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珣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zxun123 行为上循规蹈矩,思想天地放荡不羁。

博文

安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局情况分析报告 (2012—2014)

已有 2819 次阅读 2014-7-30 19:32 |个人分类:天南地北|系统分类:博客资讯|关键词:学者

  下面三份分析报告来自安徽省教育厅高教处,暂存,留作资料。具体内容没有详细看,但有一点估计不可全信,那就是一些高校的就业率。因为有的高校在发毕业证和学位证之前,会要求学生提供就业接受证明,否则拒发毕业证;有的高校则以奖励那些毕业前就找到就业接收单位的方式虚高就业率。


安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局情况分析报告

省教育厅高教处

(2014年7月) 

截至2014年6月,安徽31所普通本科高校、11所独立学院共设置271种本科专业、1811个本科专业点,其中国控专业21种,114个专业点。基本专业209种、1604个专业点,特设专业45种,100个专业点。

一、尚未布点的本科专业

1.哲学门类:共有基本专业3个、特设专业1个,我省高校已设置基本专业1个。未布点的2个基本专业为逻辑学、宗教学,特设专业为伦理学。

2.经济学门类:共有基本专业10个、特设专业7个,我省高校已设置基本专业10个、特设专业4个。布点的3个特设专业有商务经济学、能源经济、信用管理。

3.法学门类:共有基本专业13个、特设专业19个,我省高校已设置基本专业6个,特设专业1个。未布点的7个基本专业为外交学、民族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历史、治安学、侦查学、边防管理,18个特设专业为监狱学、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人类学、女性学、家政学、禁毒学、警犬技术、经济犯罪侦查、边防指挥、消防指挥、警卫学、公安情报学、犯罪学、公安管理学、涉外警务、国内安全保卫、警务指挥与战术。

4.教育学门类:共有基本专业13个,特设专业3个,我省高校已设置基本专业12个、特设专业1个。未布点的基本专业为运动人体科学,2个特设专业为华文教育、运动康复。

5.文学:共有基本专业72个,特设专业4个,我省高校已设置基本专业16个,特设专业2个。未布点的56个基本专业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阿拉伯语等小语种(53个)、传播学,2个特设专业为应用语言学、数字出版。

6.历史学门类:共有基本专业4个、特设专业2个,我省高校已设置基本专业2个。未布点的2个基本专业为世界史、文物与博物馆学,2个特设专业为文物保护技术、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

7.理学门类:共有基本专业28个、特设专业8个,我省高校已设置基本专业19个、特设专业2个。未布点的9个基本专业为核物理、天文学、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海洋科学、海洋技术、地球物理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地球化学,6个特设专业为数理基础科学、分子科学与工程、海洋资源与环境、军事海洋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古生物学。

8.工学门类:共有基本专业104个、特设专业65个,我省高校已设置基本专业74个、特设专业16个。未布点的30个基本专业为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印刷工程、航海技术、轮机工程、飞行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航天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武器系统与工程、武器发射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装甲车辆工程、信息对抗技术、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工程物理、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农业工程、农业电气化、森林工程、林产化工、环境科学与工程、乳品工程、酿酒工程、刑事科学技术、消防工程,49个特设专业为机械工艺技术、微机电系统工程、汽车维修工程教育、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焊接技术与工程、功能材料、纳米材料与技术、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广播电视工程、水声工程、电子封装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医学信息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电波传播与天线、电信工程及管理、应用电子技术教育、智能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导航工程、地理国情监测、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矿物资源工程、海洋油气工程、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救助与打捞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海洋资源开发技术、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飞行器适航技术、环保设备工程、资源环境科学、水质科学与技术、假肢矫形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交通管理工程、安全防范工程、公安视听技术、抢险救援指挥与技术、火灾勘查、网络安全与执法、核生化消防。

9.农学门类:共有基本专业18个、特设专业9个,我省高校已设置基本专业13个、特设专业7个。未布点的5个基本专业为植物科学与技术、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森林保护、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2个特设专业为蜂学、水族科学与技术。

10.医学门类:共有基本专业26个、特设专业18个,我省高校已设置基本专业19个、特设专业5个。未布点的7个基本专业为藏医学、蒙医学、维医学、壮医学、哈医学、医学实验技术、眼视光学,13个特设专业为眼视光医学、放射医学、妇幼保健医学、卫生监督、全球健康学、药事管理、药物化学、海洋药学、藏药学、蒙药学、中药制药、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12.管理学门类:共有基本专业32个、特设专业14个,我省高校已设置基本专业29个、特设专业4个。未布点的3个基本专业为城市管理、信息资源管理,10个特设专业为保密管理、劳动关系、体育经济与管理、海关管理、交通管理、海事管理、公共关系学、采购管理、标准化工程、电子商务及法律。

