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无害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nyang22 JPL Staff Member

博文

不惧死的李小文

已有 4384 次阅读 2015-1-26 11:11 |个人分类:生活故事|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学者

不惧死的李小文


如果把一个人比作一根蜡烛,生命就是烛火。蜡烛是很长很长的。大部分的蜡烛只燃烧了一小部分,烛火就熄灭了。

有两种不同的烛火,追求着不同的奋斗目标。

第一种烛火追求燃烧时间的最长。它不在乎烧掉多少蜡,不在乎放出多少光和热。它小心翼翼地修整烛芯,烛火不能太大:火太大了会融化了周围的蜡,蜡水冲下来会扑灭烛火;火太大了会招来猛烈的风,风会吹灭烛火。这样的稳定和纤细的烛火也许能够燃烧九十年,一百年,甚至更长,但它熄灭的时候只烧掉了蜡烛顶端的一点点,放出了可以忽略的那一点点光和热。

第二种烛火希望在熄灭之前烧掉最多的蜡,释放出最大的光和热。它猛烈地燃烧,它不在乎由此而招来的流窜的蜡水和狂烈的对流风。它只希望给周围的众生送去多一点光亮,送去多一点温暖。勇敢的燃烧带来风险。它也许燃烧六十多年之后就熄灭了,但是它几乎把整根蜡烛都烧掉了,几乎把蜡烛里所有潜在的光和热都尽情地释放了。周围的万物存下了那些光和热,在烛火熄灭了之后依然茁壮地成长。

李小文就是第二种烛火。

有人问: 难道不能猛烈的燃烧,同时加以保养,降低风险,延长烛火的寿命吗?

也许可以,但保养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就我本人来说,我平时看很多健康保养的书,每天花时间在厨房里做自己认为健康的食物,还要定期的运动,还要不时提醒自己不能太劳累,工作时间不能太长。不仅是时间,还要分很多的心。本人就是第一种烛火。我估计即便我能够“万岁”,燃烧一万年,发出来的光和热还没有李小文的百分之一。

有些人纠缠着李小文的喝酒和抽烟。那当然是不健康的习惯,不值得提倡。但改掉这些习惯不是那么容易的,是要花时间精力的,而这些时间精力李小文也许认为不能挪作他用。也许他恨不得将每一分钟都用在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用在帮助周围的人。

迟菲在博文里说:之前有一次李小文老师病危,医生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我们很多科学网博友们一起去看望李小文老师的时候,劝李小文老师要好好保重身体。而李小文老师却跟我们说:“我死了就死了,下次不用把我抢救回来了。”

这就是只顾燃烧,不惧熄灭的李小文。



https://m.sciencenet.cn/blog-344158-862848.html

上一篇:李小文是遥感顶尖的三大科学家之一吗?
下一篇:我曾经为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干杯

19 蔡小宁 刘洋 郑永军 陈楷翰 戴德昌 虞左俊 何宏 科学出版社 王峻晔 苗元华 刘波 王春艳 孙友甫 赵建民 鲍海飞 吕洪波 武夷山 ruby1990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0: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