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我们需要更多热心寻访北美铁路华工摄影义工李炬

已有 3118 次阅读 2014-5-22 07:21 |个人分类:纪念沉默道钉(07-11)|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我们需要更多热心, 李炬

我们需要更多热心寻访北美铁路华工摄影义工李炬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4522发布

 

521南方日报再寻沉默的道钉·7整版报道了《中国摄影师自费重走美国铁路寻访筑路华工生活》,这使我想起了去年92日于台北举行的北美中国铁路工人圆桌论坛会议上我的《缅怀沉默道钉  探索华工遗迹》发言,其中谈到:这里我想提到志愿者的参与的一个感人事例。我的一位朋友摄影家李炬先生曾两次来我家聊天,陪同来访的是一位修建北美铁路时在旧金山的伐木华工的后裔,他告诉我已经作好了比较充分的资料准备,9月24日起再次加州考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加州华工当年建设中央太平洋铁路的足迹行,自己驾车,按照当年华工建设铁路的足迹,一个一个站点的深度采访拍摄,力求寻找和复原当年艰苦建设的情景,这次活动是他自费和自愿进行的,既出于对于拍摄的兴趣爱好,又来自对当年赴美华工的崇敬。他将拍摄大量的照片和实地考察摄像纪录,同时采访当地的博物馆、遗址和志愿者的热心介绍,收集大量文献和资料,我深为这种自愿奉献的精神深受感动,相信他的加州华工当年建设中央太平洋铁路的足迹行将构成北美华工铁路建设项目的一道自愿爱好者参与的亮丽风景线。

这次南方日报采访组的活动的成功应该说和李炬先生热心而专业的向导是分不开的。

我的博客曾推荐了李炬去年美国华工铁路行的博文,目录如下:

 

*沿著華工修建的橫跨美國鐵路行進(1),圖5

推薦李炬博文 黃安年的博客/2013714日發佈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708036.html

*沿著華工修建的橫跨美國鐵路行進(2),圖19

推薦李炬博文 黃安年的博客/2013714日發佈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708047.html

*沿著華工修建的橫跨美國鐵路行進(3),圖14

推薦李炬博文 黃安年的博客/2013715日發佈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708205.html

*沿著華工修建的橫跨美國鐵路行進(4),圖19

推薦李炬博文 黃安年的博客/2013715日發佈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708206.html

*沿著華工修建的橫跨美國鐵路行進(5),圖15

推薦李炬博文 黃安年的博客/2013715日發佈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708210.html

*沿著華工修建的橫跨美國鐵路行進(6),圖16推薦李炬博文 

黃安年的博客/2013715日發佈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708250.html

*沿著華工修建的橫跨美國鐵路行進(7),圖11

推薦李炬博文 黃安年的博客/2013715日發佈;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708510.html

*沿著華工修建的橫跨美國鐵路行進(8),圖19

推薦李炬博文 黃安年的博客/2013715日發佈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708515.html

*沿著華工修建的橫跨美國鐵路行進(9),圖20

推薦李炬博文 黃安年的博客/2013715日發佈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708560.html

*沿著華工修建的橫跨美國鐵路行進(10,完),圖10

推薦李炬博文 黃安年的博客/2013717日發佈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708798.html

*有感於《沿著華工修建的橫跨美國鐵路行進》系列報導

黃安年文 黃安年的博客/2013717日發佈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5-708822.html

 

********************

 

中国摄影师自费重走美国铁路寻访筑路华工生活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来源:南方日报作者: 2014-05-21 10:43:32 编辑:陈晓怡

0

 

 

手拿照相机,肩扛三脚架,身上背着鼓鼓的行囊,里面装着各种各样的摄影器材……无论出现在哪里,这都是摄影师李炬的经典造型。从2012年开始,他两次自费重走美国太平洋铁路,精心收集当年筑路华工的点滴记忆;同时,一路寻找140多年前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官方摄影师阿尔弗雷德·哈特(Alfred A·Hart)当年所摄铁路老照片的机位,进行新旧图片对比。

当南方日报记者计划寻访太平洋铁路、并辗转找到李炬时,他爽快地表示愿意做记者此行的向导、特约摄影师兼司机。沿着太平洋铁路,我们的对话就此展开。

感到沾了当年华工的光

南方日报:您第一次关注到太平洋铁路华工这一群体,是什么时候?

李炬:其实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在美国游了不少地方。东西海岸以及从南到北的各州都走过了,接下来就想自驾车横跨美国东西部,但沿着哪条路线走呢?

这时候,1869年建成通车的美国跨州铁路走进了我的视野。我查阅资料发现,这条铁路的西段是由主要来自中国广东的华工,用汗水和生命在恶劣的条件下历经5年建成的。于是,我想去寻访150年前华人先贤在异国修建铁路的印迹,一定会有所发现。

我在进行了精心准备后,201210月就和太太终于踏上寻访太平洋铁路的路程。

在沿途寻访的过程中,我也曾遇到很多困难,但总有美国朋友在关键时刻给予热心帮助。因为他们津津乐道于铁路华工的历史,并不时伸出大拇指称赞,对我这个来自中国、旨在寻访华工足迹的人,自然不吝施以援手。可以说,我也沾了百年前那些华工的光。

南方日报:您前两次走访的线路是怎样的?

李炬:第一次是在2012年秋天,我从盐湖城驾车,沿华工修建的铁路原始线路,从东向西遍访每一个车站和重要地点。第二次在2013年秋天,从旧金山一直行进到奥马哈,从西向东寻访了整个太平洋铁路,包括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修建的东段,并对前一次的寻访进行拾遗补缺。

寻访时渐渐有了使命感

南方日报:这次是您第三次寻访太平洋铁路,有什么新的感受?

李炬:第一次寻访,主要是想对未知的铁路沿途游览一番,争取找到1860年代哈特拍摄的老照片的地点;第二次走的时候,受到很多师友特别是黄安年教授的鼓励,渐渐有了一种使命感,要去发现更多关于铁路华工的历史,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这是第三次寻访,和南方日报同行。首先,你们是国内第一家关注美国铁路华工的平面媒体,必将极大地促进人们对这段历史的认知和重视;其次,我能为你们进行高效采访出一分力,为推介华工历史出一分力,我觉得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南方日报:接下来您还将做哪些努力?

李炬:我想认真整理几次沿铁路拍摄的照片,争取用图片展览或图册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条铁路的历史。

美国斯坦福大学北美铁路华工研究工程负责人费雪金教授(Shelley Fisher Fishkin)和主任助理希尔顿教授(Hilton Obenzinger)对我的寻访拍摄给予了肯定和鼓励,邀请我参与到研究工程中。我将不负重托,更多地搜集和发现有关太平洋铁路华工的照片,并为历史存档。

希望有更多媒体广泛传播这段中美交往的历史佳话,为两个大国的民众增进相互了解和文化交流做些事。(南方日报特派美国记者金强赵杨)

原标题: 中国摄影师自费重走美国铁路寻访筑路华工生活


http://news.cnnb.com.cn/system/2014/05/21/008067578.shtml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5-796589.html

上一篇:关注铁路华工的美华人学者赵汝诚、志愿摄影师李炬、美国史研究者
下一篇:有感于华工与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建设座谈会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9: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