13.艺术学门类:共有基本专业29个、特设专业4个,我省高校已设置基本专业24个、特设专业3个。未布点的5个基本专业为艺术史论、舞蹈编导、电影学、录音艺术、公共艺术,特设专业为中国画。

二、从严控制的三类本科专业:

1.布点数量较多的20个本科专业为: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5个;②英语34个;③市场营销、环境设计各33个;④财务管理、视觉传达设计各32个;⑤电子信息工程29个;⑥国际经济与贸易28个;⑦汉语言文学25个;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各24个;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产品设计各23个;⑩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各22个;网络工程21个;法学、应用化学、人力资源管理、动画各20个。

2.在校生数量较多的20个本科专业:①英语20884人;②临床医学18653人人;③财务管理17701人;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7643人;⑤会计学15732人;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5253人;⑦电子信息工程13139人;⑧国际经济与贸易12721人;⑨土木工程12562人;⑩数学与应用数学12003人;其他10个专业依次为汉语言文学11701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1486人、自动化10243人、市场营销10158人、通信工程8327人、法学7869人、护理学7549人、金融学7514人、化学工程与工艺7508人、经济学6551人。

3.就业率较低的20个本科专业(依据2013年初次就业率):

①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46.15%;②信息工程50%;③水利水电工程50.46%;④管理科学59.02%;⑤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71.43%;⑥园艺教育72.73%;⑦图书馆学75.61%;⑧保险76.97%;⑨工程管理77.14%;⑩农林经济管理78.33%;其他10个专业依次为表演78.57%、文化产业管理79.25%、摄影80%、档案学81.13%、教育技术学81.6%、地球化学82.35%、应用物理学82.44%、艺术教育82.5%、水务工程83.72%、社会工作84.66%。



 

综合以上数据,今年省控专业为: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市场营销、环境设计、财务管理;

二、临床医学、会计学;

三、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信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科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另外,依据今年教育部的新要求,我处向教育部报送了本科专业有关信息:

1.本省布点过多、连续两年(2012、2013年)就业率低的本科专业名单:

 

序号

专业名称

2012年就业率

2013年就业率

1

应用心理学

81.59

87

2

工程管理

93.12

77.14

3

法学

85.42

89.67

4

信息与计算科学

87.56

88.45

5

国际经济与贸易

87.91

89.04

6

动画

87.2

90.47

7

公共事业管理

88.52

89.81

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88.83

91.4

9

金融工程

85.15

96

1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89.97

91.44

 

2.本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本科专业名单:

车辆工程、生物制药、电子商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材料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学前教育、康复治疗学(妇幼保健医学)。


三、普通本科高校和独立学院专业的学科分布

序号

学校名称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管理学

艺术学

合计

1

安徽大学

1

6

6

 

12

2

16

23

 

 

14

7

87

2

安徽师范大学

 

3

5

8

10

1

14

16

2

 

10

17

86

3

安徽农业大学

 

4

2

 

5

 

13

27

15

 

9

4

79

4

安徽医科大学

 

 

1

 

 

 

11

2

 

7

3

 

24

5

安徽工业大学

 

5

1

 

1

 

3

42

 

 

11

4

67

6

安徽理工大学

 

2

2

 

2

 

11

38

 

2

4

2

63

7

安徽财经大学

 

12

4

 

7

 

4

3

 

 

19

7

56

8

淮北师范大学

 

4

5

4

8

1

12

12

1

 

11

11

69

9

安徽工程大学

 

2

2

 

3

 

5

34

 

 

6

9

61

10

安徽中医药大学

 

2

 

 

1

 

8

4

 

3

3

 

21

11

蚌埠医学院

 

 

 

 

 

 

8

1

 

5

1

 

15

12

皖南医学院

 

1

1

 

 

 

9

2

 

7

2

 

22

13

阜阳师范学院

 

3

2

6

7

1

12

8

2

 

9

8

58

14

安庆师范学院

 

3

3

9

10

1

12

13

1

 

5

10

67

15

安徽建筑大学

 

1

1

 

1

 

7

31

 

 

10

3

54

16

安徽科技学院

 

3

1

 

4

 

9

23

11

 

8

 

59

17

合肥师范学院

 

3

1

4

6

 

7

13

 

 

4

8

46

18

皖西学院

 

3

1

2

5

 

7

22

1

 

7

6

54

19

淮南师范学院

 

3

4

6

5

 

9

15

1

 

7

10

60

20

合肥学院

 

3

 

2

8

 

5

21

 

 

8

5

52

21

巢湖学院

 

2

1

4

5

1

7

13

 

 

8

5

46

22

黄山学院

 

2

1

4

5

 

5

20

2

 

8

10

57

23

铜陵学院

 

8

3

 

4

 

2

16

 

 

