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立平博客——邗上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liping 科技评价、技术创新、信息经济 镜像博客:http://www.yuliping.com

博文

杂谈高校科研激励 精选

已有 10305 次阅读 2013-5-11 17:02 |个人分类:科研心得|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科研, 激励

 

科研激励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科研人员从事科研工作的一系列激励政策的总和,包括职称评审、评价、奖励、科研经费配套、甚至行政职务等政策。不同高校的奖励政策不同,力度也相差较大,受制于高校的科研资源、办学经费、学科导向等的影响,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定位来合理制定科研奖励政策。

一、不同水平的高校,奖励力度不同

科研成果有大小,不同的机构对科研成果的大小有一定的导向性,比如北大、浙大、南大之类的高校,我相信对一般CSSCI期刊论文是没有奖励的,而且越是好的高校,科研奖励的力度越小。各高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综合实力等制定自己的科研激励政策。

二、不同的学科导向,奖励力度也不同

不同的高校有自己的学科导向,一般优势学科、重点学科,科研奖励会高一些,我看到上海一高校对图书馆情报学的顶级期刊奖励明显比经济学期刊低很多,因为前者不是它们的重点学科,其实这不是好现象,教师只要在你学校工作,他的学科一定是有意义的,否则他早走了。

三、不同类型的科研项目,科研激励的大小也不相同。

比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济管理类的一般项目经费超过50万,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没有一分钱配套,我想老师还是会努力争取的。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一般经费也就10万元左右,此时如果能有一些经费配套,对高质高量完成课题,确实有所帮助。但是这是个合理不合情的问题,国家级课题不奖励,部省级课题反而有奖励。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忙职称的老师,即使你没有任何奖励,他也会全力以赴,当然不能因为如此就不进行科研激励。

四、重大、重点有那么重要吗?

现在很多高校追求重大、重点项目,论文也追求权威期刊,当然在高质量的期刊上发表论文是老师追求的,问题是在实际科技评价中,权威期刊和一般期刊的权重并没有单位奖励差距那么大,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削弱教师在一般CSSCI期刊发表论文的积极性,会影响单位的整个科研评价业绩。再说课题,就人文社科课题而言,我认为重大、重点项目并不比一般项目质量高那么多。何况,重大、重点项目本来经费就很多,单位经费配套与一般课题相差太大也不合适。

五、做好教授的转型与科研深化

十年媳妇熬成婆,难免一些老师教授评下来后,就相对稳定,科研的动力没有以前大了。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教师本来就应该多元化,教学型、科研型、并重型、社会服务型应该有所分工,即使同一个教师,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可能侧重点也不相同,忙职称的时候更多侧重科研,职称忙好后可以考虑向其他类型转变,这都是正常现象。做好教授的提高是个更值得研究的问题,我认为应该鼓励教授做访问学者,甚至读个其他学科的博士,呵呵。

六、考核目标不应该过高

适度的科研压力能够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而过高的科研压力不仅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甚至会起反作用,“债多不愁,虱多不痒”,道理就这么简单。就像一些很一般的高校出台SCIENCE、NATURE期刊论文的奖励政策一样,属于“有价无市”,呵呵。

七、大学文化、人文精神是最好的激励

大学文化、人文精神是最好的终极的激励,这个要求极高,让我们一起努力。

 

                   2013.5.11 俞立平 于宁波

 

 



https://m.sciencenet.cn/blog-45134-688835.html

上一篇:THINKPAD T430S评测
下一篇:淘汰FOXMAIL,换上KOOMAIL

20 苏金亚 陈冬生 马仁锋 李伟钢 逄焕东 武夷山 苏光松 孙学军 赵美娣 王涛 吴锦宇 王守业 施玉梅 汪楠 韦玉程 少雨 罗春元 刘凡丰 汪晓军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0: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