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感悟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

已有 2427 次阅读 2014-5-20 13:1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由中国科协发起的科学家主题宣传活动——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2014年汇演活动在于425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拉开帷幕,这是该宣传活动首次走出北京,而作为一个科研人员,笔者也十荣幸地观看了汇演活动的开幕式及《大地之光》和《钱学森》两部话剧的演出。在观看话剧的过程中,除了深切地感受到科学大师们把自身事业和人生价值追求同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紧密联系起来,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以报效祖国为最高荣耀、在创造一流科技业绩中书写人生辉煌之外,笔者感受更多的是当代学子们要如何秉承大师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把追求科学作为自己的梦想和人生价值。

老一辈科学家们秉承着科学救国,科学强国的坚定信念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比如钱学森突破重重阻碍回到祖国,李四光不顾动脉瘤破裂的风险毅然决然地要求前往震区……科学是他们的毕生追求。我们小的时候都会被问到自己的梦想是什么?有人说自己要做工程师,要做科学家,要做医生……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自己年龄的增加, “当初的愿望实现了吗 ,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吗?”如今人们更愿意做歌星,球星,企业家。有资料显示,能说出一些科学家名字的年轻美国人屈指可数,而歌星和明星的名字则是耳熟能详。虽然在国内没见到类似的数据,但是与“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明星相比,科学家的粉丝可谓少的可怜,明星出入时万人空巷,科学家出入时则门可罗雀。“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有人可能会说是大环境变了,但是李四光告诉我们说“大环境变了,自己不能变,追求和梦想不能变。有时候不是世界错了,而是你的世界观错了。”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人人都成为科学家,但是我们至少应该保证每个人都对科学有正确的认识,有科学精神和科学理性,这样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大环境中保持住自己的本色。

对科学的追求就是要实事求是,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在科学面前没有身份的高低,甚至没有对错,因为科学是对真理的无限趋近,对真理的追求,对科学精神的追求更加重要。在科学精神的特征方面,任鸿隽提出了5个特征,即崇实、贵确、察微、慎断、存疑。2013年,中国科学报社曾联合百余位院士联合发出号召,呼吁社会回归理性,而在回归理性的过程中,科学精神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正是因为科学精神的缺失和不足,才导致了人们的盲从和从众心理,进而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损害。而这两部话剧中都渗透着科学精神的光芒,李四光的学生对李四光提出的中国第四纪冰川的证据提出了质疑,但是因为担心他的观点会损害老师的权威而匿名发表,李四光对其学生进行了深刻的教导,鼓励其挑战权威,这正是科学精神的一个体现,同样钱学森也对冯·卡门的看法提出了质疑,虽然其同门觉得这让冯·卡门颜面扫地,但是冯·卡门却以有钱学森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钱学森所表现出来的科学精神是其中一个原因吧。现场的观众也对这些情节给予了热烈的掌声,这是对科学精神的一种回应,同时也是对继续践行科学精神的一种承诺。但是科学精神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潜移默化的,是在日积月累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而这也是当代教育的一个培养目标。

两部话剧都有一个复线,那就是爱情,包括李四光同期夫人的爱情,李四光的两个学生之间的爱情,以及钱学森及其夫人的爱情。虽然这个复线不是话剧的主题,但是却贯穿话剧的始终,而这个复线也吸引了观看话剧的学生们众多注意力,我们可以看到当有感爱情的场景出现的时候,观众往往报以热烈的掌声,比如李四光给其学生牵线搭桥的时候,钱学森及其夫人分别从舞台的两侧迎面而来的时候……爱情迎合了观众们的口味,尤其是在各种所谓的虐心剧情泛滥的时候,但是不知道观众们能否体会到这个复线背后的故事,也就是主人公们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彼此扶持,相濡以沫,为大家而舍小家,共同筑起科学的中国梦。

在科学还没有专业化,科学家还没有职业化之前,科学研究是富人阶层的一项业余休闲活动,而如今科学已经融入到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它不再是供人把玩的花瓶,而是需要认真思考、对待和传承的,科学是一项事业,更应该是一种信仰,特别是在文化多元、价值多元的时代中,对科学的信仰和追求应该成为时代主旋律。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汇演活动所展现的科学内涵不仅应该在高校中不断地传承和发扬,更应该让对科学精神的珍视,对科学价值的追求在高校中蔚然成风。这样一批批有为、有志的青年才能沿着大师的足迹继续高举科学的旗帜,把科学精神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实现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的宗旨。




https://m.sciencenet.cn/blog-428002-796120.html

上一篇:《科学家生存指南-科学传播》第一章-离开象牙塔(5)
下一篇:PCST-13发言提纲

2 曹聪 JIANHU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9: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