12

4

49

24

滁州学院

 

2

 

4

5

 

6

18

1

 

6

5

47

25

宿州学院

 

2

 

2

3

 

8

18

 

 

10

7

50

26

蚌埠学院

 

 

 

1

3

 

2

25

 

 

1

7

39

27

池州学院

 

2

1

3

6

1

9

10

 

 

7

6

45

28

安徽新华学院

 

2

 

 

7

 

3

20

 

 

8

5

45

29

安徽三联学院

 

3

 

 

3

 

 

13

 

 

5

6

30

30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1

 

 

10

 

 

4

4

19

31

安徽外国语学院

 

2

 

 

8

 

 

 

 

 

8

 

18

32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1

 

 

 

 

 

17

 

 

7

2

27

33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

 

4

1

 

3

 

2

8

 

 

8

5

31

34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3

 

2

9

 

 

7

 

 

5

10

36

35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

 

3

1

 

2

 

1

10

4

 

3

4

28

36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2

1

 

1

1

 

5

37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

 

2

 

 

1

 

 

11

 

 

3

3

20

38

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

 

6

 

 

2

 

2

 

 

 

10

4

24

39

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1

1

1

7

 

4

4

 

 

3

4

25

40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

 

1

 

 

1

 

 

17

 

 

4

3

26

41

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12

 

 

4

3

19

42

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2

 

 

6

 

2

5

 

 

5

5

25

合计

1

111

51

62

176

8

237

603

41

25

281

213

1811

 

四、2010-2014年安徽省本科专业点发展概况表

学科类别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哲学

1

0.07%

1

0.07%

1

0.06%

1

0.06%

1

0.06%

经济学

71

5.13%

77

5.07%

81

4.92%

104

5.98%

111

6.13%

法学

50

3.61%

50

3.29%

50

3.04%

49

2.82%

51

2.82%

教育学

66

4.77%

70

4.61%

76

4.61%

60

3.45%

62

3.42%

文学

232

16.75%

254

16.71%

281

17.06%

167

9.60%

176

9.72%

历史学

9

0.65%

9

0.59%

9

0.55%

8

0.46%

8

0.44%

理学

238

17.18%

252

16.58%

263

15.97%

232

13.34%

237

13.09%

工学

416

30.04%

483

31.78%

543

32.97%

583

33.53%

603

33.30%

农学

34

2.45%

35

2.30%

38

2.31%

40

2.30%

41

2.26%

医学

37

2.67%

38

2.50%

38

2.31%

25

1.44%

25

1.38%

管理学

231

16.68%

251

16.51%

267

16.21%

266

15.30%

281

15.52%

合计

1385

1520

1647

1739

1811


安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局情况分析报告

省教育厅高教处

(2013年6月)

 

截至2013年6月,安徽31所普通本科高校、11所独立学院共设置264种本科专业、1739个本科专业点,其中国控专业21种,114个专业点。基本专业220种、1653个专业点,特设专业44种,86个专业点。

一、尚未布点的本科专业

1.哲学门类:共有基本专业3个、特设专业1个,我省高校已设置基本专业1个。未布点的2个基本专业为逻辑学、宗教学,特设专业为伦理学。

2.经济学门类:共有基本专业10个、特设专业7个,我省高校已设置基本专业10个、特设专业4个。布点的3个特设专业有商务经济学、能源经济、信用管理。

3.法学门类:共有基本专业13个、特设专业19个,我省高校已设置基本专业6个,特设专业1个。未布点的7个基本专业为外交学、民族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历史、治安学、侦查学、边防管理,18个特设专业为监狱学、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人类学、女性学、家政学、禁毒学、警犬技术、经济犯罪侦查、边防指挥、消防指挥、警卫学、公安情报学、犯罪学、公安管理学、涉外警务、国内安全保卫、警务指挥与战术。

4.教育学门类:共有基本专业13个,特设专业3个,我省高校已设置基本专业12个、特设专业1个。未布点的基本专业为运动人体科学,2个特设专业为华文教育、运动康复。

5.文学:共有基本专业72个,特设专业4个,我省高校已设置基本专业16个,特设专业2个。未布点的56个基本专业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阿拉伯语等小语种(53个)、传播学,2个特设专业为应用语言学、数字出版。

6.历史学门类:共有基本专业4个、特设专业2个,我省高校已设置基本专业2个。未布点的2个基本专业为世界史、文物与博物馆学,2个特设专业为文物保护技术、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

7.理学门类:共有基本专业28个、特设专业8个,我省高校已设置基本专业19个、特设专业2个。未布点的9个基本专业为核物理、天文学、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海洋科学、海洋技术、地球物理学、空间科学与技术、地球化学,6个特设专业为数理基础科学、分子科学与工程、海洋资源与环境、军事海洋学、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古生物学。

