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in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utine

博文

区块链技术与未来金融发展

已有 3137 次阅读 2016-7-5 13:1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区块链

一个没有领导者和控制者的全新组织——The DAO(DistributedAutonomous Organization,即分布式自治组织),没有传统的企业组织架构,只通过计算机代码创建和自动运行,从4月30日创建到5月16日,短短两周多时间,已经募集了1070万个单位的以太币(Ether),大约价值1.1亿美元(一个单位的Ether价值约10美元),创造了区块链众筹项目的惊人记录。尽管就目前而言,The DAO还是理论上的产品,但其众筹受到热捧,表明区块链技术已经在全球逐渐获得越来越多的认可。

2015年9月由金融技术公司R3 CEV领导发起的区块链联盟宣布成立。该联盟主要致力于区块链概念验证的试验和区块链技术标准的制定,以及探索实践用例,并建立银行业的区块链组织。该联盟成立至今已吸引了包括花旗银行、瑞士信贷、德意志银行、富国银行、汇丰银行、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高盛、加拿大皇家银行、荷兰ING银行、巴克莱银行、澳大利亚国民银行和法国兴业银行等42家巨头银行参与,这表明银行之间对于如何利用区块链用于金融层面达成了原则上的共识。

花旗银行还在内部发行了自己的数字货币“花旗币”;瑞士联合银行(UBS)在区块链上试验了二十多项金融应用,包括金融交易、支付结算和发行智能债券等。

2015年12月30日,纳斯达克也完成了基于区块链平台的首个证券交易,对于全球金融市场的去中心化树立了里程碑的意义;澳洲证券交易所也已考虑使用区块链替代原有清算和结算系统,并计划在2016年底启动对清算和结算系统的升级。

国外银行及金融机构在区块链方面的频频举动也引发了国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2015年10月,首届全球区块链峰会“区块链—新经济蓝图”在上海举办,来自央行金融研究所、央行征信中心、上海证券交易所、陆金所、德勤会计事务所等全球约200位包括银行、支付、证券、大宗商品等金融行业及其他对区块链技术应用前景有兴趣的行业专业人士参加。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文件中也再次提到了区块链技术,“虽然有人认为比特币及其区块链技术还不够稳定,但也无法忽视其对于支付带来的革命性变化。究其根源,是互联网和新技术发展带来了分布式支付清算机制的拓展,进而可能推动分布式金融交易创新。”2016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数字货币研讨会,提出争取早日推出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

作为支撑比特币发展的基础技术,区块链技术近年来受到互联网和其他领域专业人士的热捧,被普遍推崇为下一代全球信用认证和价值互联网的基础协议之一。它的出现预示着互联网的用途可能从传统信息传递逐步转变成为价值传递,从而对传统金融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革命和挑战。前美国财长萨默斯就曾表示,区块链技术“极有可能”永久改变金融市场。高盛此前也曾表示,区块链技术在金融服务、共享经济、物联网都存在无限的想象空间。区块链技术能够大幅提升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效率,甚至可能引发部分市场功能的脱媒。股票、外汇和信贷等的交易结算,可能因为区块链技术的引入而彻底改变。以跨境支付为例,在传统支付模式下需要两至三天的处理时间,而区块链采用点对点的支付方式只需几秒至几个小时。西班牙桑坦德银行发布的研究报告提出,通过减少跨境支付、证券交易及合规中的成本开支,区块链技术每年能为银行业节省150亿至200亿美元。

