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工作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xfyuwp

博文

读饶毅教授的文章:保持科学的好奇心(2012-09-05 )

已有 2572 次阅读 2014-6-18 14:47 |个人分类:文章|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美国, 好奇心, 中国教育, 环球科学, 吸引力


《环球科学》杂志第九期“编者的话”题目为“中国难题与美国难题”,内容是关于中国和美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配合这一题目,还发表了几篇相关的封面文章,包括美国《新闻周刊》记者帕特· 温格特(Pat Wingert)撰写的文章“美国科学教育之痛”和中国生命科学饶毅教授写的文章“保持科学的好奇心”。

 

帕特· 温格特的篇文章主要谈了美国在基础教育上投入偏低,缺少对教师的吸引力,只好让几乎从未受过科学训练的教师执掌教鞭,对学生开展科学教育。认为如此教出的学生很可能在科学素养上存在“天生缺陷”,长此以往,会动摇美国的人才根基。

 

饶毅教授谈的是中国教育在开发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缺陷,这或许是更致命的。文章一开始就提到了中国尖端人才的匮乏问题,一方面中国的中小学生似乎是世界第一,经常在各种世界科技大赛和能力测试中获得第一名;另一方面,在前沿科技层面则缺少有创造性的科学家。这一状况,造成中国科学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很大。就生命科学而言,中国相对水平低于美国1910年的水平,那一年,摩尔根发表了对果蝇白眼突变分析的论文,遗传学的重要部分在美国被奠定,我们迄今没有这样的成果。瑞士这样的小国有21位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获得者,日本也有20位,中国还是零。

 

回想一下大气科学界的情况,也有些类似,与上个世纪前半段的世界气象基础科学水平相比,很难说有中国的气象学家做出了超越了那个时代的开创性工作,以欧洲的挪威学派和美国的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气象学家通过对锋面气旋、大气长波、斜压不稳定、数值预报模式原理等基础工作的研究奠定了现代大气科学的基础。

 

饶毅教授接着谈到,中美小学生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2008年,他曾到北大附小讲了一堂课,五年级的孩子很开心很活跃,问了许多问题:人为什么要有两个眼睛?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老虎厉害不厉害?老虎如何建设和谐社会?婴儿看不见听不到怎么吃得到奶?还争论了单养的动物长大后打架多还是群养的长大后打架多等问题。他们都很会动脑子,大大方方,无拘无束。我们的教育应该避免把知识枯燥、刻板化,不要让学生成为低头背书的人,多发挥他们的天性,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让科学的种子不断成长。

 

饶毅教授认为亚洲各国中小学生普遍考试分数高于美国学生的历史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但总体科技素质却无法领先,部分原因是只顾了学知识,而忽视了创造能力的培养。而这一问题经过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都不会明显暴露出来,评价体系全都是分数,直到研究生阶段才会反映出来。特别是到国外去读研究生,独立开创能力则明显不足。

 

我们常探讨中国的高考制度,认为这一指挥棒的负面作用之一是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只能以分数为导向。而按饶毅教授的看法,中国学生创造力的减弱从小学教育就开始出现了,十几年漫长的过程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渐渐地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而缺乏主动思考、提出问题。

 

只有那些对科学感兴趣的学生,毕业之后才应该继续选择科研道路,这也是饶毅教授在文章中阐述的一个观点。不少学生将步骤变成了目的,上重点学校、出国就算达到了目的,以至于不知自己未来要干什么好。应该设法让学生有更多的接触和体验,使他们自己判断是不是喜欢科学,要不要做科学,做什么科学。

 

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要教经典的实验,而不是结论。让学生知道科学不仅仅是一个结论,还有思想过程。科学的吸引力在于未知性,而不是给学生一个答案。真正的科学研究,多数是失败的,所以实验不能全是基础性的,还要有探索性、不确定、对智力有挑战的。

 

缺少对经典实验的重复和理解,不注重科学思想的原始产生过程,不宽容失败,难以接受不确定性,在中国的学校里是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或许从思维方式上对学生的影响更长远。饶毅通过对中西方教育的对比,或许体会更深一些。

 

培养创造性人才要注意发现特色,靠总分选拔人就很难将有偏科的人才选拔出,还有些人很有勇气,组织能力强,靠分数也是体现不出的。没有一个人是样样杰出的,杰出都是表现在某些方面或某一方面。

 

要注意保护争议,越超前的工作争议会越大。但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都希望少有争议,而争议越小进步就越小,争议是进步必然要伴随的一件事情。科学上一定要允许、支持争议,但一定以坚持理性作为保证,否则就会把事做错、做歪、做错。

 

显而易见,当流行的、公认的、权威的理论或认识受到挑战时,又如何不引起争论呢?若争论总是受到压制,我们就只能选择因循守旧了。教授指出的这一问题在现实中不难发现,但若想解决则会面临较大挑战。

 

饶毅教授最后谈到,我不要求学生刻苦,如果他们有兴趣,他们会追随自己的兴趣。如果没有,要求他们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没有意义。

 

我不完全认同教授这一观点,若学生能对某一领域有浓厚的兴趣,当然是最理想的,但理想的事往往与现实存在差距,多数学生很难在初始时就能凭兴趣对研究方向做出准确的选择。作为一个好的导师,应把引导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理解并激发出兴趣作为自己的责任,若经过努力做不到,则另当别论。

 

这是一篇谈培养创造性科技人才的文章,但其中的道理应不仅限于科学界,各类人才的成长,不论从事什么工作,评价体系、探索过程、创造力、兴趣、特色、保护争议、理性都是应该普遍关注的问题,否则,人无法健康发展,社会也就失去活力。

 




https://m.sciencenet.cn/blog-1310230-804423.html

上一篇:南疆散记(三)---香妃墓(2012-08-27)
下一篇:两位大“知识分子”(2012-09-12)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1: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