8.工学门类:共有基本专业104个、特设专业65个,我省高校已设置基本专业74个、特设专业16个。未布点的30个基本专业为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印刷工程、航海技术、轮机工程、飞行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航空航天工程、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武器系统与工程、武器发射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装甲车辆工程、信息对抗技术、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工程物理、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农业工程、农业电气化、森林工程、林产化工、环境科学与工程、乳品工程、酿酒工程、刑事科学技术、消防工程,49个特设专业为机械工艺技术、微机电系统工程、汽车维修工程教育、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焊接技术与工程、功能材料、纳米材料与技术、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广播电视工程、水声工程、电子封装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医学信息工程、电磁场与无线技术、电波传播与天线、电信工程及管理、应用电子技术教育、智能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导航工程、地理国情监测、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矿物资源工程、海洋油气工程、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救助与打捞工程、船舶电子电气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海洋资源开发技术、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飞行器适航技术、环保设备工程、资源环境科学、水质科学与技术、假肢矫形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交通管理工程、安全防范工程、公安视听技术、抢险救援指挥与技术、火灾勘查、网络安全与执法、核生化消防。

9.农学门类:共有基本专业18个、特设专业9个,我省高校已设置基本专业12个、特设专业7个。未布点的6个基本专业为植物科学与技术、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动物药学、森林保护、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2个特设专业为蜂学、水族科学与技术。

10.医学门类:共有基本专业26个、特设专业18个,我省高校已设置基本专业18个、特设专业5个。未布点的8个基本专业为藏医学、蒙医学、维医学、壮医学、哈医学、医学实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学,13个特设专业为眼视光医学、放射医学、妇幼保健医学、卫生监督、全球健康学、药事管理、药物化学、海洋药学、藏药学、蒙药学、中药制药、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听力与言语康复学。

12.管理学门类:共有基本专业32个、特设专业14个,我省高校已设置基本专业28个、特设专业3个。未布点的4个基本专业为物业管理、城市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11个特设专业为保密管理、劳动关系、体育经济与管理、海关管理、交通管理、海事管理、公共关系学、采购管理、标准化工程、质量管理工程、电子商务及法律。

13.艺术学门类:共有基本专业29个、特设专业4个,我省高校已设置基本专业22个、特设专业3个。未布点的7个基本专业为艺术史论、舞蹈学、舞蹈编导、电影学、录音艺术、雕塑、公共艺术,特设专业为中国画。

二、从严控制的三类本科专业:

1.布点数量较多的20个本科专业为: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5个;②英语34个;③市场营销、环境设计各33个;④财务管理、视觉传达设计各32个;⑤电子信息工程29个;⑥国际经济与贸易28个;⑦汉语言文学25个;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4个;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产品设计各23个;⑩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各22个;网络工程21个;法学、应用化学、人力资源管理、动画各20个。

2.在校生数量较多的20个本科专业:①英语22231人;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1293人;③数学与应用数学14741人;④临床医学14381人;⑤艺术设计14350人;⑥电子信息工程14323人;⑦汉语言文学14260人;⑧国际经济与贸易13043人;⑨市场营销12328人;⑩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1872人;其他10个专业依次为财务管理11403人、土木工程10300人、会计学10042人、自动化9190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8950人、护理学8505人、通信工程8263人、应用化学7604人、法学7579人、化学工程与工艺7429人。

3.就业率较低的20个本科专业(2009-2012年平均就业率):

①运动训练63.74%;②摄影72.85%;③贸易经济77.88%;④广播电视新闻学80.14%;⑤绘画81.12%;⑥应用心理学82.24%;⑦金融工程82.7%;⑧图书馆学82.78%;⑨地球化学83.01%;⑩国际政治84.07%;其他10个专业依次为历史学84.1%、税务84.25%、法学84.51%、信息与计算科学85.5%、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85.92%、针灸推拿学85.97%、数学与应用数学86.2%、材料化学86.22%、公共事业管理86.99%、土地资源管理87.04%。

综合以上数据,今年省控专业为: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市场营销、环境设计、财务管理;

二、数学与应用数学、临床医学、艺术设计;

三、运动训练、摄影、贸易经济、广播电视新闻学、绘画。

说明:因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本次数据统计专业布点名称依据教育部2012年版专业目录,在校生、就业率的数据统计专业名称依据教育部1998年版专业目录。在校生数据统计依据为招生计划。因2013届毕业生就业率数据统计工作还在进行,所以本报告使用的是2009-2012年的平均就业率。


三、普通本科高校和独立学院专业的学科分布

序号

学校名称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管理学

艺术学

合计

1

安徽大学

1

6

6

 

12

2

14

22

 

 

14

7

84

2

安徽师范大学

 

3

5

7

10

1

14

16

2

 

