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 致 学 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xuechuanbo .................................................................................... 科学史-科学期刊史-科学传播史-期刊传播学

博文

中国高校期刊百年辉煌暨清华学报百年11

已有 2342 次阅读 2016-1-30 19:34 |个人分类:期刊传播史论1|系统分类:博客资讯|关键词:学者| 中国高校, 科技期刊史, 清华学报百年

“中国高校期刊百年辉煌暨清华学报百年刊庆”周报之十一

学报自科版与名人名作

《清华大学学报》继承了《清华学报》的优良传统,与清华大学共命运、同发展,汇集、展示了清华师生的大量科研成果。

刘仙洲发表《中国古代在简单机械和弹力、惯力、重力的利用以及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等方面的发明》(《清华大学学报》1960年第7卷第2期)和《我国古代在计时器方面的发明》(《清华北大理工学报》1975年第2卷第2期)等6篇论文,如下图所示。


钱伟长在《清华大学学报》上发表《关于一些三角级数的和》(1978年第18卷第4期)和《在奇异项上叠加有限元法计算应力强度因子》(1980年第20卷第2期)等4篇论文,如下图所示。


温诗铸发表《静压空气轴承性能的试验与分析》(《清华大学学报》1963年第10卷第1期)、《对于接触疲劳各种强度准则的评价》(《清华大学学报》1982年第22卷第4期)和《前交叉韧带移植物种类及拉力影响的有限元模拟》(《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第54卷第10期)等37篇论文,时间跨度已达52年,如下图所示。


倪维斗发表《燃气轮机装置动态特性的研究》(《清华大学学报》1963年第10卷第6期)和《用积分平均法求解沸腾炉空气埋管的动态特性》(《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第28卷第2期)等35篇论文,如下图所示。


柳百成发表《大断面球墨铸铁曲轴的热分析试验》(《清华大学学报》1978年第4期)和《ZG0Cr13Ni5Mo不锈钢马氏体相变塑性的实验研究及应用》(《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50卷第8期)等21篇论文,如下图所示。


目前在清华大学工作的77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54人在《清华大学学报》和《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发表了700余篇论文,其中担任第一作者的有王大中、王光谦、王补宣、卢强、吴良镛、张钹、张楚汉、李衍达、邱勇、赵玉芬、黄克智、温诗铸、雒建斌、潘际銮、尤政、龙驭球、孙家广、安继刚、江亿、李三立、李恒德、陈丙珍、陈肇元、金涌、柳百成、郝吉明、倪维斗、聂建国、韩英铎、吴建平、贺克斌等31人,不乏作者的首篇论文或学科奠基性论文。

学报哲社版与名人名作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校内外著名学者张岱年、季羡林、李学勤、傅璇琮、倪维斗、启功、张维、周汝昌、吴良镛、孙家广、于光远、何祚庥等均发表过论文。

季羡林在《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发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专文《清华梦忆》(2001年第16卷第2期),如下图所示。


李学勤在《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上发表《清华与中国考古学》(2001年第16卷第2期)和《〈程寤〉、〈保训〉“日不足”等语的读释》(2011年第26卷第2期)等9篇论文,如下图所示。


学报英文版与名人名作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1年改版为信息类学术期刊之后,已有10多位国内外院士和IEEE会士发表了20多篇优秀论文,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陆建华,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家广、张尧学、吴澄、沈昌祥,加拿大工程院院士Xuemin (Sherman) Shen等。

孙家广在《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上发表《Progressive failure simulation for damaged composite laminates using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ethod》(1999年第4卷第4期)和《Safety verification of semi-algebraic dynamical systems via inductive invariant》(2014年第19卷第2期)等3篇论文,如下图所示。


历任校长学报发文

《清华大学学报》的成长也得到历任校长等校领导的关注,多位校长在学报上发表文章:蒋南翔发表《清华大学第二次科学讨论会闭幕词》等2篇;高景德发表《交流电机的多回路理论》等12篇;张孝文发表《掺钙-钛酸钡陶瓷缺陷化学的研究》等4篇;王大中发表《5MW低温核供热堆的研制和运行特性》《再创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辉煌》和《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uclear heating reactors in China》等8篇;顾秉林发表《插层化合物MxTiS2中M离子的三维有序结构》《人文教育与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和《Tunneling of electrons in multibarrier heterostructures under crossed electric and magnetic fields》等8篇;陈吉宁发表《基于CGE模型的CO2减排对中国经济的影响》《Parameter Uncertainty in CGE Modeling of the Macroeconomic Impact of Carbon Reduction in China》等22篇;邱勇发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制及其性能测试》等4篇。

(本期周报编辑:刘森、刘俊)








https://m.sciencenet.cn/blog-469915-953512.html

上一篇:姚远2015论著
下一篇:中国高校期刊百年辉煌暨清华学报百年10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6: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