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圃弄斧者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pe 关于消防工程的历史/随感/趣闻

博文

也说高考之后的填志愿 精选

已有 4886 次阅读 2015-6-11 10:47 |个人分类:消防以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志愿

也说高考之后的填志愿

高考历来不乏争议,我说的不是关于高考的争议,而是高考带来的误导,以及录取制度的弊端带来的教育投资困境。高考,可以说是过去僵化录取体制的惯性影响,未必能够选拔适应未来需要的人才。有人说,高考更公平,这是两码事,胡扯淡。废除高考,还是可以搞出其他公平的方法来,你没有试过,怎么知道其他方式不公平?

中国和美国的很大不同,是所谓的自由派和保守派的差异。保守派主张渐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依靠平时的积累,走进大学校园,就此而论,美国的教育制度需要冲刺的时间更长,准备的内容更多,父母的参与更大,所以生活在美国的中国人更累。自由派主张革命,社会稳定第一,压制问题,推迟问题,寄希望于一役,即通过高考来解决和实现个人的成功之路,所以看上去中国的准备强度更大,运动感更大,好像比美国的父母还要累。按照美国的主流观点,儿女是上帝的礼物,我是替上帝照管我的儿女而已,所以比较容易建立平等的协商关系。按照中国的主流观点,儿女是我的私有财产,是我血脉的延续,所以他一定要按照我设计的道路前进,所以中国历史名人的子女,基本上一代不如一代。看一看何炳棣的《明清社会风俗史》就知道科举制度下,中国的人才是如何一代不如一代的,这不仅仅是科举问题,不是经济问题,不是人口问题,而是地理和气候条件导致的传统文化的综合反映。

高考填志愿之时,我也曾前去咨询所有亲戚中最高学历的姨夫,他反问我一句,你喜欢什么?我茫然不知所措,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里,社会的需要在哪里,如何发挥自己的长处去迎合社会的需要。我读热能,完全是巧合,因为考分不高,无法读电子工程,转而求其次,读电气也不成,投档发电,却被调剂到热能。我的21位同学当中,只有一个是主动填报热能,其他都是调剂过来。一想到这一点,大家都气绥心虚。我们当年的教育最不合理的地方,是罔顾人性的差异,逼迫不合适的人才走不合适的道路,劳心劳力,心神俱伤的结果,是子女无法超越父母的眼界去发展。不过,我们当年是第一届收费大学生,一年学费200元。我在国内读了7年大学,最大的收获是发现自己在本专业会很平庸,这个弯路未免太大了。

不过,扣除这些我们当年对专业和职业懵懵懂懂的因素,备战高考的岁月还是非常充实的,关键的因素是我们的解题对象都是有解的,能不能解出来看我们的投入时间是多少。这和后来的高等教育和研究生生涯有显著的不同。当年我们的博士计划要求修读数学系的高等课程,我选修《PDE》,结果完全没有入门,根本无法下手,灰溜溜地退选,这是高考之前不可能发生的局面。无论如何,高考还是查考初等数学,是被人锤炼无数次的测试方案,是有解的,这是令人感到充实的地方。我最近写的书,里面全是高中初等代数和解析几何内容,所以大学数学等于是白学了。好学校和差学校的差异在于学生的素质不同,所以整体水平不同,以至于见识不同。好学校的参考点不同,所以同侪压力不同,导致学习动力不同。好学校的学生比较受欢迎,关键是学生的主动性在同侪的压力下,不得不有所被拔苗而已。

到大学结束时,我才对专业有一些感觉,觉得自己没有学好,或者说没有发挥自己的潜力,所以就继续读研究生。在读研过程中,发现自己还是对本专业缺乏兴趣,如果留下来,将是一个平庸的工程师,这是我出国的最大动力。在申请学校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消防工程最靠近我的燃烧背景,所以就义无反顾地投入消防领域了。那时候,国内没有消防工程,中国的消防工程教育计划都是2000年之后突然计划出来的,我的选择只不过比国家大趋势早了2~3年而已。不过,我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另一种,不是机会太多,而是社会不需要。你看我最近老是对中国消防制度挑鼻指眼,实在是因为中国僵化垄断的消防制度是独此一家,如果制度不改革,我在过去16年所学到的消防知识都是垃圾,对此我心中很清楚,这是作为先行者的苦恼。由于历史惯性和地理原因,中国的消防是不受社会待见的,你看舆论总是说消防如何如何,生命如何宝贵,那是此地无银的说法。只要这个社会仍然强调问责,消防安全一定是问责政治的牺牲品。所以我当年的选择未必能够保证成功,如果停留在体制之外,将永远是一个旁观者,一个制度的牺牲品而已。

假如可以重新参加高考,我可能会向美国那样,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可选专业的好坏,以及自己的特长。寻找机会,发挥特长,是高考前的最大投资。我看过不少美国学生的奖学金申请,成绩好的学生都是在中学就选好专业和方向的人。如果上大学之后你还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估计在美国你会浪费很多学分,学分就是Dollar,浪费学分就是傻瓜,而我们当年就是这样的一批傻瓜。中国教育系统最需要的是所谓的职业顾问,美国的学生推荐主要是靠职业顾问(大概相当于国内的教导主任,但任务和要求显著不同)。教导主任是负责灌输,职业顾问是负责咨询,让你发现自己,走自己的路。今天,高考依旧,傻瓜依旧。

教育这玩意,光有学校和父母是不够的。孔子要“易子而教”,何炳棣的职业领路人是堂兄,乔帮主在危机时刻,不忘记带自己的儿子参加公司会议,他们都是教育界高手,深知情商对成功的价值。今天,我们还在指望高考施舍的结果之时,是否想到今天的社会与明天的社会不是一样的社会?今天的选择未必是代表明天的成功?只有把个人的潜力和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在社会的需要没有产生之前,主动迈出那一步,这样等社会的需要发生之时,你已经准备好了,或者是最佳的选择,这才是成功的教育投资。

美国大公司招收员工通常是三部曲,第一步,让本校刚毕业入职的毕业生和正在实习的学生回母校现身说法,尽可能吸引好学生投递简历;第二步,通过实习机会考察未来的员工;第三步,如果实习生不足,才会考虑其他候选人。我想国内那些高中毕业生的父母,如果在谢师宴上邀请几位已经上大学的学生,可能会对你的孩子产生更多的正能量。美国强调个人主义的社会都是强调传帮带,靠人际关系网取胜,何况是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成功,往往来源于不经意的社交场合。高考和大学所传授的专业知识,顶多保证你有碗饭吃而已。这是大多数高考支持者们所看不见的社会发展趋势。高考,仅仅是饭碗,成功,在高考之外。就此而论,高考不如科举,因为社会发展形势不同了。




https://m.sciencenet.cn/blog-302992-897132.html

上一篇:说说集中救灾体制的弊端
下一篇:火场战术之流程控制

10 蒋永华 郑永军 郭华兵 鲍海飞 刘春雷 赵凤光 霍艾伦 jlx1969 shenlu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7: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