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gnuist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ygnuist 致力于气候科学研究,求实创新.

博文

所谓“第一时间”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精选

已有 5344 次阅读 2007-9-1 11:50 |个人分类:杂文|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不知从何时起,各种传媒、乃至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在各种场合或各种文字材料(如新闻报道、文章、文件等)中,普遍流行起“第一时间”这一专有名词,意指,在突发事件(如灾情、事故、案件等)发生后,有关人员以最快的速度或最短的时间赶赴现场。然而,笔者认为,“第一时间”恰恰是一个不伦不类的模糊概念。它使本来可以准确表达的时间概念变得模糊不清,模棱两可,它使某些不负责任的人找到了搪塞推诿之词,它使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加进了模糊色彩。

时间,本来就是精确度量速度的指标,各种传媒、乃至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完全没有必要用这种含糊不清的所谓“第一时间”来表明事发后有关人员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事实上,表述处理突发事件的时间完全可以用也完全应该用“多少时间以内(后)到达现场”例如一分钟后(内),十分钟后(内),24小时后(内),三天后(内),。。。,这类精确或准确的语言,而不能也不该用什么“第一时间”“第二时间”。。。。这类模糊语言。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在一些正式文件或法规条文中,居然也用这类模糊的语言规范职能部门或部门负责人处理突发事件的起始时间,例如,许多应对突发事件的所谓“应急预案”就规定了,事发后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云云。但是,有谁知道,第一时间到底是“多长的时间或多短的时间”赶到现场?是一分钟?十分钟?24小时?三天?。。。这种含糊其词的标语式词汇,不但会误导公众,而且还有可能给少数有关部门或个别负责人提供失察失责的借口。例如,当追究事故责任人时,当事人就可用“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为借口。

其实,不论是救火、救人、救灾、救援,第一时间究竟是多少?一分钟后,十分钟后,24小时后,三天后,。。。,只要赶到了,都可以说是第一时间。可见,这是非常不准确的模糊概念,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部门,由于客观存在的多种复杂差异,完全应该按照具体情况规定出具体的“第一时间”,例如,城市不同于农村,发达地区不同于落后地区,交通、道路环境不同也应有所区别。绝不该千篇一律地笼统规定一个所谓“第一时间”。

众所周知,以往(如上世纪90年代以前)并没有这一词汇,但照样有各种突发事件会发生,在那个时代尽管交通、通讯没有现时这样发达,但是媒体的新闻报道却是准确无误,决不含糊的。当时如何发布新闻报道呢?请看旧报纸:“某年某月某日当地时间541分左右,某地发生一起重大火灾,当地十支消防队约在事发后五至十分钟陆续赶到了火灾现场,经过一个半小时的紧张救火,该地火情迅速被扑灭。”这里,突发事件、时间、地点(包括救援行动的开始、结束时间)一目了然,清楚准确。这里笔者无意于贬低当代媒体之进步,但也的确感到当前媒体的许多问题(在此暂且不论)。

笔者不解的是,为什么时下竟会出现那么多不论不类的新词汇,除了“第一时间”以外,还有许多人们能够亲身感受到的(不论网上网下)令人费解的众多新词语,笔者不必枚举,读者一定有所体会。猜想其中缘由多种多样,但有一点,一些造词者不是别有用心,便是为了标新立异,或者是为了顺应某种社会潮流(不论是进步的还是落后的)而生造出新的词汇。例如,高考中的“投档分数线”,网络中的“网虫”“黑客”,等等。我们不反对新词的诞生,语言文字确也是随时代而发展的。但笔者反对的是不能推动时代进步,反而有损时代进步的那些所谓的新词汇。

(写于2007831



https://m.sciencenet.cn/blog-3100-6732.html

上一篇: 科学格言
下一篇:“马太效应”无处不在

0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4: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