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

博文

有机农业优质不减产:村民“六不用”小麦田多户过千斤

已有 2890 次阅读 2016-7-2 19:27 |个人分类:建言新农村|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生态农业, 种粮积极性, 六不用, 小麦产量, 优质优价

有机农业优质不减产:村民“六不用”小麦田多户过千斤

蒋高明

继弘毅生态农场连续5年小麦玉米周年产量过吨粮以来,2016年弘毅生态农场带动的周围农户发展的50亩有机小麦初战告捷,60%实验农户的产量过千斤,加上玉米一茬,两季周年过吨粮也毫无悬念。这些都是在中低产田上获得的。

由于弘毅生态农场产品质量过硬,全国订户越来越多,农民看到了好处,纷纷希望加盟弘毅生产体系。本着谨慎的态度,我们选择了5户进行实验,种植要求“六不用”,即不能使用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激素和转基因种子。

在实验的几块田里,蒋庆礼种植6.1亩,收6593斤,亩产1081斤;刘召银0.9亩,收746斤,亩产828斤;刘召存1.4亩,收1595斤,亩产1139斤;支部书记周京林2亩,收1201斤,亩产1050.5斤;最大的一块周全艾4032208斤,亩产805斤(委托蒋庆礼管理)。5块田地小麦最低产量805/亩,最高1139/亩,平均产量980.7/亩,均高于周围农民普通地块700-800斤的平均产量。

与农民合作方式有两种,一是我们无偿提供土地和有机肥,以超出市场价100%左右价位收购;二是不提供土地,农民自己购买有机肥(以弘毅农场牛粪为主),以超出市场价200%价位回收。该措施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他们愿意向土地上投入劳动,人工除草,保墒抗旱,加上浇水及时,60%的农户实现了小麦产量过千斤,超过他们的历史最好水平。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及时在没有利用化肥和农药、除草剂前提下,如果农民精耕细作,多投入劳动,产量就高,加上高于市场价收购,与我们合作的农户的小麦效益是普通农户的3倍左右。而大块田种植,由于管理相对粗放,产量垫底。即使如此,蒋家庄农民的有机小麦产量高于化肥农业模式。

这个实验或许为国家粮食安全指明了重要出路,即今后对于农业的补贴应当鼓励有机种植或生态种植,停止对农业化肥农膜种子等补贴(小麦农民完全可以自己留种),生产优质农产品,释放城市市民购买力,优质优价,农民获得收入,市民获得健康,国家得到了生态环境和真实的粮食产量,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而用这种办法生产粮食,用这种办法生产人吃的粮食,中国用6亿亩土地(种植两季),即可获得6亿亩优质粮食,基本可以停止粮食进口,从源头解决化肥、农药、养殖场污染问题。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推荐每亩使用5吨有机肥,这是是快速提升地产的办法。今后如大规划推广,可适当考虑利用一些化肥和矿物肥,将有机肥用量降低到1-2/亩,可降低劳动强度,节约人力,这样生产的粮食为绿色或准有机粮。

建议有关部门对蒋家庄农民的做法予以认真调查研究,适当调整农业补贴政策,将粮食安全、环境安全、健康安全、农民就业、社会和谐等重大问题,恢复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将困惑国家的农业、环境与健康保护问题从源头一揽子解决。




https://m.sciencenet.cn/blog-475-988231.html

上一篇:中华环境:弘毅探索农业新出路
下一篇:弘毅生态农业模式解决了哪些棘手问题?

4 尤明庆 王秀玉 周洲 aliala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16: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