需要为温饱奔波,还会有多少心思用以学习和科研?

 

         研究生是科研的实际主力,各国皆然,中国尤甚,因为中国的“博导”大多要么没有能力要么没有精力做实际的科研工作,技术活主要是由研究生干的。要干活首先要温饱。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没有这样的好事。遥想我在美国大学读研究生时,不仅学费全免,还能拿一份相当于平均工资的四分之一的助学金,虽不富裕却也无衣食住行之忧,甚至能有点积蓄,这样才能整天泡在实验室里做研究而无需另谋生路,与导师的关系也更融洽。

 

         当然,要靠国家经费把学费、津贴全包下来是不可能的,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对研究生区别对待。那些实用性很强、毕业后可赚大钱的专业,不仅不给资助,还要收取高学费。但对从事基础研究的研究生,则应该免去学费,并通过助教、助研的方式给予能保证温饱的资助,让他们能专心致志地从事学习、科研。费用和资助应从导师的课题经费支出。这样也可以避免盲目扩招,控制招生规模,保持合理的师生比例。没有课题经费的教授本来就不该招收研究生,有课题经费的教授也不应该滥收研究生。让教授为了养活研究生去要课题经费,至少总比把经费用于增加个人的福利好吧。

 

2007.8.2

 

(XYS20070824)



https://m.sciencenet.cn/blog-2359-6594.html

上一篇:不要“灭”虱
下一篇:研究生的日子过得确实可怜(转载)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5: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