众所周知,金融在现代社会及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融通资金的过程中,引发了信息传递、交流沟通、交易确认、账户记录、支付结算、资金转移等一系列活动。在这系列活动的背后,支撑金融有效运转的要点是信任关系,然后才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效率提升、金融风险控制、金融安全防范等问题。当前金融体系仍主要靠强化中心化来解决信任问题。为维护信任,在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催生了大量的中介机构,包括托管机构、第三方支付平台、公证机构、银行、政府监管部门等。但中介机构处理信息仍依赖人工,且交易信息往往需要经过多道中介的传递,从而使得信息出错率高且效率低下。在实践中,权威机构通过中心化的数据传输系统收集各种信息,并保存在中心服务器中,然后集中向社会公布。中心化的传输模式同样使的数据传输效率低、成本高。区块链基于共识机制建立起来的集体维护的分布式共享数据库,具有去中心化、去中介化、无须信任系统、不可篡改、加密安全、交易留痕并可追溯、透明性等优点,可以有效绕过诸多中介,降低沟通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快速确立信任关系或在交互双方未建立信任关系时即达成交易,进一步靠近了金融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同时,在区块链环境下,形成无人干预和管理的自主运行系统,大大降低现有技术下的系统管理和维护成本,提高了金融业体系的经济效益。因此,可以明确的是,区块链技术在金融系统的逐步应用过程,是金融脱媒脱介的过程,是金融弱中心化去中心化的过程,是交互信任方式转变的过程,是金融淡监管去监管的过程,从而实现由手动金融向自动金融转化,由间接金融向直接金融转化,由封闭金融向开放金融转化,由歧视金融向平等金融转化,由监管金融向自治金融转化,最终实现自金融(即人人金融)和共享金融。

目前,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货币、信贷融资、支付清算、数字票据、证券交易及登记结算、代理投票、股权众筹、跨境交易、保险经纪等方面从理论探讨走向实践应用。上述领域的共同特点是对信任要求高且传统信任机制成本高。

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是区块链技术最为成功的运用。与传统纸币相比,发行数字货币能有效降低货币发行及流通的成本,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这种数字货币具有超币种、超国界、超主权、实时结算的特点,一旦在全球范围实现了区块链信用体系,数字货币自然会成为类黄金的全球通用支付信用。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货币在全球范围内趋于统一规则和结算体制之前,可能在世界各国先出现各自发行的数字货币,在本国流通的同时,可通过共享接口与其他国家数字货币实时通兑。但区块链的技术基础和金融的本质要求必然会使得数字货币规则在全球趋于统一和一致。

与现有的传统支付体系相比,区块链支付在交易双方之间直接进行,不涉及中间机构,即使部分网络瘫痪也不会影响整个系统运行。如果基于区块链技术构建一套通用的分布式金融交易协议,为用户提供跨境、任意币种实时支付清算服务,则跨境支付将会变得便捷高效和成本低廉。

在票据市场,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的数字票据能够成为更安全、更智能、更便捷的票据形态。借助区块链实现的点对点交易能够打破票据中介的现有功能,实现票据价值传递的去中介化;数字票据系统的搭建和数据存储不需要中心服务器,省去了中心应用和接入系统的开发成本,降低了传统模式下系统的维护和优化成本,减少了系统中心化带来的风险;基于区块链的信息不可篡改性,票据一旦完成交易,将不会存在赖账现象,从而避免“一票多卖”、打款背书不同步等行为,有效防范票据市场风险。

有价证券交易市场也是区块链技术大有作为的领域。目前传统的证券交易模式,具有交易流程长、交易效率低、综合成本高的缺点,且存在强势中介和监管机构,金融消费者的权利往往得不到保障。应用区块链技术,买卖双方能够通过智能合约直接实现配对,交易执行的效率可大幅度提升,并通过分布式的数字化登记系统,自动实现结算和交割。由于录入区块的数据不可撤销且能在短时间内被拷贝到每个数据块中,录入到区块链上的信息实际上产生了公示的效果,因此交易的发生和所有权的确认不会产生争议。与以往交易确认需要“T+3”天不同,在区块链上,结算和清算的完成仅以分钟为单位计算(即在区块链上确认完成一笔交易的时间),且可节省大额的费用支出。据估算,美国两大证券交易所每年所需清算和结算的费用高达650-850亿美元,但如果将“T+3”天缩短一天为“T+2”,每年费用将减少27亿美元;如果降低为10分钟,那节约的费用以及效率的提升,无疑更为巨大。另外,在证券发行市场,引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股票自主发行系统,可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进程,大大提升新制度下的股票发行效率。

