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图书的困惑

已有 2049 次阅读 2013-5-3 11:3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图书, 困惑

     昨天早晨的《手机报》有一则新闻,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31个省、市、区的9116人进行了一项题为“你遇到过“垃圾书”吗”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73.2%的受访者之言当下“垃圾书”很多。而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是“垃圾书”泛滥的重灾区,一些作品严重脱离生活实际,有的作品高调宣传暴力、拜金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对年轻人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同时,我又想起了前几天在科学网博客上看到纵瑞文一篇博文--《科普书低级错误何时休?》,文中谈到了漏洞百出的科普书已经渗透到了图书馆和一些资料馆。可以说当下对于书籍质量的关注应该引起重视。高尔基说过“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培根也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而对于错误百出的科普书和垃圾书,人类应该如何进步,而又应该如何怡情,博彩,长才呢?

 201212月《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就曾对科普出版的问题进行过探讨,第20期“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的主题就是守住科普出版的“生命线”——科学性。众多人士呼吁:我国部分科普图书质量低下的现状亟待改变。

而对于目前充斥在图书市场上的垃圾书和错误百出的科普书,在口诛笔伐的同时,还有一些需要反思的地方。

首先,著书立说这个过去曾经比较高尚的工作如今变得唾手可得,无论有没有专业背景,只要有想法就可以东拼西凑搞出一些东东来。而这些图书的作者,或者说是组稿人,甚至有时候是一个群体(比如林静)应该是第一责任人,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否则最终的成果也会成为大家讨伐的对象,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些作者应该有自己严格的领域,不能越界,自己行当的东西都未必全部懂得,怎么会写出其他领域的东西呢?全才们也未必能所有尽在掌握吧。

其二,出版商也应该更加负责,不能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市场上。当然市场这个无形的手在调节着现金的走向。但是要长期发展,社会责任不大过利益,也应该和利益不相上下吧。粗制滥造的图书充斥着市场必然会造成劣币驱除良币的效果,最终市场上看不到一本像样的好书。对于拟出版的一些题材,是否有专家或者相关机构进行过审核呢?建议对于一些选题,特别是容易产生知识性错误和其他严重问题的,要进行审核。而不能随随便便就出版,抛给市场。

第三,作为读者的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去买这些垃圾书了。但是买之前谁也不知道是不是垃圾书。左右为难啊。对于错误百出的那些书,如果没人买,也许下次就不会出版了吧,因为不赚钱啊。

还有就是,很多人批判现在没有好书,其实情况也未必真的如此,只是不好的书越来越多,书的种类越来越多,人们的阅读途径越来越多元,口味也越来越多元,众口难调。

我们在呼唤出好书的时候,首先应该呼唤的是出没有错误的,不是粗制滥造的书,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去谈好书。如果失去了基本的底线,“先解决有没有,再解决好不好”的问题,还不如不做。忘记从哪本书上看到过的一句话了,大意是做不好一个产品,倒不如做好半个产品,我想对于科普书来说也是如此吧。

 

 



https://m.sciencenet.cn/blog-428002-686331.html

上一篇:科学家与媒体互动
下一篇:尝试发一个自己写的英文短文

2 赵美娣 曹聪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21: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