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OLO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UOLONG 蒲公英的世界

博文

读刘庆生老师的人生体验有感

已有 2979 次阅读 2013-4-11 18:11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感悟, 老师, 体验

   拜读了刘庆生老师的<<一场经历将近半个世纪的人生体验>>,一个经历了文革灾难走过来的老教师的心语,内心世界充满了感动只因为您的经历或多或少有我家人有我亲戚有我朋友的影子, 有一份亲切有一份真实更有一份鞭策


   读到您最后的心语我历来不太主张“规划人生”这个词汇,我们近半个世纪的人生实践说明,一个人的人生实际上无法规划,或者至少不能“刻意规划”。人的一生一定会碰到若干次“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境遇,你能做到就是像欧美人观念“终身学习”加“勤奋学习”。相信上帝对于凡间所有人都很公正公平,世道不平之事遍布世界,你能奈何得了?自己就有抑制不住的冲动,想写几句话,留下来做为自己的鞭策


   十二分庆幸自己能生活在一个历经文革大动荡后寻求变革的新时期,也正是在这样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让我有了机会从家乡的小山村走到小城市益阳,又走到中型城市长沙,然后走到大都会北京,再走到国外求学和工作,如今想带着自己的梦想准备回国工作毫无疑问,我的成长教育包涵了您那一代人的心血,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正因为有了如您一样兢兢业业,认认真真的一个又一个老师们的付出,才有了我自己今天自认为的天地


   看了您在王善勇老师的<<博文集出版-靠谱不?>>里的告诫年轻人出什么博文集!至少等到我们这吧年纪再说,你们现在要出的是学术专著。字里行间里充满的是您以长者的身份对后学的爱护和鞭策心理我想生活在您周边的人,他们是幸运的,有您这样一位言传身教的人,对他们的成长也好工作也好,无形中有一股正向的推动,少了一分玩世不恭


   然而,我和您对王善勇老师出博文集却有完全不同的理解,也许是代沟的原因吧王老师年龄可能和我差不多,当然或许会小我不少,在我看来,他的博文是他真实生活的心语他的生活经历平实,但对于那些想到国外求学的后学,或者那些想把自己孩子送到国外求学而自己又没有留学经历的人来说,我觉得是有不错的参考价值它的真实留学生涯,完全不同于那些加工过后为了商业利益而出现在媒体或书籍报刊中的演义,不会给人误导,但会给人一些启发所以我赞成王老师如果时间精力都许可的话,把博文整理集结出来,以不赢利的方式散发给社会


   我自己是一个精力还算充沛的人,睡眠不多于6小时,这些年来的海外生活可以说很少出现超过7小时的情形,以前孩子刚出生到一岁多的时候,睡眠比6小时少得多现在来科学网写博客,要花费一些平常事物之外的心思和精力,所以最近几个月都是维持在4小时的睡眠当然这不是长久之计,毕竟身体是工作的本钱但我觉得我自己的心路历程如果将来有一天能象王老师一样集结出版的话,我也会认真对待


   和王老师一样,我也是工作在科研第一线,想法很多,思考的方式也不少,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挑战也是应接不暇把这些内容固形之于文本,对于能接触到我们这一类人的后学者,我觉得或许他们能从中接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这样做,于王老师本人是耽误了时间和精力,吻合了您的告诫而于社会,我觉得少了本该可以有的一份有价值的材料,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站在社会的角度考虑一下,正面的东西多一点点,是否就会让人心情上至少要好一些呢?


   我深知当今中国社会的舆论媒体上到处充满了负面的东西,也确实是现实情况的真实反映但如果我们都不去想点自己的办法,尽一点自己微薄的努力,一味地抱怨吐嘈,社会会不会自动好起来? 老百姓不希望看到各种因素导致的最终无法收拾的局面,那样遭受灾难的仍然是平民百姓,我也一样,我的家人也一样所以我想说,现实社会的阴暗面需要揭露批判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能引导人积极向上的真实内容,如您的这篇<<一场经历将近半个世纪的人生体验>>博文,又如王老师想集结出版的百篇博文集




https://m.sciencenet.cn/blog-825582-679297.html

上一篇:DATA·MINING (1)
下一篇:紫河车®黄老邪请进!

6 戴德昌 徐晓 陆俊茜 徐大彬 biofans zhoulangxiuca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4: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