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yangq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iyangqi

博文

地理模拟与犯罪地理国际研讨会会后总结与感想--犯罪地理学

已有 4483 次阅读 2014-8-6 17:33 |个人分类:读书心得|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由柳林教授牵头,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主办,方正国际软件(北京)有限公司等协办的地理模拟与犯罪地理国际研讨会议顺利闭幕,能参加这样的专业会议让我收获良多,由于对犯罪方面的知识理解的还比较浅显,所以会议的收获相对也比较粗浅,还未收到会议ppt资料,通过会议笔记和论文参考,未必能准确表达,期望得到指点纠正。

会议的主题几乎涉及现今对犯罪研究的方方面面,包括“犯罪地理与PGIS”、“时空过程模拟”、“智慧城市”、“犯罪空间”等,“环境犯罪学”、“犯罪制图”、“犯罪热点”等涉及的较少,从基础研究到到具体实践运用,会上有专门从事犯罪基础研究的人员的专题讲座,也有从事一线工作的公安干警的发言,尤其是来自海外的华人的演讲,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别人在做我们只刚听过的内容,会上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idea,让我这个刚刚要进入犯罪研究这个领域的学生一个很好的启发。

首先,王发曾教授的报告从认识论、实践论和执行论三个方面透视了中国的城市犯罪空间防控,较为系统地梳理了犯罪空间的概念。在阐述犯罪空间防控的概念、理论基础、及其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践空间防控的途径。即:推进新型城镇化,为空间防控打下社会基础;构建城市犯罪综合防控体系,为空间防控框定任务;通过城市规划与设计,提高犯罪空间的“可防控性”;通过城市空间地域的防控管理,把空间防控落实到特定地域;通过城市警务配置的空间重构,提高专门力量的空间防控水平。王教授的报告还重点介绍了犯罪空间盲区:包括公共空间盲区,非公共空间盲区、边际空间盲区、移动空间盲区、虚拟空间盲区等。会议上均有图有真相。从会议上的介绍可以看出,是王发曾教授率先对国外犯罪地理学的起源于发展、城市犯罪的生态因素与行为特征、城市犯罪区、犯罪目标区位与可防御空间等内容的梳理与未到场的祝晓光老师将芝加哥学派对犯罪空间模式研究的三大贡献的引入,开启了我国犯罪地理学的研究。

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孙峰华等系统第探讨了犯罪现象的行为地理规律、自然地理规律、社会地理规律和人工环境规律,借助物理“场”的概念,提出犯罪的预防场合犯罪场理论,分析了犯罪场的形式原理、空间结构、系统功能和分类。本次报告中,孙老师选用东部经济发达地带不同等级多个城市的流动人口犯罪资料、刑事案件资料作为基础数据,借助SPSSArcGIS技术,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析探讨了城市流动人口犯罪行为的时空特点,不同等级的城市流动人口的犯罪行为与城市地域空间分布的关系;运用行为地理、犯罪地理等相关理论探讨流动人口犯罪行为的原因。孙老师的研究表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阴影区”、收入分配不公平、文化制度缺失、个体行为扭曲是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的根本原因,并据此针对不同的城市,提出预防和控制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的对策建议。

在模型算法研究方面,有些学者对犯罪空间分布及其与地理因素的关联、犯罪活动的时间规律及其空间预测进行了一系列的建模分析,所有方法主要有密度聚类算法、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层次聚类分析、变异新算法、元胞自动机等。

犯罪时空特征方面的研究是认识犯罪现象,寻找犯罪诱因、制定防控对策的基础,是犯罪地理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犯罪现象的时空特征与尺度密切相关,分为国家与国家间的宏观尺度、城市与城市间的中观尺度和城市内部的微观尺度,尤其是现今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研究。(1)目前宏观尺度研究偏少,在对世界犯罪状况区域差异特征的分析结果显示,人类发展指数和犯罪率之间的关系会因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特点;(2)中观尺度的犯罪特征研究是目前我国的研究热点,王发曾等从定性分析的角度指出城市类型内部功能分区等会对城市犯罪空间分布特征造成显著影响,有学者利用GIS技术发现,在城市内部犯罪的空间分布遵循距离衰减规律,即距城市中心越近,犯罪密度越高,距城市中心越远,犯罪发生密度越低,毛媛媛等对上海浦东地区的研究也表明:上海市的犯罪现象呈现如上的圈层分布结构;(3)微观尺度的犯罪特征研究对于理解犯罪事件的发生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被认定为犯罪高发区,最近不断有学者对城中村内犯罪的空间分布情况惊醒定证分析,研究表明:城中村街道里巷是农民工犯罪发生最多的场所,入室盗窃案件中,平房发生的概率大于楼房发生的概率,由于环境的不同,城中村内存在典型的犯罪热点。徐建华老师多年奔走于广州市的大街小巷,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实践,以现今富人高档小区、传统单位住房社区、城中村为研究区域,以犯罪小广告为研究切入点,发现,由于不同社区拥有不同的社会资本,比如门禁、私人保安、全天候摄像头等,三种社区存在明显差异的犯罪发生率,杨刚斌对广州门禁小区的研究也表明,小区的环境特征、家庭住房特征、公共空间使用率、小区开放程度和功能混合程度对诸如入室盗窃案有重要的影响,公安大学的陈鹏报告表明,北京繁华地带犯罪案件发生与城市道路沿线存在巨大关联,尤其与地铁站点和公交站点的分布精密相关。

