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guoxu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guoxue

博文

拜佛

已有 2958 次阅读 2016-3-18 16:5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佛心, 佛性

有人说,佛教不是反对偶像崇拜吗?为什么还要树立那么多佛菩萨的塑像,岂不是同教义相违背?的的确确,佛教从来都不提倡偶像崇拜。只是,人类自身有树立偶像的需要。佛是慈悲的,因为慈悲,他不会拒绝众生树立偶像的请求。教导人类打破对偶像的崇拜,是佛的智慧;满足人类礼拜偶像的愿望,是佛的慈悲。就是如此。


有人拜佛,许下心愿,灵验了;而有人拜佛,许下心愿,没有灵验。有人说,既如此,岂不是佛有所偏袒,视众生不平等,生了分别心吗?其实生分别心的不是佛,而是众生。众生平等,但各有各的因缘和际遇,造何种业,得何种果,不爽的是因果。如果以为拜佛即可遂愿,那是昧了因果。同是求愿,而有得与不得的差别,这种差异的存在,恰恰说明了诸行的无常。


佛之所以不去满足一切众生许下的愿,根本上的缘故在于,“觉悟”并不是欲望的奴仆。许愿,是有所求取的行为,它根源于欲望。而佛代表着觉悟。如果所有欲望的要求,都要由觉悟来满足和成办,觉悟岂非成了欲望的奴仆?又何以能称之为觉悟呢。


因此,一个人拜佛许愿,心愿达成,是佛的回应;心愿没有达成,依然是佛的回应。这个意义上看,说佛有求必应是没错的。只是所应并不总是指向人的欲求。遂愿的回应,增长虔信者的福德;不遂愿的回应,增长聪明者的智慧,让人明白诸法并无一个主宰。


都说无神论者不崇拜偶像,这既非事实,更不理性。人类往往都会对金钱、声望、寿命、不朽,有着深深的欲求,并不容易等到满足,正是这些欲望的存在,才有了需要树立偶像的缘故。无神论者往往会崇拜一切给他带来实用价值的东西,会热衷于性,会崇拜权力与金钱。要知道,拜佛的人未必都是真信徒,他们面前的佛像,有时不过是被抓来假以利用的傀儡。


人类渴望拥有慈悲、觉悟、威严等诸种品德。这些品德无法看得见摸得着,而菩萨、佛陀、金刚则可以被观瞻和想象。因此,菩萨、佛陀、金刚,就成了慈悲、觉悟、威严的名号。而石头、泥塑、木雕,则是它们的化身。人类真正需要的不是菩萨、佛陀,和金刚,而是慈悲、觉悟,和庄严,唯有践行这些美德,人类才有可能超越自身的天然的局限。





https://m.sciencenet.cn/blog-882964-963409.html

上一篇:“真相”杂谈
下一篇:不宜乱扣“汉奸”的帽子

15 袁海涛 王荣林 宁利中 孙平 陆绮 魏焱明 杨正瓴 孟庆仁 史晓雷 徐晓 JIANHUN DXY1234 shaoyunpeng yangb919 hkcpvl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6: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