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来自台山Lee ,Ling和Lee ,Yik Gim铁路华工及其李氏家族

已有 4627 次阅读 2014-12-9 11:15 |个人分类:纪念沉默道钉(07-11)|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来自台山Lee, Ling和Lee, Yik

来自台山Lee LingLee Yik Gim铁路华工及其李氏家族

 

 

黄安年推荐侨报报道    黄安年的博客/2014年12月9日发布

 

今年1020侨报A3特别报道版刊登了一篇有关来自台山Lee LingLee Yik Gim美国铁路及其后裔重要报道,尽管访问量不足百人,但衡量其价值是不能以点击量计算的。

 

报道中提到的:早在一百多年前,李玉坤的高祖父Lee Ling,曾经参加美国第一条横跨大陆铁路的修建,她的外曾祖父Lee YikGim,也参与修筑北太平洋铁路,并且还有一段被印第安人首领收养为儿子的传奇故事。劳工部在这次庆典上隆重纪念修建铁路的中国人,把他们请入劳工部名人堂Hall of Honor),这是第一个亚裔团体或个人,首次荣登名人堂

  这里说的李玉坤的高祖父Lee Ling是台山人,是台山哪个村的人没有说明。报道还说:李玉坤说,外曾祖父是台山水楼村人,他来美国的机缘,可能是马里兰的公司通过华人中介到广东去招工,外曾祖父十多岁时就去修铁路,修完铁路后,到马里兰安家。

引起我最大的兴趣是台山水楼村收藏有台山大江镇水楼村的《李乔木公家族史》谱即《李文庄公家乘》族谱,确认北美铁路华工包工头李天沛、李天宽、李祐芹、李弈德三代四人家族成员身份,从而揭示了台山地区海外移民家族网络的特色。《李文莊公家乘》,一套共十六本,李天沛一支在家乘的第四本,叫松庵房支系。在这支系中可以找到李天沛、李祐芹、李奕德等人的名字。

笔者不知道李玉坤家族和《李文庄公家乘》族谱之间有什么关联?如果通过李玉坤家人了解到他们的族谱,或者通过五邑大学的专家查明《李文庄公家乘》族谱中与Lee Yik Gim的关系,就是一件很有价值的成果了。

下面是20141020侨报报道,图片10张是依据网站放大下截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

 

铁路华工之李氏家族

2014-10-20 01:05来源: 侨报网

侨报记者林菁】今年5月9日,李玉坤(Sandra Lee)和家族亲戚数人从纽约和旧金山等地来到华盛顿首府,参加劳工部举行的亚太裔传统月庆祝活动。这次庆祝会对李氏家族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因为早在一百多年前,李玉坤的高祖父Lee Ling,曾经参加美国第一条横跨大陆铁路的修建,她的外曾祖父Lee YikGim,也参与修筑北太平洋铁路,并且还有一段被印第安人首领收养为儿子的传奇故事。劳工部在这次庆典上隆重纪念修建铁路的中国人,把他们请入劳工部名人堂Hall of Honor),这是第一个亚裔团体或个人,首次荣登名人堂

华人铁路工人迟来的荣誉

这是华人应得的迟来的荣誉,劳工部副部长卢沛宁(Chris Lu)在官方推特上写道:“这是修正过去的错误”。

劳工部长汤姆·佩雷兹在致辞中说,1869510,一封只有一个英文单词的电报——“Done(完成了)传到华府,宣告着第一条跨大陆铁路(First 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顺利竣工。它是十九世纪最了不起的工程之一,连接了美国东西两岸,为拓展经济打开了大门。以前从东部到西部要花6个月,现在坐火车只需一个星期。

佩雷兹指出,然而人们却很少提及参加修建铁路的12000名中国工人,他们忍受着严寒和恶劣的环境,砸开花岗岩,炸开山脉挖通隧道,他们面临着歧视,他们组织起来争取更公平的工酬,争取改善工作环境,他们不仅修筑了连接东西的铁路,还为所有的人,推进了机会平等和工作尊严的美国价值观。佩雷兹宣布,为纪念华人的勇气和牺牲,劳工部把他们请入名人堂

高祖父修建第一条跨州铁路

数百名铁路华工的后代被邀请去参加庆祝典礼,他们欣喜地看到祖辈们做出的贡献终于获得美国政府的承认。

十九世纪50年代,华人在淘金热中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加州,他们中有部分人后来去修建铁路,还有部分铁路工人,是铁路公司通过华人中介到广州去招工而来。

李玉坤的高祖父Lee Ling,就是从修建铁路获得第一桶金,然后到旧金山开店,售卖中药和中国货物,从而开创了李氏家族在美国的发展历史。

关于祖先修铁路的经历,只留下很少的记忆碎片。李玉坤说,我们认为高祖父参加修建的铁路是Central Pacific Railroad公司负责的西段,当时铁路分别从东西两头开始修建,西部从加州开始,高祖父当时在加州,所以应该是修筑西部那段铁路。铁路投资人斯坦福赚了钱后,创建了斯坦福大学。

Lee Ling籍贯台山,他在1860年代来美国,可能之前已有堂兄弟在美国修筑铁路。绝大部分中国人最初是以劳工身份来美国,赚了钱之后开店成为商人,李氏家族从Lee Ling起,就开始创业经商,这对他们今后在美国继续立足很有帮助。

Lee Ling回中国娶亲,并把太太带到美国,1874年次子李安(On Lee)在旧金山出生,李安是李氏家族第一个在美国出生的人。

李安经常回中国采购货物,但是1882年美国通过排华法案后,华人入境要受到严厉盘查。

李玉坤说,李安很聪明,他回美国时不经过天使岛,因为他知道如果经过天使岛会被扣留,于是他坐船从广州到温哥华,再坐火车到纽约,中间经过多伦多附近的蒙特利尔(Montreal)。

