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坪博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imu 广学馆记

博文

武汉的地鸫 精选

已有 9570 次阅读 2016-1-26 17:35 |系统分类:图片百科|关键词:学者

地鸫这几天在科学网小小地发酵了一下就消失了。在我看来,那至少也是一个治学不严谨的问题,不可忽视。

 

伊索寓言中有一个故事“爱神木林中的鸫鸟 ”是这么说的:鸫鸟在爱神木林中觅食,爱神木果甜丝丝的,她再也不愿离去。捕鸟人发现她喜欢这里,就使用粘鸟胶把她活捉了。临死时她说,“哎呀,只因果实太甜,我才丢了命。”

 

过于贪婪而忘乎所以是要付出代价的。

 

在这里介绍一下武汉的地鸫吧。

 

地鸫是鹟科鸫亚科下的一个属。鸫亚科约21属,地鸫属之外,我国可见的还有鸫属、矶鸫属、啸鸫属等。注意带鸫字的并不一定都是鸫亚科的,比如仙八色鸫,是八色鸫科的。地鸫属这些年的新发现还不少,光背地鸫之外,200724,观鸟人罗平钊等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莫里瀑布观察到大长嘴地鸫一只(Zoothera monticola),也是中国鸟类新记录。

 

 

武汉可见的地鸫有3种:虎斑地鸫、橙头地鸫和白眉地鸫。这三种鸫在武汉都不算是常见的鸟类,不过在武汉大学的校园里面都可以看到,加上其它十来种鸫,某种程度上说,武大确实可以称之为鸫鸟的博物馆,运气好的话,只在樱园附近晃悠就可以把这三种鸫都看全。可惜这一两年武大校园建设项目比较多,环境变化比较大,已经很难看到这三种鸫了,我也很少去了。目前湖北省有记录的地鸫也只有这三种。

 

能够在家门口附近看到动物园里所没有的稀罕鸟,那确实是幸事一桩。

 

虎斑地鸫是鸫类中体型比较大的一种,体长约27-30厘米。虎斑地鸫在武汉是冬候鸟,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在武汉过冬,武大曾经在樱园、南三区十八栋、校医院附近有记录。虎斑地鸫据说现在已经分为了三种,武汉这边见到的现在叫做怀氏虎鸫,主要区别特征是怀氏虎鸫下嘴基的颜色是黄绿色。

 

   这只虎斑地鸫的脖子受伤了。可以讨论一下受伤的原因吗?

 

橙头地鸫在武汉则是夏候鸟,每年的4月到次年10月在武汉,所以见到亚成鸟的机会很多,在武大樱园、逸夫馆附近有记录,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也有稳定的分布记录。

 

   这两张片子拍摄于同一场景,有故事讲。下面这张在先,距离也很近,可是背景不理想,左侧有垃圾袋,身后的树枝也碍眼。于是祈祷,跳上树枝吧、跳上树枝吧......于是,它就跳上去了。于是就有了第一张片子。

 

白眉地鸫就更为少见了,武汉只在每年春秋的迁徙期间可以看到,时间大约是春季的4-5月,以及秋季的9月前后,10多年来武汉相关目击记录不超过10次。武大在樱园、南三区十八栋附近附近有记录。白眉地鸫雌雄异色,雄鸟色深好辨识,雌鸟容易与乌灰鸫的雌鸟混淆。

 

    又是一次打球之后顺便在武大校园晃悠的收获。可惜没带三角架,不然片子应该更好一些。注意到没有?跳上树枝的事件又发生了一次!



https://m.sciencenet.cn/blog-504206-952644.html

上一篇:雪中的小鸟:红胁蓝尾鸲mm
下一篇:念叨的力量:红胁蓝尾鸲GG

22 吕喆 陈楷翰 苏德辰 庄世宇 刘全慧 魏焱明 李土荣 晏成和 李宗昌 白龙亮 李学宽 赵建民 谢平 朱晓刚 徐长庆 杨正瓴 余昕 李笑月 秦旅 戎可 bridgeneer alial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4: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