10

15

83

3

安徽农业大学

 

4

2

 

5

 

13

26

15

 

9

4

78

4

安徽医科大学

 

 

1

 

 

 

11

2

 

7

3

 

24

5

安徽工业大学

 

5

1

 

1

 

3

40

 

 

11

3

64

6

安徽理工大学

 

2

1

 

2

 

11

37

 

2

4

2

61

7

安徽财经大学

 

12

4

 

7

 

4

3

 

 

19

7

56

8

淮北师范大学

 

3

5

4

8

1

12

12

1

 

11

9

66

9

安徽工程大学

 

2

2

 

3

 

5

33

 

 

6

8

59

10

安徽中医药大学

 

2

 

 

1

 

8

4

 

3

3

 

21

11

蚌埠医学院

 

 

 

 

 

 

6

1

 

5

1

 

13

12

皖南医学院

 

1

1

 

 

 

8

2

 

7

2

 

21

13

阜阳师范学院

 

3

2

6

6

1

12

8

2

 

9

7

56

14

安庆师范学院

 

3

3

8

8

1

12

13

1

 

5

10

64

15

安徽建筑大学

 

1

1

 

1

 

7

29

 

 

9

3

51

16

安徽科技学院

 

3

1

 

4

 

9

23

10

 

8

 

58

17

合肥师范学院

 

3

1

4

5

 

7

12

 

 

4

8

44

18

皖西学院

 

2

1

2

4

 

7

22

1

 

7

6

52

19

淮南师范学院

 

2

4

6

5

 

9

14

1

 

6

10

57

20

合肥学院

 

3

 

2

8

 

5

20

 

 

8

5

51

21

巢湖学院

 

2

1

4

5

1

7

12

 

 

7

5

44

22

黄山学院

 

2

1

4

5

 

5

20

2

 

7

10

56

23

铜陵学院

 

8

3

 

4

 

2

15

 

 

11

4

47

24

滁州学院

 

1

 

4

5

 

6

17

1

 

5

5

44

25

宿州学院

 

2

 

2

3

 

8

18

 

 

9

7

49

26

蚌埠学院

 

 

 

1

3

 

2

23

 

 

1

6

36

27

池州学院

 

2

 

3

5

1

9

9

 

 

7

6

42

28

安徽新华学院

 

2

 

 

7

 

3

18

 

 

7

5

42

29

安徽三联学院

 

2

 

 

2

 

 

13

 

 

4

6

27

30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1

 

 

9

 

 

1

4

15

31

安徽外国语学院

 

1

 

 

6

 

 

 

 

 

7

 

14

32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1

 

 

 

 

 

16

 

 

6

1

24

33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

 

4

1

 

3

 

2

8

 

 

8

5

31

34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3

 

2

9

 

 

7

 

 

5

10

36

35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

 

3

1

 

2

 

1

10

4

 

3

4

28

36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2

1

 

1

1

 

5

37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

 

2

 

 

1

 

 

11

 

 

3

3

20

38

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

 

6

 

 

2

 

2

 

 

 

10

4

24

39

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1

1

1

7

 

4

4

 

 

3

4

25

40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

 

1

 

 

1

 

 

17

 

 

4

3

26

41

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12

 

 

4

3

19

42

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1

 

 

6

 

2

4

 

 

4

5

22

合计

1

104

49

60

167

8

232

583

40

25

266

204

1739

 

四、2009-2013年安徽省本科专业点发展概况表

学科类别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哲学

1

0.08%

1

0.07%

1

0.07%

1

0.06%

1

0.06%

经济学

67

5.17%

71

5.13%

77

5.07%

81

4.92%

104

5.98%

法学

48

3.71%

50

3.61%

50

3.29%

50

3.04%

49

2.82%

教育学

64

4.94%

66

4.77%

70

4.61%

76

4.61%

60

3.45%

文学

217

16.76%

232

16.75%

254

16.71%

281

17.06%

167

9.60%

历史学

9

0.69%

9

0.65%

9

0.59%

9

0.55%

8

0.46%

理学

233

17.99%

238

17.18%

252

16.58%

263

15.97%

232

13.34%

工学

375

28.96%

416

30.04%

483

31.78%

543

32.97%

583

33.53%

农学

31

2.39%

34

2.45%

35

2.30%

38

2.31%

40

2.30%

医学

37

2.86%

37

2.67%

38

2.50%

38

2.31%

25

1.44%

管理学

213

16.45%

231

16.68%

251

16.51%

267

16.21%

266

15.30%

合计

1295

1385

1520

1647

1739


安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局情况分析报告

省教育厅高教处

(2012年12月)

 

截至2012年6月,安徽33所普通本科高校、11所独立学院共设置266种本科专业、1647个本科专业点,其中目录内专业174种、1389个专业点,目录外专业92种,258个专业点。

