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ming80040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ming800403

博文

2015年最后一天学生和我的讨论

已有 2391 次阅读 2015-12-31 20:37 |个人分类:教学相长|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学生, 讨论, 沟壑, 下切侵蚀, 溯源侵蚀

*****2015/12/31 19:22:27
赵博有个问题想问您:侵蚀沟的发育阶段前三个侵蚀阶段有顺序可言吗?即溯源侵蚀,下切侵蚀,横向侵蚀。我不觉得有有这个程序啊,求解!

GPS 2015/12/31 19:34:14
我觉得首先是下切侵蚀,即坡面径流汇集,能量加大,不仅带走表土,而且切入土层,甚至母质,即土壤侵蚀由坡面侵蚀,发展到浅沟侵蚀,浅沟进一步发展就是切沟,
 
***** 2015/12/31 19:39:44
就是先要有沟头?

***** 2015/12/31 19:40:15
下切侵蚀不断发展,造成沟道纵向与横向坡度不断加大,坡体物质不稳定,从而促进了溯源侵蚀和侧向(横向)侵蚀,特别是切沟(冲沟)沟头处深切入地表,出现了坡度比较大的断崖或者陡坎,坡面水流汇集后,就会如同瀑布一样跌落下来,跌水会有漩涡,淘蚀断崖,造成沟头不断后退。但是随着溯源侵蚀不断发展,上方来水面积(给养)面积减小,减小到一定程度后,来水量不足以产生足够的冲蚀力,水流冲力和土体的抗蚀性相平衡,沟头就停止延伸了。

GPS 2015/12/31 19:40:39
也可以这样说,先有沟头

GPS 2015/12/31 19:41:07
当然,出现沟头也是下切侵蚀的必然结果。

GPS 2015/12/31 19:41:41
就是沟道底部的剖面明显低于原有的地面,

GPS 2015/12/31 19:42:24
所以我觉得沟蚀中最活跃的要素是下切侵蚀,

GPS 2015/12/31 19:43:08
下切侵蚀是坡面、土壤、水流和时间共同作用的结果,

GPS 2015/12/31 19:44:41
一般坡面下方最先出现浅沟和切沟侵蚀,这是因为汇水面积大,径流侵蚀力首先超过土壤的抗侵蚀能力。

***** 2015/12/31 19:44:45
沟头位置是在中上游?沟口下游?

GPS 2015/12/31 19:44:58
是的

GPS 2015/12/31 19:45:22
当然,坡面汇流也和土壤的不均匀有关,

GPS 2015/12/31 19:45:50
一个坡面土壤入渗性能、抗蚀性性能都不可能很均匀

GPS 2015/12/31 19:46:33
入渗、抗蚀能力差的地方,径流就容易增加,容易产生下切侵蚀

GPS 2015/12/31 19:47:14
浅沟、切沟形成后就会形成径流固定的流道,造成侵蚀量迅速增加。

GPS 2015/12/31 19:48:53
切沟形成后,随着沟底不断下切,纵、横比较也会进一步增加,从而使溯源侵蚀、侧向侵蚀不断发展,这就是切沟侵蚀阶段。

**** 2015/12/31 19:52:25
那沟头防护中的拦排水方法和沟道中的谷坊老师各打几分啊?(百分制)

GPS 2015/12/31 19:54:02
从切沟发展到冲沟侵蚀阶段后,沟道尾部由于已经接近侵蚀基准,下切侵蚀逐渐减缓,甚至沟道比降小于均衡剖面,出现泥沙淤积,下切侵蚀停止,同时横向侵蚀也得到一致,但是沟道上中游仍然有一定坡降,沟头上方仍有一定的汇流面积,所以溯源侵蚀仍会发展,这就是冲沟侵蚀阶段。

GPS 2015/12/31 19:57:42
我觉得在防治沟道侵蚀的重要性中沟头(包括沟边)防护占60分,谷坊占40分。当然拦沙坝(淤地坝)也很重要,但是它的效益主要不是保护流域内的水土资源,而是减少泥沙对下游危害,而且如果流域侵蚀得不到控制的话,坝库会在短时间内淤漫失效。

**** 2015/12/31 20:00:52
谷坊与淤地坝的区别在于所拦物质的量?

GPS 2015/12/31 20:01:43
因为流域内的径流60%-70%甚至更多来源于坡面上而不是沟道内,所以沟道径流、坡面径流叠加以后,会使沟道侵蚀的能力显著增加,沟道侵蚀一般占流域侵蚀总量的70%以上。控制了坡面径流,做到水不下坡或者有序运动,避免冲刷,也就消减了大概60%-70%的沟蚀动力

GPS 2015/12/31 20:01:46
对。

GPS 2015/12/31 20:02:36
谷坊和淤地坝都有抑制下切侵蚀(进而抑制溯源和横向侵蚀)和拦沙的作用
GPS 2015/12/31 20:03:04
但谷坊的主要作用是前者,

GPS 2015/12/31 20:03:12
淤地坝是后者。

GPS 2015/12/31 20:03:39
淤地坝适用于强度(至少是中度)以上地区

****2015/12/31 20:03:45
啊!我也是这样想的

GPS 2015/12/31 20:04:39
中轻度地区的淤地(拦沙坝)可能主要是做水塘用,像江西就有很多塘坝

GPS 2015/12/31 20:06:23
谷坊主要的作用是减少水流冲力,抑制下切侵蚀,进一步可以使沟道阶台化,也就消除了溯源侵蚀的条件。

**** 2015/12/31 20:07:19
对于淤地坝和水库库容的计算是要考虑地面地形啊有点复杂的样子

GPS 2015/12/31 20:08:58
如果仅仅是依靠沟头防护措施,特别是在沟壑面积较大、切沟迅速发育的地区,由于沟道本身也会汇集较多的水量,下切侵蚀也很活跃,沟道下切会加剧溯源侵蚀。如果下切侵蚀得不到控制,沟头防护措施就容易受到破坏。

GPS 2015/12/31 20:09:57
关键是确定不同等高线的回水面积比较麻烦。gis最基础的应用就是绘图和数面积

GPS 2015/12/31 20:10:11
当然cad也可以办到。
**** 2015/12/31 20:11:09
嗯嗯所以我们是搞一套系统发挥上拦下挡中绿化的综合效益?

GPS 2015/12/31 20:11:57
对于沟壑面积比较小的台原阶地区,由于沟壑本身产生的径流不多,所以水土保持的重点是坡面工程,控制了坡面径流,沟道侵蚀也就基本得到控制。

GPS 2015/12/31 20:12:18
嗯,上栏下挡中防护
20:17:09
【师长】** 2015/12/31 20:17:09

谢谢老师

【军长】赵博 2015/12/31 20:17:54

这大概是水保原理
【军长】赵博 2015/12/31 20:20:02

应该谢的是******,你们不是没问题,而是不愿发现问题

 



https://m.sciencenet.cn/blog-595119-947201.html

上一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浓度比PM2.5更能反映空气质量
下一篇:中国的农产品价格,贵吗?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22: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