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y20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xxy2011

博文

MOOC学习感悟系列(8):《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已有 3444 次阅读 2015-1-5 08:55 |个人分类:学习笔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Mooc,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MOOC学习感悟系列(8):《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By DANG-S

一、课程简介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课程开课时间从2014年9月10日到11月30日。这门课是一门面向全社会的普及性课程,不论文、理、工、农、医哪个学科的人都可以学。虽然古建筑属于建筑学的学科门类,但是该课程重在通俗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基本不涉及建筑学专业技术问题。其支持平台是中国大学MOOC平台,授课教师、湖南大学柳肃,毕业于日本国立鹿儿岛大学,现为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导师,是一位和蔼的、老道的老师。最初选本课程的原因是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比较感兴趣,其次就是选择一门自己感兴趣的课程体会一下MOOC的运行模式。


二、学习成果

 

经过为期两个月的坚持学习,我很高兴取得了该课程的认证证书。课程中讲解了中国古代建筑基本特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类型及其艺术特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类型及其艺术特点和古代建筑保护问题。分解成七周来进行讲解。课程一共分为六个板块:公告、评分标准、课件、测试和作业、考试、讨论区。其中有两周因为自身的原因没有参加单元测试题,导致在总分上与其他MOOC学员拉开差距,留下小小遗憾。

三、学习感想

首先,学习MOOC课程有两个月了,开始逐渐对MOOC的结构、风格和学习方式有所理解。发现这种半自主的学习方式,虽然要花费自己额外的时间来自我督促,但是的确比被动学习更有效果。而MOOC课程覆盖面之广让我更有选择的余地。多亏了在平台中结交了各种MOOC课友,大家一起上课互相督促也是我能坚持到今天的动力之一。

其次,我觉得在MOOC上学习,最重要的是兴趣,人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一门课程不感兴趣,再加上网络学习过程中,学生本身不受约束,认真学完一门MOOC课程是艰难的。再者本课程过于单一的老师讲课,评分标准是只将单元测试题和期末考试题计入算分标准,不像其他MOOC课程(像汪琼老师的翻转课堂教学法,把平时的课程讨论和小组互评等加入评分标准),没有一个完备的评价体系。建议选一些对自己有实用价值的课程,其次教师应结合心理学的原理对课程进行设计,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第三,对于我来说,MOOC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网络学习平台,MOOC刚开始兴起时我觉得对学生很有用,但是以我对周围同学的了解,MOOC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变化,甚至有的同学还不知道MOOC这个具有丰富学习资源的平台。我周围的同学们只是了解知道这个东西,并不知道如何利用它们。所以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让我好好思考下,在中国适不适合大规模开展MOOC课程?为什么好的东西真正受益的人不多?如何好好利用这个平台来提高自己?有没有比拿证书更好的方法?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感觉国内MOOC发展的难度在于:1、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网络使用成本较高。2、经费保障力度不足。3、技术与运营管理上尚有较多欠缺。相应的策略应该是:1、加快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2、加大经费投入。3、加强人才培养,提供充足优质的人力资源。4、协调各方,整合资源。5、资助与鼓励MOOC相关的学术研究。




https://m.sciencenet.cn/blog-545920-856545.html

上一篇:MOOC学习感悟系列(7):《急救常识》
下一篇:MOOC学习感悟系列(9):《电子游戏与社会》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7: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