1898年,李安从蒙特利尔到纽约,途中经过佛蒙特(Vermont)时,还是被移民官扣留了。

李安携带了身份证,但没有把出生证也带在身上,移民官怀疑他偷偷溜进来,李安解释说自己是商人,但移民官不相信。当时李安留着辫子,因为他经常要回中国,不敢剪掉辫子,移民官更觉得他可疑。

父亲Lee Ling只好带了出生证去把他领回来。李玉坤说,那时候没有电话,靠马送信,LeeLing花了一个半月从加州到佛蒙特去领回儿子。移民局当时没有把李安关进监狱,而是把他扣留在当地一个华人洗衣店,当地只有两家华人洗衣店。

李氏家族早在1888年就在纽约披露街31号开办一家叫泰隆的日用品店,1898年被移民局扣留后,李安吸取教训,很快把纽约的店铺注册为有限公司,这样就能证明他的商人身份,当时李安的儿子李联(Harold Lee)只有5岁,李安也把他安排为股东,这样孩子将来也就有了商人身份。

排华期间,每年只有150个中国人可以移民到美国,只允许商人、教师、学生进入,禁止劳工入境。

李玉坤专门到华府国家档案馆(National Achieves)查看资料,那里有很多李安的档案,每次入境都有登记。她说,每次入境,都要问你哪里出生,家里有多少人,你的父亲母亲在哪里,李安说我是美国出生,为American Express公司工作,但移民官不相信。

在追溯祖先的历史时,李玉坤有很多感触,她说,对中国人来说,即使是美国出生,也会碰到很多麻烦,当时只有白人在美国出生后自动成为美国公民,其他种族都不是自动成为公民。

李玉坤深深佩服祖辈们的勇气,她说,当时坐火车很贵,Lee Ling要坐两个星期的火车,整个旅途大约1到2个月,才把儿子接回。

李安每隔几年回中国一趟,1904年李安把儿子李联,即李玉坤的父亲,带到纽约,他对儿子言传身教,教他做生意,等到儿子能接班后,李安返回中国定居澳门,从40年代后再没有回美国。

李联后来成为李氏家族现代企业的奠基者,他是一位具有眼光的企业家,从事面条食品、外汇、保险、影视等多种生意,他创办的李联保险公司,至今仍在披露街原址办公,在华人社区有着深厚的根基。

外曾祖父修北太平洋铁路

李玉坤的外曾祖父Lee Yik Gim,不仅参加修筑铁路,还被印第安人收养为儿子,这段传奇故事被子孙后代们津津乐道。

1870年代,18岁的Lee YikGim来到美国,参加修建华盛顿州的北太平洋铁路(Northern Pacific Railway)。

李玉坤说,外曾祖父是台山水楼村人,他来美国的机缘,可能是马里兰的公司通过华人中介到广东去招工,外曾祖父十多岁时就去修铁路,修完铁路后,到马里兰安家。

LeeYik Gim大约40多岁时才生下女儿安娜(AnnaLee Chin),也即是李玉坤的外祖母,安娜最小,跟母亲呆的时间最长,所以知道很多父亲的故事。

修铁路过程中,在华盛顿州,碰到印第安人,铁路经过印第安人的地盘,他们对铁路工人发动袭击,Lee Yik Gim的工友很多被杀死,他被印第安人抓了,那个首领刚刚沉浸在丧子的悲痛中,看到身高6英尺的Lee Yik Gim长得很像印第安人,很喜欢他,不但没杀他,还收留他为干儿子,留他在印第安人部落里。

李玉坤说,外曾祖父在那里呆了快2年,他说服印第安首领让他回台山去娶亲,首领同意了,放他走。

LeeYik Gim回台山看中了一个姑娘,姑娘本来要许配给另一个人,但他很诚心地追求,姑娘的父母看到小伙子是从美国来的,最后同意把女儿许配给他。

LeeYik Gim带着妻子来美国,因为没钱买贵的船票,他们只好蜗居在行李舱的下边,新婚妻子说,早知道要受这苦,我就不跟你来美国了。

新婚夫妻在马里兰安家,拥有一个农场,有一次Lee Yik Gim在驯马时发生意外不幸身亡。

李玉坤说,外曾祖父生前说过要安葬在中国,去世后遗体没有火化运回去,由于他身体高大,骨灰罐太小装不下,外曾祖母做梦,梦见丈夫说他不舒服,外祖母安娜去殡仪馆询问,殡仪馆告诉她,还有几块手指骨没装进罐里,安娜把剩下的骨头带到台山安葬,从此外曾祖母还没再梦见丈夫诉说不舒服。

李玉坤说,外曾祖母是个很能干的女子,丈夫英年早逝后,她担当起养家的重担。外祖母安娜也继承了母亲的优点,经营农场,开店,开餐馆,直到去世。

一百多年来,李氏家族几代人顺应时代变化创新拓展,开办了外汇兑换、电影发行、保险业、旅行社等业务,生意蒸蒸日上。李氏家族的后代枝繁叶茂,在法律、科技、传媒、医疗等领域发展,同时也扎根华人社区,仍然在旧址经营“李联保险”。

(编辑:陈西)

http://news.uschinapress.com/2014/1020/995821.shtml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5-849594.html

上一篇: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中的中国“祯核”地球仪
下一篇:由台山水楼村《李文庄公家乘》族谱联想到李玉坤家族

1 李兆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0: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