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化- 杨学祥工作室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杨学祥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授,从事全球变化研究。

博文

中国东部的地震特征:拉马德雷冷位相中后期高发

已有 3127 次阅读 2014-9-7 07:39 |个人分类:科技点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拉马德雷冷位相, 统计规律, 2020年, 东部地震

中国东部的地震特征:拉马德雷冷位相中后期高发

            杨学祥


   中国处于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交叉地区,两大地震带的同时活跃是中国地震活跃的原因和标志。

   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50次,平均每年1.73次,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12次,平均每年0.55次。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是拉马德雷暖位相的3倍以上。2000-2035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又进入新的活跃期,2001年昆仑山口8级地震和2008年四川汶川8级地震是两个明确的强震频发的信号。2000-2035年不仅是全球强震爆发时期,也是中国7级以上地震频发时期。

   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情况来看,前10年发生20次(包括两次8级以上地震),后10年发生20次,中间10年发生10次,前后10年的地震相对频发值得关注。

   更值得关注的是,除台湾外,前10年强震多发生在中西部(包括台湾地区),后10年东部地区(不包括台湾地区)也有强震多次发生,如1975年辽宁海城地震和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

   从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我国7级以上地震发生情况来看,前10年发生7次(包括两次8级以上地震),远小于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原因如下:

   在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北半球发生的9级以上地震和8.5级以上地震为中国西藏、库页岛、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和阿拉斯加,形成对中国西南——东北夹击之势,导致前10年中国7级以上地震频发。

   在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北半球发生的9级以上地震在日本(2011年3月11日),不在前10年。9级地震位置南移是全球地震发展的新趋势,日本9级地震表明太平洋板块对中国华北和东北的挤压增强。2000-2009年苏门答腊的9级地震和8.5级以上地震共3次,没有对中国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2011年日本9级地震发生后,2012年4月11日苏门答腊又发生8.6级地震(2000-2012年苏门答腊的9级地震和8.5级以上地震共4次:2004、2005、2007、2012年),8.5级以上地震形成对中国西南——东北夹击之势,2011年以后中国地震将逐年增强,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7级地震就是一个响应。

   根据统计规律,2000-2030年的中间10年中国西部和台湾地区的地震进入高发期,后10年中国东部地震进入高发期。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5060.html

    全球9级地震和8.5级以上特大地震夹击中国是中国进入地震活跃期的原因和标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77-745178.html

    2020年将进入2000-2030年拉马德雷冷位相的后十年,中国东部地震(不包括台湾)的积累将越来越明显,小规模的释放将逐年增加,首次强震的发生几率也逐年增大,临界点在2020年左右。

表1  中国1947-1976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7级以上地震目录

发震 时间   震级  震中参考地名    

年  月  日-------------------------

1947-03-17   7.70   青海达日南-----

1947-07-29   7.70   西藏朗县东南---

1947-09-27   7.40   台湾宜兰东海---

1948-03-03   7.20   南海东沙群岛---

1948-05-25   7.30   四川理塘 ------

1949-02-24   7.25   新疆库车东北 --

1950-02-03   7.00   云南勐海西南---

1950-08-15   8.60   西藏察隅、墨脱-

1951-10-22   7.25   台湾凤林-------

1951-10-22   7.10   台湾凤林-------

1951-10-22   7.10   台湾凤林-------

1951-11-18   8.00   西藏当雄-------

1951-11-25   7.50   台湾台东东北海-

1951-11-25   7.30   台湾大港口-----

1952-08-18   7.50   西藏当雄-------

1954-02-11   7.25   甘肃山丹东北---

1954-07-31   7.00   内蒙腾格里沙漠-

1955-04-14   7.50   四川康定折多糖-

1955-04-15   7.00   新疆乌恰西-----

1955-04-15   7.00   新疆乌恰西-----

1957-01-03   7.00   黑龙江东宁西南-

1957-02-24   7.20   台湾花莲-------

1958-03-11   7.00   台湾赤尾屿南海-

1959-04-27   7.50   台湾宜兰东海---

1959-08-15   7.00   台湾恒春东北--

1963-02-13   7.00   台湾宜兰东南海-

1963-04-19   7.00   青海阿兰湖附近-

1964-01-18   7.00   台湾台南东南---

1966-03-13   7.80   台湾花莲东北海-

1966-03-22   7.20   河北宁晋东南---

1969-07-18   7.40   渤海-----------

1970-01-05   7.80   云南通海-------

1972-01-04   7.20   台湾火烧岛东南-

1972-01-25   8.00   台湾火烧岛东海-

1972-01-25   7.60   台湾新港东-----

1972-04-24   7.30   台湾花莲南海---

1973-02-06   7.60   四川炉霍附近---

1973-07-14   7.30   西藏亦基台错---

1973-09-29   7.70   吉林珲春东南---

1974-05-11   7.10   云南大关、永善-

1974-07-05   7.10   新疆巴里坤东北-

1974-08-11   7.30   新疆乌洽西南---

1975-02-04   7.30   辽宁海城南-----

1975-03-23   7.00   台湾火烧岛东---

1976-05-29   7.30   云南龙陵-------

1976-05-29   7.40   云南龙陵-------

1976-07-28   7.80   河北唐山-------

1976-07-28   7.10   河北滦县-------

1976-08-16   7.20   四川松潘平武间-

1976-08-23   7.20   四川松潘平武间-

1978-07-23   7.30   台湾兰屿西北海-

1978-12-23   7.00   台湾大港口东海-

 

相关报道:

河北省地震局:震区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2014年09月07日00:04

   从河北省地震局获悉,6日18时37分,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发生4.3级地震。地震发生后,该局启动Ⅲ级地震应急响应,目前河北省地震局副局长李广辉正带领第二批现场工作队赶往地震现场。据现场工作队报告,震中涿鹿县温泉屯镇有两处房屋裂缝,未发现房屋倒塌。

   根据河北省地震局官方网站的信息显示,本次地震发生在延庆涿鹿盆地,有历史纪录以来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3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2次,最大为1484年2月7日延庆6.8级。1970年以来该区共发生4.0~4.9级地震2次,皆为主震-余震型。根据地震序列类型的特征分析和当前前兆观测资料的情况,得出初步的震后趋势快速判定结果如下:本次地震为主震-余震型的可能性较大,近期本震区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http://hi.people.com.cn/n/2014/0907/c231186-22231039.html




https://m.sciencenet.cn/blog-2277-825614.html

上一篇:河北张家口发生4.3级地震:关注9月8-9日潮汐组合
下一篇:哈尔滨市中秋节期间降雨过后降温幅度4至6℃:关注8-9日潮汐组合

3 周少祥 杨文祥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0: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