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知天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yperchaos 交叉学科知天下,从兰州理工大学起飞。

博文

综合开放存取期刊PLoS One高级编辑辞职,拷问期刊政策是否变革? 精选

已有 27964 次阅读 2015-11-21 11:2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最近,PLoS One 一名高级编辑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915402-939662.html)的辞职信在编辑内部引发热议,该编辑6年前加入创办PLoS One,见证了期刊快速发展的历程。诸多的普通学术编辑回复该编辑的辞职行为。

    该编辑在给editor-in house的邮件中主要提及到,他发现PLos One的投稿数量如此众多,但质量欠佳,只追求结果和数据的完整性,淡化了科学问题“Science”,很多低质量的稿件要找许多评审人来审稿很浪费时间。另外,对英语表达的苛求直接拒掉了诸多稿件却忽视了其中的科学问题。PLoS One声称不追求商业利益,提倡开放存取,每个月发表论文大约2400篇,稿件内容包罗万象,导致需要数千名普通学术编辑来处理不同的稿件,没有侧重点和专业特色。很多时候有些稿件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学术编辑,导致审稿过程遇到困难。

    PLoS One上很多临床实验的投稿很多,说实在的,这些实验相关的稿件我全部退回编辑部,因为我自己无法验证其实验的正确性。我也曾经给高级编辑提出建议,认为该侧重某些板块削减稿件数量,降低出版费1350美元到500美元,可编辑部一直没有采取行动。

 我个人以为,这种包罗万象的期刊应该有侧重点,稿件的高级编辑和管理编辑经常遇到稿件无法确定合适的学术编辑和审稿人。稿件处理系统内部非常不友好,且对普通编辑限制很多,而且很啰嗦。稿件系统内部处理稿件寻找审稿人的数据库区分度很小。

希望本次一名高级编辑的辞职能引发连锁效应。



论文与评价
https://m.sciencenet.cn/blog-60980-937103.html

上一篇:频繁拒审和拖延审稿常态化的负面影响
下一篇:岂可随意变更加码博士毕业答辩条件

21 彭浩 李宗昌 谢平 孙学军 高建国 陆玲 孙瑜隆 喻海良 王毅翔 徐耀 薛宇 黄永义 陈辉 陈南晖 LetPub编辑 杨池 李天成 黄世臣 ghzhou5676 biofans wangqinl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0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