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东小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ngdong166

博文

读书笔记摘抄<一>

已有 3003 次阅读 2016-2-18 13:15 |个人分类:教育教学|系统分类:教学心得|关键词:学者

一、别让“打架”进行到底!

学生打架,绝大多数都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儿:犯错却不道歉;背后说坏话;爱打小报告等,怎么样处理打架问题呢?来看三个国家的孩子打架,老师的处理方法。

日本孩子说:“老师,他打我!”老师不睬。孩子不语,拉拉老师衣襟,老师就说:“他打你不是我打你,两条路选择:第一,跪下求饶,第二,回家练武再来打。”

美国孩子说:“老师,他打我!”老师就说:“把高个子叫来。”然后对打人的孩子说:“打了人还神气,你把矮个子打了不是英雄,把班上个人高的人打了才是英雄,不然是狗熊。”

中国孩子说:“老师,他打我。”老师耐心调查前因后果,询问被打的孩子:“你有没有打他?”孩子说:“没有。”老师说:“好,孩子,老师来处理,现在上课,到班上去吧!”

针对这样的突发事件,我们千万不能轻易认定学生是故意捣乱,更不要动不动发脾气,采取简单粗暴的呵斥、赶出教室之类的处理方法,可以采取让每个打架的孩子用今天的亲身经历写篇作文。让我们用宽容的心去理解、疏导学生,充分利用你的智慧,让每一个“好斗”的学生早日成为一名理智、果敢的好少年吧!

二、变奏曲——“绰号”变“雅号”

        针对绰号问题,班主任巧借《水浒传》里的人物绰号,给孩子们布置作业:分析一下哪些绰号取得最具有艺术性?你认为艺术性表现在什么地方?等。通过分析讨论,让孩子们意识到如果绰号取得不合理,就变成了一种不文明的行为。

        那么什么样的绰号是生动形象、诙谐幽默、温和善意的呢?班主任通过举例,例如“智多星”来形容人小鬼大、聪明机智;“金嗓子”来形容歌唱的好等,让孩子们意识到绰号是来赞美别人的特长的,喊起来既幽默又不失文明。

三、黑板上的名字

        将“最不受欢迎”的学生名字写在黑板的一角,使他们成为全体学生注意的焦点,同时也促使他们自觉接受大家的监督,从而矫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这个办法看似很凑效,可是却让这些孩子的内心充满压力。不妨变“批评”为“表扬”,借助“榜样”的力量,激发“后进生”奋发向上。

     

部分内容摘自《遭遇“差班”——一个班主任艰难而幸福的一年》崔蕾著

 



https://m.sciencenet.cn/blog-448935-956992.html

上一篇:读书摘抄精选
下一篇:PPT抽奖-姓名滚动且不重复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3: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