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科学进步的最大阻力来源于研究群体自身的内在缺陷

已有 3191 次阅读 2013-12-8 11:45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群体性的内在缺陷是阻碍科学进步的最大阻力,而不是第三方的原因。群体由个体组成,个体的缺陷如果是同质的、大量的,就会表现为群体性的缺陷。

      为何群体性的缺陷是最大阻力呢?因为,群体性的发声,尤其是以研究群体的身份发声,具有权威性。群体性的缺陷是群体本身无法克服的,需要外力的纠正,但是群体本身排斥外力对它的纠正。

由大量同质研究者组成的群体是排它性的。这样的群体只把它们的共识性理论看成是科学的,而与它不合拍的则是不科学的,把与它相冲突的看成是反科学。这样的群体将出于对科学的狭隘的热爱而主动出击,横扫该群体眼中的非科学和反科学理论(思想),而不是首先反思自身在科学理论上的缺陷或错误。

如果研究群体是出于个人利益上的共同性而形成的,则这样的群体不能形成合力,其个体成员的科学研究工作几乎得不到它人的支持,也就不能有任何进步性的理论生存的空间,因为群体内的个体关系是既有利益的分配上的竞争关系。

一个理想的研究群体至少应具备如下特征:1)出于对推动科学进步的动机;2)以科学自身的基本理念和准则为共识性,而不是以非常具体化的某个狭隘的理论(它可能是有限正确的)为共识;3)有对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有效压制机制,也有对以科学名义换取个人利益的压制机制;4)有一个开放性的学术氛围(包括传播机制)。

我们现在看到的典型群体有:一家子式的近亲结合群体,它缺乏开放性;权力构造的群体,个人利益至上;单位式群体,既有利益分配上的竞争关系;学会式群体,受限于理论水平高的成员不足,或是高水平者无法达成共识。

原则上,任何研究群体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而这类缺陷限制了该研究群体取得科学进步的能力或实际的进展。

在一个国家,总是由各式各样的众多研究群体来体现其科学进步的能力和水平的,如果这样的群体自身不是去反思,去努力克服自身的缺陷,而是把自身的缺陷归因于第三方,那就悲剧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419-748047.html

上一篇:如何看待工程界对科学基本理论的不同观点
下一篇:科学研究需要不需要哲学的指导?

4 杨华磊 吴信 马德义 陈小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8: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