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tic Horse: An Elegant Being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l6866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博文

非概念论种种

已有 6522 次阅读 2013-8-10 15:57 |个人分类:信息哲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非概念论

自从埃文斯提出非概念论以来,为其辩护和对其批评的就成为当代心灵哲学的热门话题。然而,非概念论由于界定有些含混,总是与塞拉斯(Wilfrid Sellars)所谓的“所予的神话”混为一谈,口碑有些不好。这就引起了许多非概念论者如伯姆德次(José Bermúdez)、克瑞恩(Tim Crane)、德莱斯克(Fred Dretske)、海克(Richard Heck)、赫尔利(Susan Hurley)、凯利(Sean Kelly)、马丁(M. G. F. Martin)、皮考克(Christoper Peacocke)、泰尔(Michael Tye)及其他学者的辩护和发展。现在非概念论大致有七种形式。其中既有强非概念论也弱非概念论;有状态非概念论也有内容非概念论。这就使非概念论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并形成强大的阵营来抗衡来自概念论的批评。


现象学的丰富性

正常人的感官经验充斥着各种现象特征,我们不可能处理一整个足够大的概念库(conceptual repertoire),所以正常人的感官经验总是在某种程度上处于非概念状态,并且具有非概念内容的。


知觉分辨

正常的认知者无须再确认所辨识的对象就能够做出知觉分辨。但再确认是概念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正常的认知者能够以非概念内容做出非概念的认知。


婴儿和其他非人类动物的认知

人类婴儿和某些非人类的动物能够有知觉认知,但缺乏形成概念的能力。因此,正常的人类婴儿和非人类的动物能够以非概念内容做出非概念的认知。


知觉(或经验)与判断(或思想)之间的区别

正常的认知者在对某物不做判断时也能知觉到它。但非判断认知是非概念的。因此,正常的认知者能够以非概念内容做出非概念的知觉。


知晓如何做vs知晓(或知晓什么)的区别

正常人在不知道他在做什么的情况下以及不精确知道他在做什么的情况下,却知道如果做某件事情。缺乏知晓和知晓什么的认知是非概念的。因此,正常人能够以非概念内容的方式从事如何做的活动。


概念获得的理论

最佳的概念获知的理论包括包括这样的论题:人类认知者是以对客体的知觉的非概念基础来获得简单概念的。因此,正常的人类认知者能够以非概念内容做出非概念的知觉。


指示词理论

“这个”与“那个”的最佳的指示词的理论包括如下论题:指示性指称是以知觉的方式固定下来的,尤其是以索引的方式,所以正常的言说者能以非描述的方式做出相应的指称。因此,正常的言说者能够以非概念内容做出非概念的知觉。




https://m.sciencenet.cn/blog-105489-715736.html

上一篇:本体论
下一篇:非概念论的二种形式

2 杨华磊 庄世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7: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