在权益证明方面,由于区块链上的每个参与维护节点都能获得一份完整的数据记录,利用区块链可靠和集体维护的特点,可对权益的所有者确权,尤其是股权证明可获得长足应用。股权所有者凭借私人密钥,可证明拥有该股权的所有权,股权转让时通过区块链系统转移给下家,流程清晰,产权明确,记录完整,整个过程无需第三方的参与便可实现。

在代理投票方面,目前广泛运用的股东代理投票机制程序繁琐且效果一般。通常资产管理人向代理投票经纪人发出投票指令,指令随后被传递给投票分配者,再由投票分配者将指令传递给托管人以及子托管人。托管人请求公证人对投票指令进行公证,然后向登记方申请并完成登记,最后投票信息汇总到公司秘书处。这个流程复杂且非标准化,投票信息存在被不适当或不准确传递或丢失的风险。此外,由于托管人及子托管人使用不同的传输系统和字符识别系统,导致投票的追溯和确认非常困难。即使时下比较流行的网络投票,也是围绕私密且中心化的系统进行的,尽管已经比较便捷,但是仍然存在投票数据丢失和被篡改的风险,存有被暗箱操作的空间。但利用区块链技术,投票人的任何投票记录,一旦写入到区块链,都将被永久保留且无法篡改,如有必要,事后还可以随时提取投票数据作为证据,从而确保投票人的权益不受损害或破坏。

在征信及信贷方面,目前银行信贷业务的开展,主要还是考虑借款主体自身偿债能力等金融信用。各银行将各借款主体的借还款信息上传至央行的征信中心,需要查询时,再从央行征信中心下载参考。这套流程不仅工作量大(包括上传信息和下载信息的工作量),而且还存在信息不完整、数据不准确、使用效率低、易被恶意篡改等问题。利用区块链技术,依靠程序算法自动记录海量信息,并存储在区块链网络的每一台计算机上,信息透明、篡改难度高、使用成本低。各商业银行以加密的形式存储并共享客户在本机构的信用状况,客户申请贷款时不必再到央行申请查询征信,即去中心化,贷款机构通过调取区块链的相应信息数据即可完成全部征信工作。此外,基于区块链的智能资产能构建无需信用的借贷关系,在区块链上已注册的数字资产能通过私人密钥随时使用。银行向借款人借出资金时,可将智能资产作为抵押,智能合约的自动执行可锁定抵押的智能资产,而贷款还清后可通过合约条件自动解锁,借贷双方出现争议的概率可大幅降低。同理,该项技术也可以直接应用在企业与企业、个人与个人、企业与个人之间的资金拆借,尤其在陌生人之间借贷方面,可突破互信关系难以建立的困境,使得借贷变得更加便利高效,借贷环境更加友好,借贷违约风险更低。另外一个重要应用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债券自动发行体系(或称为“数字企业债券”),由发行人自主在区块链上注册,如果抵质押或第三方担保,相关资产或担保也一并注册锁定,债券投资者通过各自端口接入自动发行体系进行认购,发行人还本付息后,可通过合约条件自动解锁,债权债务关系自动解除。

尽管从目前来看还没有确立成熟的底层区块链技术平台方案,容量的可扩展性、隐私保护、无法以净额结算、事后不可追索等技术难题也有待解决,大规模应用区块链技术还要重设IT架构和再造业务流程,但这些都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而真正考验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植根并成长的是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本体,区块链内在的“去监管化”和“去中心化”特质会不会使得市场主体没有动力驱动技术创新。但由于区块链是基于数学算法的技术,交易各方信任关系的建立完全不需要借助中介机构或权威中心,建立信任关系的成本几乎为零(在区块链金融基础设施和附属基础设施建立的前提下),且区块链代码开源开放,无地域限制,网络格局分布式互联,为未来普惠金融和共享金融的建立及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为全球金融融合统一创造了物质条件。单就从这一点来看,区块链技术必将在未来金融发展中确立核心地位,并和金融相互依托、相辅相成,并共赢未来。

国内区块链专业技术互联网企业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微信号:云象区块链





https://m.sciencenet.cn/blog-2981013-988787.html


下一篇:链遍江湖,链链不同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3: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