一、尚未布点的本科专业

1.哲学门类:共有目录内专业3个、目录外1个,我省高校已设置目录内专业1个。未布点的2个目录内专业为逻辑学、宗教学,目录外专业为伦理学。

2.经济学门类:共有目录内专业4个、目录外13个,我省高校已设置目录内专业4个、目录外专业7个。布点的6个目录外专业有信用管理、网络经济学、体育经济、海洋经济学、国际文化贸易、经济与金融。

3.法学门类:共有目录内专业12个、目录外专业19个,我省高校已设置目录内专业6个。未布点的6个目录内专业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史、外交学、治安学、侦查学、边防管理,19个目录外专业为知识产权、监狱学、家政学、人类学、女性学、国际文化交流、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事务、火灾勘查、禁毒学、警犬技术、经济犯罪侦查、边防指挥、消防指挥、警卫学、公安情报学、犯罪学、公安管理学、涉外警务。

4.教育学门类:共有目录内专业10个,目录外专业33个,我省高校已设置目录内专业8个、目录外专业14个。未布点的3个目录内专业为初等教育和运动人体科学,19个目录外专业为言语听觉科学、华文教育、运动康复与健康、畜禽生产教育、水产养殖教育、农产品储运与加工教育、农业经营管理教育、机械制造工艺教育、机械维修及检测技术教育、电气技术教育、汽车维修工程教育、应用电子技术教育、食品工艺教育、建筑工程教育、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装潢设计与工艺教育、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文秘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管理。

5.文学:共有目录内专业66个,目录外30个,我省高校已设置目录内专业30个,目录外专业3个。未布点的36个目录内专业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阿拉伯语等小语种(30个)、雕塑、舞蹈学、舞蹈编导、录音艺术,27个目录外专业为中国语言文化、应用语言学、捷克语等小语种(10个)、塞尔维亚语等小语种(5个)、翻译、媒体创意、艺术学、影视学、广播影视编导、书法学、照明艺术、音乐科技与艺术、中国画、公共艺术。

6.历史学门类:共有目录内专业5个、目录外1个,我省高校已设置目录内专业2个。未布点的3个目录内专业为世界历史、博物馆学、民族学,目录外专业为文物保护技术。

7.理学门类:共有目录内专业30个、目录外28个,我省高校已设置目录内专业27个、目录外专业7个。未布点的3个目录内专业为应用气象学、海洋科学、海洋技术,21个目录外专业为数理基础科学、核物理、分子科学与工程、生物信息学、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信息学、植物生物技术、生物资源科学、生物安全、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地球与空间科学、空间科学与技术、海洋管理、军事海洋学、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科技防卫、信息科学技术、资源环境科学、系统理论、系统科学与工程。

8.工学门类:共有目录内专业70个、目录外106个,我省高校已设置目录内专业52个、目录外专业33个。未布点的18个目录内专业为石油工程、油气储运工程、飞行技术、航海技术、轮机工程、印刷工程、飞行器设计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地面武器机动工程、信息对抗技术、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森林工程、林产化工、刑事科学技术、消防工程,73个目录外专业为煤及煤层气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宝石及材料工艺学、稀土工程、高分子材料加工工程、生物功能材料、电子封装技术、制造自动化与测控技术、微机电系统工程、制造工程、体育装备工程、工程物理、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能源工程及自动化、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风能与动力工程、核技术、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核反应堆工程、影视艺术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广播电视工程、电气信息工程、电力工程与管理、微电子制造工程、假肢矫形工程、医学信息工程、信息物理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医学影像工程、真空电子技术、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建筑设施智能技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港口海岸及治河工程、水资源与海洋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水质科学与技术、灾害防治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监察、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化工与制药、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资源科学与工程、海事管理、交通设备信息工程、交通建设与装备、酿酒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轻工生物技术、数字印刷、植物资源工程、粮食工程、乳品工程、航空航天工程、工程力学与航天航空工程、航天运输与控制、质量与可靠性工程、农业工程、生物系统工程、安全防范工程、交通管理工程、核生化消防、公安视听技术、矿物资源工程(Y)、电气工程与自动化(Y)、武器系统与工程(Y)。

9.农学门类:共有目录内专业16个、目录外8个,我省高校已设置目录内专业12个、目录外专业4个。未布点的4个目录内专业为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4个目录外专业为植物科学与技术、蜂学、动物药学、水族科学与技术。

10.医学门类:共有目录内专业16个、目录外22个,我省高校已设置目录内专业14个、目录外专业7个。未布点的2个目录内专业为蒙医学、藏医学,15个目录外专业为妇幼保健医学、放射医学、眼视光学、医学技术、听力学、医学实验学、医学美容技术、维医学、中草药栽培与鉴定、藏药学、应用药学、临床药学、海洋药学、药事管理、蒙药学。

