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晖: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rithwsun

博文

不要把学生当儿女:兼评贾伟与张海霞老师的博文

已有 3953 次阅读 2013-12-18 11:54 |个人分类:研究生数学|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近亲繁殖

不要把学生当儿女:兼评贾伟与张海霞老师的博文


-----张海霞博文-----------

昨天是我们去哥伦比亚大学参观交流的日子,一大早我们就准备集合出发,可是一个同学还没来,怎么回事?“他请假了,说发烧”,“他跟谁请假了?我怎么不知道?”“他说跟您说了”我是带队老师,我根本不知道这回事,你马上把他叫下来!一会儿这个睡眼朦胧的同学下来了,“我真的发烧了”,“胡扯!这一点儿小烧能算是个事吗?!”我们大家出发,你自己在家里烧吧!一个美好的大晴天,一天紧张的访问日程,我们不但了解了学校的教学、课程安排,还在课程的结课活动中和同学交流,在不同教授的实验室里与教授和研究生交流,交流的收获颇丰,可是,他还躺在酒店的床上发着“37.8的高烧”!我愤怒!这样的学生要来何用?这样的年轻人要来何用?!

------------------------


-----------------贾伟博文 文摘-----------------

Bob曾是华尔街一员,后到工业界担任企业高管,五十多岁时老来得女。前几年他一直有个心病– 如何把宝贝女儿培养好。他见了我总是感慨:世风日下,我这个小公主长大后千万别找个社会上的不良少年,现在来看,这种可能实在是太大了。我愿意把我所有家财拿出去,换她未来一个好家庭。

 

记得Bob在我耳边第三次唠叨同样的话时,我终于明白这个老男人不是嘴上说说的。。。

做父母的,也没有太多的教育良策来有效地改变孩子的行为。但我们能做的一件事是,做好自己,做一个勤奋的、负责任的、宽容的、讲道理的、愿意和孩子做朋友的人,孩子在一个这样的父亲的引领下,会逐步成长为(像父亲)一样的人,而这也许是最有效的影响孩子的办法。如果让我来给你的小姑娘预测未来的话,她未来找男友,多半会喜欢年龄偏大些的,真心爱她的、工作努力勤奋的、有品位的男生。因为你不酗酒不赌博不吸毒,在这个环境下长大的你女儿也多半不会喜欢上一个什么都碰的混混。价值观的传递是无形的,也是最恒久、最深入人心的。

从那一席话后,Bob再没有唠叨,这过去五年里他一有机会便找我成长中的女儿聊天,从侧面验证我的话是否有道理,最后他十分肯定地跟我说,他不会再焦虑了,他女儿未来一定不会差。    

转载贾伟,如何解决爸爸的心病:怎样把宝贝女儿培养好      我转载到我们家庭教育联合自治工作坊的新浪博客上了。                    

--------------文摘结束--------------

贾伟老师的案例选的很好,不过跟张海霞老师的怒火,似乎风马牛不相及。对待学生,我们不可能像对待子女那样从小教起。

贾伟老师比较风雅,风雅的人不太在意逻辑严谨,意会可也。后面也是类似,他先说『同样,做父母的,也没有太多的教育良策来有效地改变孩子的行为。』,后又说『不会再焦虑了,他女儿未来一定不会差。』,说到结果,最终还是找到了办法来教育子女。

博文的题目,是我心中一直想感叹的,觉得见到的很多事情,都跟此有关,张海霞老师的怒火,与贾伟老师故作风雅的宽容,其实本质都在于此,自觉不自觉的,都有点把学生/研究生当作自己儿女的感觉。

我虽然在学生身上也花了些功夫,对待本科生们,因为中国国情,就把他们当作小孩子一样来看,来教,但这个界限还是牢牢把握住的,我劝诸位中国科学家,也牢牢地把握住这个界限,有足够多的人和事说明,这样子,对中国学术界更好。

中国学术界,为什么会盛行近亲繁殖现象,归根结底不光是权力使用的问题,而是有太多的导师们,太拿自己的学生当儿女,这个态度,要从根子上改正。

别跟古代人的心理一样“养儿防老”。





https://m.sciencenet.cn/blog-45143-750754.html

上一篇:转载:我国的数学竞赛经常承受巨大的困难和打击
下一篇:教育不是搞革命

12 蒋迅 庄世宇 王善勇 向峥嵘 李学宽 张骥 王春艳 武夷山 曹聪 余洪波 李宇斌 徐晓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19: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