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zh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zhao

博文

明胶到底有没有问题? 精选

已有 7526 次阅读 2014-3-19 21:49 |个人分类:其他|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央视“3·15晚会”以《明胶暗影》为题,报道了制革废料被大量用于生产加工食用明胶或药用明胶之事。其中提到了苍南、平阳两家明胶生产企业用工业垃圾皮料作为原料,以及平阳水头制革业用工业原料处理动物皮的情况。报道一出,当然是忙坏了一大帮人,涉世企业就别说了,当地的质监部门,行业管理部门、各路记者等等。不过此次事件最后各方的反应却很是耐人寻味。


            企业:3月16日,嘉利达(苍南)明胶有限公司正式声明,称该公司所采用的原材料及其所有的生产加工及销售环节,均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和相关的行业标准。平阳县创新有机添加剂有限公司负责人肖云林表示,央视报道说的工业垃圾皮料,实际上是国家允许作为原料的鞣制前的动物皮,去年上半年他们有当原料用过。后来,他们公司为了打响自己的产品品牌,从去年9月开始,原料就全部采用广东、四川等地屠宰场运入的新鲜猪皮,以此为原料来生产明胶,这些采购都有记录可查。两家企业这两天还是照常生产。雅客、金冠、蜡笔小新三家在央视报道中提及的企业,也先后在其网站发布声明,公布企业应对措施。雅客方面表示,央视报道后已经立刻终止与嘉利达的合作,同时停止“15克装VQ软糖”(嘉利达食用明胶仅在该款产品上使用)一款产品的生产,剩余嘉利达明胶原料全部封存,对已上市流通产品,已通知销售渠道下架就地封存,等待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后再行处理。金冠、蜡笔小新等食品企业也相继出台类似声明。

        食药监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要求相关省份监管部门对辖区内明胶企业再次进行突击检查,并与之前检查的情况相对照,发现违法问题坚决查处,及时向社会公布。浙江省食药监管局在其官网发布消息称,3月初,该局曾组织开展针对明胶生产经营企业的专项督查检查,检查结果未发现异常情况。全省共抽检验明胶成品及半成品、原料皮、相关食品174批次。其中,明胶成品66批次、相关食品90批次,铬指标均符合标准规定;明胶半成品8批次、原料皮10批次,铬指标均符合相关要求,未发现异常情况。福建省食药监局称,自3月7日该局按国家食药监总局部署开展食用明胶专项检查以来,未发现食品生产企业使用工业明胶或来历不明的食用明胶生产加工食品。截至目前,已检查相关食品生产企业379家,经营单位12624户次,餐饮服务单位3504家次,抽检食用明胶及涉胶食品样品207个批次。207批次已检样品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这次的事件中,企业似乎比较理直气壮,虽说是接受监督检查,封存了部分产品,但并没停止生产,也不承认自己的产品是不合格产品。却一再强调企业是遵守相关规定,没有违反生产的行为,产品也是经得起检验的。与其相对应的恰好是两个相关省或县的食药监局,皆在此前的专项检查中声称,未查到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企业和产品。诡异的是,如果按相关标准,企业所用原料的确是允许的,生产出来的产品也的确是合格的。

            那么,明胶到底有没有问题?想起牛奶的三聚氰胺事件没有揭露以前,那些牛奶和奶粉也曾是合格的;廋肉精事件没揭露以前,那些猪肉也都是合格的;杭州人喝了很长时间的异味自来水,按标准检测的结果也是合格的。这让人对标准产生怀疑,对符合标准的产品是否就没问题产生怀疑。这次明胶事件所揭露的标准被炮制出来的过程,则让人对标准产生更大的怀疑。

            据报道,在2005年12月31日颁布的《食品添加剂明胶生产企业卫生规范》。这个卫生规范明确规定,生产食用明胶可以使用制革鞣制工艺前,剪切下的带毛边皮或剖下的内层皮,俗称为毛边皮、二层皮、三清皮等生皮。事实上,这个卫生规范中所谓的这些名目繁多的皮子,正是315晚会上曝光的那些垃圾皮料。而中国明胶协会就是促使这个“卫生规范”颁布实施的始作俑者。负责整个事情运作的姚秘书长承认,当时为了促使这个卫生规范出台,的确花了不少费用,这些钱都是由各个明胶生产企业提供的。就这样,一份由中国明胶协会牵头起草、代表明胶生产企业利益的所谓《食品添加剂明胶生产企业卫生规范》,在多家明胶企业提供的十几万元经费的保障下,通过中国明胶协会长达一年多的运作,最终对外公开颁布和实施。这个被中国明胶协会运作成功的《食品添加剂明胶生产企业卫生规范》实施后,这种在制革厂遭受多种有毒有害工业原料污染的垃圾皮料就取得了合法的身份。

              另据报道,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去年11月29日发布,并将于今年6月1日正式实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明胶》。根据该标准,制革鞣制工艺前,剪切下的带毛边皮或剖下的内层皮,还是可以作为明胶生产的原料。

              我们不禁要问,究竟还有多少这样的标准在充当着各种问题产品的保护伞?          



https://m.sciencenet.cn/blog-69474-777486.html

上一篇:检讨自己还是指责别人?
下一篇:社会监督员让人想起了听证会代表

33 陈小润 文克玲 杨月琴 闵应骅 张忆文 陈永金 陆俊茜 段庆伟 唐凌峰 李健 鲍海飞 王春艳 曹建军 侯成亚 曹广福 陈桂华 徐晓 李学宽 huan771 hqing6 wyhzj aniuaniu yhqing ddsers xyxy220 yuweihong ldongm hheq ztanztan 心静如水 biofans slh2012 alial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4: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