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mifengAm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omifengAmy

博文

光和影的约会 精选

已有 10068 次阅读 2014-10-23 06:54 |个人分类:漫话科学小知识|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你知道手影游戏吗?我们将手放在灯光和墙壁的中间,这是,我们发现在墙壁上出现了手的影子,变化手的动作,影子也会发生变化,如果你感兴趣,还可以变出影子小兔、影子小狗、影子小鸟、影子小鱼等等。哎,可别光玩——你知道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吗?

在阴雨绵绵的日子里,你能看到影子吗?不能。在漆黑一片的深夜里,你能看到影子吗?不能。只有在晴空万里的白天,或是光纤明亮的房间里,我们才能看到影子。所以,影子产生的第一个条件:光的存在。难怪童谣中会这样唱道:“光弱它不在,光强它显形。”

光是地球生命的重要来源,也是我们认识外部世界的主要工具,我们人类感官收到的来自外部世界的总信息中,有80%以上都是通过眼睛,而正是由于光的存在,才让我们看到了这五彩斑斓的世界。可以说,如果没有光,那么人类文明也将不复存在。那么光是如何传播的呢?

如果你在清晨的树林中散步,你会发现,从密林树叶的缝隙间会出现一条条直直的光束,这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假如光在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由于不透明物体的遮挡,而无法穿透该物体时,就会在这个不透明物体的背面出现一个较暗的区域,所形成的投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影子了。所以,影子产生的第二个条件:不透明物体,即遮挡物。

早在战国时期,墨家就利用光直线传播的特性,揭示了光和影的关系。墨家指出,飞翔的鸟儿看起来影子也在飞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鸟在飞动时,前后瞬间的影子是在连续不断地更新,且变动着位置,看起来就好像影子和鸟一起在飞动。由此,墨家得出了一个结论——“景(影)不徙”,也就是说影子本身是不直接参与运动的。在2000多年前,墨家能够得出如此准确的判断,实在是难能可贵啊!

勤劳的中国人民利用光和影的亲密关系,发明了一种有趣的表演艺术:皮影戏。据史料记载,皮影戏起源于战国时期,兴起于汉朝,兴盛于宋代,在元代时传入西亚和欧洲,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集文学、戏曲、绘画、表演于一体,被西方人誉为“有声电影的始祖”。

说到皮影戏,有这样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

汉武帝的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由于思念心切,终日不理朝政。一日,大臣李少翁在出门时,路遇海通手持布娃娃玩耍,娃娃的影子倒映在地上,栩栩如生。于是,李少翁受到启发,将棉帛裁成李夫人的样子,涂上颜色之后,在手脚处绑上木杆。晚上,命人围上帷布,点上蜡烛,恭请武帝端坐于帐中观看,武帝龙颜大悦,从此爱不释手。(“少翁夜方帷,张灯烛。帝坐他帐,自帷中望见之,彷佛夫人像也,盖不得就视之。由是世间有影戏。”

在天文历法中,光和影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晷。我们的祖先利用日影长短、方位的变化,确定时间、节气,在当时,堪称精确,不得不让人佩服中国人民的伟大智慧。




https://m.sciencenet.cn/blog-1956377-837895.html


下一篇:蝉鸣声声

21 尤明庆 赵美娣 余昕 鲍海飞 黄永义 曹聪 强涛 武夷山 张耀斌 罗德海 戴德昌 陈筝 庄世宇 陈湘明 李泳 wolfgangg shenlu biofans eastHL2008 aliala tune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23: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