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华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肖建华

博文

经典理论的表观与潜在 精选

已有 3464 次阅读 2016-5-22 18:02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早在上世纪80年代,老一代科学家就指出当时科技界的情况是:浅水区人满为患,深水区无人问津。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到了2016年。那么近几年现状为何呢?大的格局没有改变,基本上还是在浅水区折腾。除了各类考核标准的引导作用以外,深层次的根本原因是对经典理论的基本判断。

      就表层看,经典理论百年来几乎没有变化,而且,以后也不会有明显的变化。这不仅是我国大多数学者的判断,也是流行于国际科学界的判断。如果使用教科书为依据,这个判断无疑是“正确的”;如果使用各专业的期刊论文来判断,这个判断无疑还是“正确的”。

      如果经典理论百年来几乎没有变化,那么他能解决的问题早就解决了,从而我们就面对一个推论:没有解决的那类问题不能由经典理论解决。

      然而,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在用经典理论来试图解决没有解决的问题。

      这事实上形成了内心信仰与现实行为的矛盾。或者说是逻辑上的悖论。

      20世纪初,经典理论顶峰论就流行于学术界。从而,把20世纪的基本问题归结为:1)对具体问题的解析求解,或逼近求解。2)对具体问题的数值计算求解。到了20世纪未期和21世纪初期,基本问题就归结为:3)计算发现,或好听点叫做数值实验。

      以上是20世纪的主流。

      20世纪中期,现实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很多的研究在对经典理论的理解或解读上有显著的区别,实质上构成了对经典理论的曲解。那么正解为何?这个问题一旦提出,经典理论顶峰论就破产了。从而,在20世纪后半叶,对经典理论的研究(批判性的重新构造,抽象理论形式开拓等)实质上就开始了。多数理论研究者认为,此类理论研究的集大成理论体系应该出现在21世纪上半叶。因此,发达国家的基础科学理论研究实质上是围绕这条主线而展开。原因很简单,工程应用价值极大化。

      然而,另一方面,在全球政治层次,核心焦点是空间科学;在全球工业技术竞争层次是围绕计算机科学;在日常生活层面是围绕生物(医学)科学。由于媒体的传播作用,大量的新兴学科成为热门和焦点。实质上,所有此类研究在根本上是归结为经典理论的应用。而且,一般意义上讲是浅层次的应用。因而,此类论文的巨量增长对基础科学理论进步几乎没有贡献。相反,此类论文的海量增长引导出了对经典理论的轻视和随意性使用,正在实质性的破坏经典科学理论。

      在现代文献中这个特点比较明显:用自身浅层次水平上对经典理论的一知半解,在把自身认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后,发现了某个结论,从而断言解决了经典理论没有解决的问题,或是发现了前人没有发现的某个问题。

      在另一个层面上,经典理论顶峰论被实验事实所抛弃。实验研究给出的结论是:经典理论的局限性在于存在各式各样的理想化近似,从而对复杂的经典运动几乎失效。

      因此,要解决复杂问题,经典理论必须革新。这样,就把经典理论看成为理想化近似。以实验事实为前提进行的对经典理论的升级改造就成为21世纪的主流。

      乐观主义者认为技术性条件已经具备(计算机、实验仪器、经验关系),从而会引起新的工业革命。悲观主义者认为经典理论无法被突破,因为大量的研究集中于新兴学科,基础理论(经典理论)没有取得突破的可能性。

      实质上,大量的研究集中于新兴学科的后果是对经典理论的淡化和某种程度的抛弃。由此引出的后果是对基础科学理论的抛弃。这个倾向也是21世纪的主流。

      因此,21世纪是个自我矛盾的世纪:1)一方面祈求新理论的建立而解决疑难问题;2)一方面抛弃经典理论实质而展开短平快的新兴学科研究。着两个倾向性表现为一般意义上的:重理论还是重应用?这个争论将贯穿整个21世纪。

      从经济意义上讲,科学理论的作用在于提供了实现低成本、高性能的技术实现理论基础。

      在抛弃基础科学理论而进行研究后,从经济上讲就是进入了高成本、低性能的揍合式技术实现的道路。

      因此,21世纪各国经济实力上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基础科学理论人才的竞争以及科技战略布局的竞争。这种拼理论的竞争无疑是长期性的,而且是全局性的。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419-979032.html

上一篇:2个世纪过去了但问题依旧
下一篇:重大科学成果的基本特征

6 陈楷翰 陈南晖 蔡小宁 应行仁 马志超 loyalSciencef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9: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