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zhanch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uzhanchi

博文

一九八三年《全国太阳能生物利用及光合作用测定技术讨论会》记事

已有 3027 次阅读 2016-6-1 14:47 |个人分类:回忆录|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太阳能, 光合作用, 生物利用

 

1983年5月29日,来到山西太原,住山西农科院招待所,参加由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光合固氮委员会主持召开的《全国光能生物利用及光合测定技术讨论会》。当日,会议领导小组沈允纲、王天铎、郑友三、张石诚、邓楚生、林植芳、杜占池召开预备会议,讨论会议安排。会议代表70余人,来自中科院系统的有:植物所、遗传所、综考会、生态中心、上海植物生理所、华南植物所、沈阳林业土壤所、青岛海洋所、西宁高原生物所、西北水土保持所、石家庄农业现代化所;综合性大学有:兰州大学、西北大学、山西大学、云南大学;农林大专院校有:浙江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西北农学院、东北农学院、沈阳农学院、贵州农学院、江西农学院、山东农学院、江苏淮阴农校、东北林学院、内蒙古林学院;师范类大学有:北京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农业科研单位有:中国农科院果树所和蚕业所、山西农科院、山东农科院、吉林农科院、广东农科院、江苏农科院、山西农科所、西藏农科所;林业科研单位有: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新疆林科所、浙江林科所、福建林科所;仪器厂有:北京分析仪器厂、宁夏农林气象仪器所。

5月30日。中科院植物生理所所长兼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长沈允钢致开幕辞,山西农科院党委王书记、周副院长、山西植物生理学会张理事长、山西作物学会焦理事长先后讲话。然后,中国植物生理学会邓副秘书长讲:大会报告内容有五项,即光能利用、红外光合测定技术、干重法测定技术、同位素和叶绿素测定技术。接着作报告的有:王天铎(中科院上海植生所)、郑友三(山西农科院)、蔡兴元(河南师大)、张树源(中科院西高生物所)、蒋静芬(北京师大)、陈冠华(广东农科院水稻生态室)、邓瑞文(中科院华南植物所)、杜占池(中科院植物所)、王琦(上海植生所)。本人在大会的报告题目为《草原植物群落光合测定装置及其方法》和《两种液冷叶室的降温效果》。前者采用的是红外线气体分析仪和大型同化箱联用法,测定对象是天然草原植物群落,关键是同化箱内的温湿度调节。后者叶室的测定对象是草原植物叶片,有2种型号:开放水浴叶室和封闭液冷叶室,初步解决了温湿度调控问题。沈允钢针对上述报告中的光合测定装置说,广东农科院的最简易,北京植物所的最现代化,上海植物生理所的居中。

5月31日和6月1日,大会继续交流。作报告的有:邱国雄(上海植物生理室)、曾阳(华南农学院)、林植芳(华南农学院)、邱国雄(上海植生所)刘福明(浙江林科所)、李友民(北京分析仪器厂)、王邦锡(兰州大学)、闫继耀(山西农科院)、王忠(江苏农科院)、黎继岚(云南大学)、李德耀(上海植生所)、许大全(上海植生所)、臧汝波(中科院青岛海洋所)、龚垒(中国农科院蚕业所)、杨万益(中国农科院果树所)、沈允钢、王义彰(安徽师大)、陈永盛(东北林学院)、张宪政(沈阳农学院)、刘贞琦(贵州农学院)、徐豹(吉林农科院)、盛宏达(西北农学院)、侯天祯(新疆林科所)、林继惠(中科院沈阳林土所)、项明(贵州农学院)、张国铮(中科院植物所)、冯承绩(山西农业遥感应用室)、徐树照(江苏作物所)、胡文玉(沈阳农学院)、郭绍祖(山西大学)、宁修仁(第二海洋所)、黄策(上海植生所)、丁忠华(江西农科院)、刘伟(西藏作物所)、张良诚(浙江农业大学)等。通过三天交流,收获颇丰,特别是对有关仪器的生产厂家和型号有了进一步了解。

6月1日,参观晋祠、玄中寺。

晋祠,始建于北魏前,是奉祀晋国首任诸侯唐叔虞的祠宇,曾名唐叔虞祠、晋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的悬瓮山麓,晋水源头,以古建、雕塑、名泉、古木著称。该祠依山壮势,凭水添姿,殿、堂、亭、台、楼、阁无数,点缀于山光水色之中,环境幽雅,风景秀丽。依其布局可分为中、北、南三部分,其中,最著名的建筑为规模宏大的圣母殿,坐落于中轴线上。殿内侍女群雕,身姿百态,神情各异。殿南侧,有一泉眼,名曰:难老泉,水自断层岩缝流出,终年不息。殿北侧,有一株千年古树-周柏,苍郁古朴、生机勃勃。殿东北,有唐叔虞祠,东临关帝庙,内有一株巨树-隋槐,干老枝嫩,茂盛葱郁。

玄中寺,位于交城县城西北的石壁山唐王峰下,始创于北魏。寺庙依山迭起,四面石壁陡立,其上松柏葱郁。寺内,殿宇辉煌,层层叠置。中轴线上分布着天王殿、大雄宝殿、七佛殿和千佛殿等建筑。主体建筑大雄宝殿中供奉着阿弥陀佛木刻立像,七佛殿两侧建有碑廊。

3日,北京分析仪器厂的李友民进行红外仪演示,参观山西农科院的人工气候箱、光合测定装置及测定辐射、温湿度等生态因子的仪器。最后,进行大会总结,讨论会议纪要,内容有:会议概况、研究现状、成绩、存在问题、努力方向、协作事宜等。




https://m.sciencenet.cn/blog-39664-981719.html

上一篇:1987年《全国生物生产力与光合作用学术会议》记事
下一篇:《第二届全国高原植物生理生态及应用开发讨论会》记事

2 赵建民 蔡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4 03: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