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研究发现投稿给Plos One是最佳选择 精选

已有 40394 次阅读 2015-1-30 11:09 |个人分类:自然科学|系统分类:海外观察|关键词:学者

几年前,我曾经预测,PlosOne将成为一种研究对象,产生Plos One学(孟老师建议用plosonetics),不过没有想到从投稿效益角度会有人开展研究。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563953.html

(鉴于该期刊的巨大影响力,甚至可大胆预测一下。将来任何一个生命科学相关的科研机构都无法忽视Plos One,甚至会出现专门研究Plos One的学术,出现一种学科为PO学。人们可把Plos One论文作为一种评价学术机构和个人的标准,可通过分析Plos One的论文数量来分析学术机构的研究规模,可通过分析Plos One论文的引用情况来分析不同学术机构的相对学术影响力。而且由于这个杂志不评价学术创新性,尽管出现学术垃圾的机会增加,但这给非主流观点提供了交流平台,而真正具有重大创新价值的发现更多地隐藏在非主流学术中。也许过不了几年,Plos One出现诺贝尔奖的论文也不好说。)

科学家投稿时主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杂志的影响力,另一个是投稿效率,这个问题就是在决定投稿时,科学家如何在速度和效率之间把握一个平衡的决策。2名生态学家利用数学模型尝试回答这个难题,最终他们的结论是,投稿给EcologyLetters、Ecological Monographs和PLoSONE是好的选择,能在获得足够引用次数的情况下,获得最高的稿件接受比例。考虑到两位都是生态学家,他们主要是研究生态学的问题,投稿的杂志也是这个领域,所以Ecology Letters和Ecological Monographs对其他学科没有太大意义。不过PLoS ONE是全学科杂志,对其他学科应该有借鉴价值,另外大家可以参考这个文章的研究方法,研究一下其他学科的优先投稿杂志。这一研究受到大家的关注,一些科学家在网络上吐槽这个研究。


EcologyLetters主编MarcelHolyoak说,这个研究的价值有限,不过对那些没有投稿经验的菜鸟最有价值。

PLoS ONE这一文章评估了61份杂志的接受率和审稿时,Nature不在研究杂志之列,因为没有公开数据。一个数学模型是分析在给定时间内被引用次数,这个将处理时间和被拒稿耽误的时间考虑在内,根据这个模型,Plos One获得了最理想的成绩,例如第一次投稿给PLoSONE,而不是给《科学》或Ecology Letters,节省的时间可以获得平均14次的引用,而且至少可以减少1次被修回的次数,这能提前30-150天的发表时间。这个模型还发现,投稿给影响力相对低的杂志如WildlifeMonographs或the Russian Journal of Ecology,虽然能降低等待发表的时间,但是引用次数将明显少于PLoSONE,也是不合算的选择。

英国巴斯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Ross Mounce认为这个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说明科学家给一流杂志投稿并总不是最佳策略,尤其是那些急于利用论文寻找工作或晋升的学者。有一些科学家就是因为坚持选择高档次杂志发表论文,而最终丢掉了饭碗。

http://rossmounce.co.uk/2015/01/29/manuscript-submission-modelling-my-comments-in-full/

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植物学家和微生物学家Jean-Michel Ané在网络上分享了这个论文,他认为如果用这种方法对不同学科进行分析研究就更好了。Ané 在一次采访中说,选择投稿杂志是一项高难度系数的游戏。不幸的是,在具体操作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例如杂志信誓旦旦地答应10天内审稿,但是具体操作时往往耽误很久。

Holyoak说他很高兴Ecology Letters在这个研究中获得了很好成绩,但是他相信这个模型仍然显得有些幼稚,因为分析的前提是认为所有论文的质量相同,这显然是过于简化的分析。

论文作者之一是美国加州太平洋大学生态学家SantiagoSalinas,他承认论文的质量对投稿决定自然十分重要,他们使用最早的模型允许论文质量有一定差异,但是发现这种影响太大,最终放弃了这个选择。他们将尝试对模型进行优化的工作。

这篇论文投稿在PLOS One也算是一个尝试。




投稿与审稿
https://m.sciencenet.cn/blog-41174-864039.html

上一篇:NIH回应动物权利组织和国会议员对猴实验的质疑
下一篇:奥巴马准备2.15亿美元投入精准医疗

35 余世锋 许培扬 梅钢 杨正瓴 王峻晔 秦承志 王春艳 翟远征 李毅伟 张江敏 王府民 李天成 高建国 任文龙 高友鹤 刁松锋 高绪仁 张卫 张一新 杨金波 程娟 武夷山 唐凌峰 薛宇 罗浩 徐峰 郭新磊 loyalSciencefan HLpope biofans jxg912 cly85 liangzx shuxuewangzi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2: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