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华的活动构造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gh 活动构造,也许就在你身边,也许哪天要了你的命,也许……

博文

科学网可以出手了

已有 2980 次阅读 2015-4-24 11:21 |个人分类:杂谈|系统分类:博客资讯|关键词:学者| 科学网, 建议, 封博, 清除博客, 使用协议

科学网可以出手了

 

建议:

1、将博文“科学网注册用户需认真阅读法律文件”放到博客首页头条

理由:a、切合当下博主关注的话题;b、符合科学网的正能量;c、对科学网的具体问题有突出贡献;d、避免科学网亲自出口的尴尬;

个人对此博文的看法是:a、没有人因为没有认真阅读注册协议和相关法律而违规违法,以此为理由违规违法的人,绝对是托词;b、没有人反对科学网,甚至其他网络的管理和执法,反对的最大声是“选择性执法”和“个性化执法”;c、既然博主和科学网签的是平等使用协议,科学网有没有义务公开科学网基本运行的情况?比如主管、编辑的情况和变动。就像期刊编辑部一样。这些情况可能部分影响了博主的发博行为。我大胆猜测,最近是有人事变化的。精选博文列表还有两天前的博文,这是以前很少出现的。

 

2、开辟专栏,名曰“管理信息”

将“新博推荐”合并过来,公告新博加入信息,违规处理信息等等,涉及到和科学网博主管理相关的信息,因为很多博主经常发现自己的博友“失联”,造成恐慌。只涉及科学网内部事务、和大部分博主关系不大的信息,依然归于公告栏。

 

3、澄清几个概念

封博,按汉语意思,“封”的意思暗含保留原样,以后仍然可以恢复,比如贴个封条,指不定哪天可以揭开封条。“封”还意味着从原样可以调查线索。如果科学网对某博主封博,按理应该在其页面显示,“此博主博客已封,目前不能访问!”。提示某被封博主为未开通博客,是不符合事实的。

科学网博主们目前风传的,其实不是严格意义的“封博”,而是“清除”某博主的博客。目前意见最大的,也在于清除博客中有巨大价值的博文,是科学网、原博主以及博友看客的损失。没有赢家的结局是最不可取的。

目前出手澄清,可以消除争议,平息风浪(当然,有些人见的风浪多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73355-884787.html

上一篇:公交故事:师傅,停一下
下一篇:那些坑爹的地方

18 刘洋 吕喆 孙平 王华民 赵美娣 张学文 陈儒军 徐晓 蒋永华 李土荣 白图格吉扎布 梁洪泽 rfm2007 biocxn forwardgo Jeason540 chenhuansheng zxk730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7 10: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