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我的新农村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ugenef 2013年8月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今年《我的新农村梦》两周岁了,盼望她快点茁壮长大成真!背景图片:从山上俯瞰我的家乡瑶山乡琅坑源村。

博文

《我的新农村梦》之文章23: 安慰

已有 2241 次阅读 2014-8-11 19:36 |个人分类:生活感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安慰, 我的新农村梦

 

页首照片:美丽的天鹅

 

安慰 

 

记得有一次傍晚,我吃过晚饭,由于天空已经阴沉了一天,我在房间里也已经待了一整天,因为没有出去而感到异常烦闷。心里只想出去走走,散散在房间里关了一天的心,我带了把伞就出去散步了。

散步路线是穿过附近的梅尔格尔施泰藤村(Mergelstetten)村庄,一处教堂,以及往下走不远处的坟地,再往下是一处磨房与卖建材的地方,然后就到了布伦茨(Brenz)河边。天空非常阴沉,我沿着河边走。这条路我走了无数回,这里的河比较宽阔,路边都是树林,不走车辆,是饭后散步的好地方。

沿着河边走,不记得什么时候突然下起了雨。这段路快走到头的时候,看见一位老人推着助步车正准备往回走。她穿着比较厚的衣服,裹着头巾。雨下得比较大,我看到她没有带雨伞。我感觉她出门的原因应该跟我一样。所以,我主动过去跟她打招呼,她只会本地的德语,而我的德语又不怎么行。正好这一段路到尽头了,天又在下着雨,我也准备往回走,我就打着伞跟她一起往回走。

我们没有什么交流,可以说是走了一段,感觉闷了,她说几句,或者我说几句。说不是为了另外一个人去听,而是为了打破这持续的沉闷。

她走得很慢,很慢,基本是走几步稍微停顿一下,我也放慢了自己的脚步。她穿的衣服挺厚,两手推着助步车,走了一会,我明显感觉她有点气喘吁吁。天下着雨,不小,也不是特别大,我把雨伞的大部分分给了她。天空有一点蒙蒙的光亮,并借着路灯的光亮,那一段平时我顶多用七、八分钟的路程足足走了四、五十分钟。

我原以为她住在我宿舍下面的养老院里,但快到教堂的岔路口时,她要往另外一条上坡方向的路去。我陪她稍微多走了几步,我愿意一直送她到家。这时候,雨小了很多。她说话了,她这次说的话我大概听懂了,“Gehne Hause”,意思是劝我回去。在她的坚持下,我独自回去了。

陪她走了这一段路,我的左半身衣服湿了很多,裤子也湿了大半,鞋子里面都进水了。路上我还猜想她是不是担心我一个陌生人送她到家不安全。一时的闪念而已。我抓紧回宿舍,把湿的衣服与鞋子换下来,然后舒舒服服洗了个热水澡。

这一次的散步,是天气最糟糕的一次,却是我最高兴最愉快的一次。

因她我想起了2007年初我奶奶的去世。2006年12月至2007年3月初,我来到了德国海登海姆这座小镇待了三个月,期间在此度过了一个西方的圣诞节和中国的传统春节。回国之后,一方面努力与在异地工作的夫人团聚,另外一方面,工作仍然非常忙碌。四月份在北京出差的时候,我突然接到老家打来的电话,说是奶奶去世了,我匆匆忙忙地赶回家为奶奶奔丧。

那时三十刚出头的我无法体会,奶奶走之前多么盼望她的两个孙子可以回去看看她,就做一些最简单的事情,跟她一起坐坐,聊聊天,随便弄点吃的,比如包包馄饨(每次回家,奶奶最爱给我包馄饨或擀面条,给我弄点新鲜吃的),或者做什么都行。她走之前,我也曾好几次想到该回老家一趟,却因为各种原因一拖再拖。最后,奶奶走了,没有见到孙子一面就走了。

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想起奶奶的去世,就有一种觉得她是因为我们长时间没有回去看她给她一种我们忘了她的感觉造成的。想起这些,我总觉得对我的奶奶有一份深深的愧对和歉意。

那天,在雨中,与德国这位陌生老人,因为下雨这一意外而相助同行,与其说是我帮助了那位德国老人,倒更像是我在内心弥补或者归还两、三年前的对奶奶的那份亏欠。愿奶奶在天堂里得享安息!

回想起去德国之前一年,我读过的茅于轼老先生写的《道德是人类真正幸福的源泉》 ,文中有这样的句子:

当一个人做了一件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事后,他内心的愉快是没有别的东西可以替代的。

这是一段非常平常、却难忘的经历。



https://m.sciencenet.cn/blog-1384852-818782.html

上一篇:《我的新农村梦》之文章22:游览内勒斯海姆教堂有感
下一篇:《我的新农村梦》之文章24: 新农村“藏”着全民族复兴的希望

1 李晓俊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7: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