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的孔雀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mallland
↙中国的社会生物学保卫战↘

博文

论英语学习-12

已有 2137 次阅读 2014-4-15 16:3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英语, 学习, 元音

上小学时,甚至到中学,一直觉得自己家乡的土话(虽然觉得声调跟普通话有些差别)是比较标准的,是很接近于标准普通话的。比如说,把把“四”中的s发成θ,把“字”中的z发成e,全然觉察不到。

为什么会这样?当然是因为无知:除了听广播,再没听到另外的口音;等到上初中,听到邻村的发音略有不同,就嘲笑他们“土舌子”,更觉得自家村话标准。

为什么会这样?无知和盲目自信,就像孩子总认为自己妈妈是标准的美女。孤陋寡闻与自负相辅相成,“故意”忽略了自家土话和普通话的差别,即使一些明显的发音差异也觉察不到;无知和自负堵塞了耳朵。

等走的更远,听了更多人讲话,比如听了河北人、东北人、北京人讲话,才知道谁说话更接近普通话,才能注意到各地方言发音的明显或微妙差异。骄傲使人落后,在语音方面,盲目的自信也一样。

汉语的元音很少,就五个,不容易混淆,而英语不同。上次说了,元音组合是一个连续体,没有严格的规定嘴巴裂开多宽,舌头向后索到什么程度,才是标准。

一专业的英语教师给现场观众教一句英语“I love you”:发成lʌv?太土老帽啦,ləv才能体现柔情。类似的“柔情”,有时是一直的习惯,比如,BBC有的主持人有的就一直用ə,或者,把后一半发成əʊ。这,可能是儿童时期发音的遗迹。

语气不同,当然也影响发音的强弱,比如清晰短促的ʌ用在but中,因为这个词经常用在喘气后的句首,表示转折强调,就会拖腔类似a了。

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语速、不同的情境,发音总不会一直是“标准的”。即使是英美的播音员,如果要求他们像央视主播一样标准,他们或许也不会说话了----大概跟VOASpecial English差不多吧。

上面提到的ə,就有点万能,iʌ念轻一点似乎就自然成了ə;再轻一点,就干脆省了。

有人学了英语,学了标准发音----当然,老师也不一定是“标准的”。然后,听了谁念的不同,就立刻觉得错了,或者说不标准。等他听的多了,听了不同的人,听了不同的国家的人(比如英、美、澳、加等国就明显不同),就会发现有的元音,有着明显的差异:æ偏向于a怎么也成了a?啊!不标准。。。

 




https://m.sciencenet.cn/blog-524394-785213.html

上一篇:论英语学习-11
下一篇:论英语学习-13

1 zg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6: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