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中观尺度犯罪案件发生量的空间分布、犯罪地理环境关联分析方面,宏观犯罪时空特征、犯罪与具体微观环境互动过程的研究相对比较匮乏。

犯罪诱因是犯罪地理研究所要回答的根本性问题,其研究成果对制定合理的犯罪防控策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有学者研究发现,城市发展水平、城市空间环境的分宜格局、布局状态、相互作用,城市社会经济问题等都对城市犯罪种类、犯罪率、犯罪要素等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他学者也关注城市区位性质、用地扩展、功能分区等对城市犯罪活动不同程度的影响,城市化进程、社会经济要素、社会文化问题也均有学者研究。此类研究多停留于因果关系的单向研究,对犯罪事件个体与相关地理环境向好作用过程的互动机制尚不清晰,有待进一步研究。

犯罪防控对策研究,犯罪空间防控着眼于失物的空间存在,空间作用和空间模式,对犯罪现象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是犯罪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根据理论差异,大致可分为基于综合分析、CPTED理论、情境预防原理、PGIS等四方面。

1)、基于综合分析的犯罪空间防控,是在犯罪关联因素综合观的指导下,针对犯罪事件及犯罪过程所处的空间防控采取系统的综合性防控对策,王发曾等在此上做了大量工作,他先后探讨了城市内部公共空间盲区、非公共空间盲区、边际空间盲区、移动空间盲区和虚拟空间盲区的综合治理进行了系统描述,有学者提出对特定的城市空间如社区和城中村惊醒“打防管控一体化”的综合防控机制。

2)、基于CPTED理论的犯罪空间防控对策研究(CPTED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environment design,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认为通过环境设计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抑制犯罪事件的发生,充分发挥自然监控的作用,有学者分析了住宅与犯罪问题的关系,认为住宅的布局,外形结构、防范设施等硬件环境对盗窃犯罪影响很大。

3)、基于情境预防原理的犯罪空间防控对策研究:情境预防原理把“消除产生犯罪机机会的情境”作为预防犯罪的重点,国内学者认为犯罪情境预防包括犯罪对象预防和犯罪环境预防,而犯罪环境预防包括环境监视和环境犯罪学理论,可以从提高犯罪难度、增加犯罪风险、降低犯罪回报、减少犯罪刺激、排除犯罪借口等五个方面实施情境预防的基本政策。

4)、基于PGIS的犯罪空间防控对策的研究:方正国际软件有限公司的参与,给我们带来了许多PGIS的现有成果,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PGISpolic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在公安部门快速展开,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架构、具体设计和实践应用上。

1、系统架构方面,涉及基础与警用地理信息的采集和更新,大量业务信息的地图定位,如何与公安实战相结合,应用水平的提高以及PGIS相关标准建设。PGIS建设目标:能够搜集和分析犯罪数据,发现犯罪模式,预测犯罪趋势,形成新的犯罪知识,在空间查询、案件专题分析、侦破辅助分析、热点分析、警务干预分析和犯罪预测等发挥辅助作用。

2、具体设计方面:以GIS为核心,结合网络搜索、IP追踪技术,通过建立“网络犯罪空间数据库”对网络犯罪空间管理系统进行具体设计,还有学者探讨了分布式智能公安GIS中涉及的分布式WebGIS,智能GIS和空间信息可视化等。

3、实践应用方面:主要是热点分析和犯罪制图,将治安管理、预防犯罪、研究犯罪、控制犯罪和打击犯罪工作中的一些现象用符号反映在电子地图上,应用于犯罪分析,预防等执法研究与应用领域,能够借此推测犯罪分子的居住地,再次作案的可能地点以及犯罪分子可能的出行距离和范围。

会议上的诸多议题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location spoofing(采用各种手段掩盖真实的位置),这就要求我们通过距离、速度、时间等真实情况推理犯罪的真实地址,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

Analog profiling(采用一个区的信息,比对信息作为另一个区的参考)

黎夏老师的knowledge transfer,机器学习方法和元胞自动机的阐述等。

Rossmo模型(预测犯罪嫌疑人地址)

Journey to crime(犯罪路径,即犯罪嫌疑人会走多远去犯罪等)

许多别人提出的新观点给我很多的启示,两天的会议,让我收获良多。




https://m.sciencenet.cn/blog-1191257-817581.html

上一篇: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相关知识收集
下一篇:简单理解面向对象设计模式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8: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