11.管理学门类:共有目录内专业18个、目录外29个,我省高校已设置目录内专业18个、目录外专业10个。未布点的19个目录外专业为产品质量工程、项目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商品学、物业管理、特许经营管理、连锁经营管理、商务策划管理、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城市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国防教育与管理、航运管理、劳动关系、公共安全管理、体育产业管理、食品经济管理、信息资源管理。

二、从严控制的三类本科专业:

1.布点数量较多的20个本科专业为:①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各36个;②市场营销、艺术设计各34个;③电子信息工程31个;④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各29个;⑤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25个;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通信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各24个;⑦自动化、应用化学各21个;⑧人力资源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法学、动画各20个;⑨网络工程、旅游管理、会计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各19个。

2.在校生数量较多的20个本科专业:①英语22610人;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8115人;③临床医学16874人;④汉语言文学13546人;⑤数学与应用数学12696人;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2504人;⑦艺术设计11796人;⑧国际经济与贸易11704人;⑨土木工程11303人;⑩电子信息工程 11148人;其他10个专业依次为市场营销10609人、财务管理9386人、会计学9328人、自动化8016人、法学7116人、护理学6976人、化学工程与工艺6405人、应用化学 6058人、体育教育5824人、生物科学5612人。

3.就业率较低的20个本科专业(近三年平均就业率):

①运动训练63.74%;②摄影72.85%;③贸易经济77.88%;④广播电视新闻学80.14%;⑤绘画81.12%;⑥应用心理学82.24%;⑦金融工程82.7%;⑧图书馆学82.78%;⑨地球化学83.01%;⑩国际政治84.07%;其他10个专业依次为历史学84.1%、税务84.25%、法学84.51%、信息与计算科学85.5%、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85.92%、针灸推拿学85.97%、数学与应用数学86.2%、材料化学86.22%、公共事业管理86.99%、土地资源管理87.04%。

综合以上数据,今年省控专业为:

一、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艺术设计、电子信息工程;

二、临床医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三、运动训练、摄影、贸易经济、广播电视新闻学、绘画。

      三、普通本科高校和独立学院专业的学科分布

编号

学校名称

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

文学

历史学

理学

工学

农学

医学

管理学

合计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

 

 

2

1

18

12

 

 

4

38

2

合肥工业大学

 

3

3

 

3

 

12

43

 

 

9

73

3

安徽大学

1

5

5

 

16

2

17

17

 

 

13

77

4

安徽师范大学

 

1

5

7

18

1

15

11

2

 

10

70

5

安徽农业大学

 

4

2

1

6

 

12

21

14

1

9

70

6

安徽医科大学

 

 

1

 

 

 

8

1

 

9

3

22

7

安徽工业大学

 

3

2

 

3

 

7

32

 

 

14

61

8

安徽理工大学

 

2

1

 

2

 

9

38

 

3

5

60

9

安徽财经大学

 

10

3

 

8

 

3

3

 

 

17

45

10

淮北师范大学

 

2

5

5

11

1

12

9

1

 

10

56

11

安徽中医学院

 

1

 

 

1

 

3

2

 

8

3

18

12

蚌埠医学院

 

 

 

 

 

 

2

 

 

8

1

11

13

皖南医学院

 

 

1

 

 

 

7

2

 

7

2

19

14

阜阳师范学院

 

1

2

7

11

1

12

4

2

 

9

49

15

安庆师范学院

 

1

3

8

12

1

14

9

1

 

6

55

16

安徽工程大学

 

2

2

 

7

 

6

27

 

 

8

52

17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1

1

 

3

 

7

29

1

 

9

51

18

安徽科技学院

 

2

1

9

2

 

9

17

9

1

6

56

19

合肥师范学院

 

2

1

4

9

 

7

9

 

 

3

35

20

皖西学院

 

1

2

4

8

 

9

19

1

 

5

49

21

淮南师范学院

 

1

4

6

11

 

9

13

1

 

5

50

22

合肥学院

 

3

 

2

10

 

5

19

 

 

8

47

23

巢湖学院

 

1

1

6

9

1

7

9

 

 

6

40

24

黄山学院

 

1

1

4

11

 

10

14

2

 

8

51

25

铜陵学院

 

8

2

 

7

 

2

12

 

 

12

43

26

滁州学院

 

1

 

4

9

 

7

12

1

 

5

39

27

宿州学院

 

1

 

3

9

 

8

14

 

 

9

44

28

蚌埠学院

 

 

 

1

7

 

4

17

 

 

2

31

29

池州学院

 

1

 

2

10

1

7

8

 

 

6

35

30

安徽新华学院

 

1

 

 

9

 

4

16

 

 

6

36

31

安徽三联学院

 

2

 

 

7

 

 

11

 

 

3

23

32

安徽外国语学院

 

1

 

 

5

 

 

 

 

 

3

9

33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

 

 

 

 

3

 

 

7

 

 

 

10

34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1

 

 

 

 

 

15

 

 

5

21

35

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

 

6

 

 

3

 

 

 

 

 

10

19

36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

 

2

1

 

6

 

2

8

 

 

8

27

37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

 

1

 

 

3

 

 

16

 

 

3

23

38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

 

3

 

 

2

 

 

11

 

 

3

19

39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2

 

 

12

 

 

4

18

40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

 

3

1

 

3

 

1

10

3

 

3

24

41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

 

1

 

3

15

 

 

5

 

 

5

29

42

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

 

 

 

 

 

 

2

1

 

1

1

5

43

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1

 

 

9

 

2

3

 

 

3

18

44

淮北师范大学信息学院※

 

1

 

1

7

 

4

3

 

 

3

19

合计

1

82

50

77

279

9

263

541

38

38

267

1647

 

     四、2000-2012年安徽省本科专业点发展概况表

学科类别

目录内专业

总专业

2000

2001

2002

种数

比例

种数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哲学

3

1.20%

4

1.03%

1

0.37%

1

0.30%

1

0.24%

经济学

4

1.61%

14

3.60%

11

4.12%

12

3.61%

17

4.07%

法学

12

4.82%

23

5.91%

12

4.49%

16

4.82%

21

5.02%

教育学

9

3.61%

13

3.34%

16

5.99%

20

6.02%

21

5.02%

文学

66

26.51%

82

21.08%

41

15.36%

53

15.96%

66

15.79%

历史学

5

2.01%

6

1.54%

5

1.87%

5

1.51%

7

1.67%

理学

30

12.05%

50

12.85%

39

14.61%

57

17.17%

77

18.42%

工学

70

28.11%

117

30.08%

78

29.21%

87

26.20%

101

24.16%

农学

16

6.43%

22

5.66%

14

5.24%

15

4.52%

15

3.59%

医学

16

6.43%

29

7.46%

19

7.12%

27

8.13%

32

7.66%

管理学

18

7.23%

29

7.46%

31

11.61%

39

11.75%

60

14.35%

合计

242

371

255

319

400

学科类别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哲学

1

0.20%

1

0.17%

1

0.13%

1

0.11%

1

0.11%

经济学

20

4.00%

27

4.49%

43

5.47%

48

5.33%

52

5.77%

法学

27

5.40%

30

4.99%

37

4.71%

41

4.55%

42

4.66%

教育学

27

5.40%

38

6.32%

49

6.23%

53

5.88%

59

6.55%

文学

78

15.60%

96

15.97%

127

16.16%

155

17.20%

185

20.53%

历史学

7

1.40%

7

1.16%

7

0.89%

7

0.78%

8

0.89%

理学

96

19.20%

116

19.30%

143

18.19%

159

17.65%

173

19.20%

工学

122

24.40%

144

23.96%

192

24.43%

218

24.20%

257

28.52%

农学

16

3.20%

18

3.00%

23

2.93%

29

3.22%

30

3.33%

医学

33

6.60%

33

5.49%

36

4.58%

36

4.00%

38

4.22%

管理学

73

14.60%

91

15.14%

128

16.28%

154

17.09%

169

18.76%

合计

406

 482

614 

 698

 1014

学科类别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哲学

1

0.09%

1

0.08%

1

0.07%

1

0.07%

1

0.06%

经济学

58

5.22%

67

5.17%

71

5.13%

77

5.07%

81

4.92%

法学

45

4.05%

48

3.71%

50

3.61%

50

3.29%

50

3.04%

教育学

61

5.49%

64

4.94%

66

4.77%

70

4.61%

76

4.61%

文学

205

18.44%

217

16.76%

232

16.75%

254

16.71%

281

17.06%

历史学

8

0.72%

9

0.69%

9

0.65%

9

0.59%

9

0.55%

理学

189

17.00%

233

17.99%

238

17.18%

252

16.58%

263

15.97%

工学

293

26.35%

375

28.96%

416

30.04%

483

31.78%

543

32.97%

农学

32

2.88%

31

2.39%

34

2.45%

35

2.30%

38

2.31%

医学

38

3.42%

37

2.86%

37

2.67%

38

2.50%

38

2.31%

管理学

182

16.37%

213

16.45%

231

16.68%

251

16.51%

267

16.21%

合计

1112

1295

1385

 1520

1647





https://m.sciencenet.cn/blog-3017-815942.html

上一篇:马路复耕何时休?
下一篇:《地洞笔记》:一场世俗世界与精神自我之间的艰难战争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3: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