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制度论坛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SD Chinese science, China's future; Chinese scientists, Chinese science.

博文

从小麦-玉米可持续生产中的几个问题说开去

已有 3067 次阅读 2009-11-21 23:13 |个人分类:Articles on FSD|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小麦, 效益, 问题, 生产, 玉米

  小麦-玉米一年二熟是河北平原最主要的粮食生产方式。随着国家对粮食需求的不断增长、耕地面积的持续下降、水资源的日益紧缺、能源危机愈演愈烈、农民增收需求越来越强、社会大众对食品安全和环境质量的更多关注,这一种植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在提高水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有益于改善环境质量的基础上实现高产、省工、高效。
  从提高产量的角度看,只要把保证种子质量、提高整地播种质量、小麦适期晚播、玉米及早播种并灌溉出苗水、掌握合理的播种量河群体大小、掌握合理的灌溉时期保证各个生育时期的需要、(从养分比例、施用时间、上下茬分配方面)平衡施肥、适时防除病虫草等措施落实到位,冬小麦亩产500,夏玉米亩产600公斤可以普遍实现,冬小麦亩产600公斤、夏玉米亩产700公斤也是不难达到的。 
  从节水的农艺设计角度看,在畦灌方式下,在其它措施合理设计和落实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土壤表面蒸发是提高水分利用(生产)效率的根本途径。由于夏玉米生育期与雨、热同步,且行间一般都有小麦秸秆覆盖,因此仅需要少量灌溉,节水的主要潜力在冬小麦生育期。减少土壤表面蒸发的可能措施包括地面覆盖、小麦足墒播种、足量减次灌溉,充分发挥土壤剖面的储水能力。从这一理论设想(也可以说是原则)来看,足墒播种、适当晚播、免浇冻水、拨节期和扬花期两个水分临界期各浇一水的灌溉模式是最理想的。
  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农民田间的小麦亩产量绝大部分为400公斤左右,在生产实践中并不是所有的农户都能仿效理想的灌溉模式。为什么农民不能落实高产、节水的技术措施呢?在与农民、有关部门和专家的交谈中发现的部分问题以及农民对原因的解释列举如下:
  1.不浇小麦底墒水(抢墒播种,浇或不浇蒙头水。不包括个别年份降水充足的情况)— 怕浇地后下雨;排队或抓阄排号浇地,轮灌周期长,不赶趟;土壤粘重,浇底墒水后影响征地质量。
  2.普遍浇冻水— 怕死苗;底墒不足(蒙头水造成地表板结甚至龟裂),不浇不行。
  3.不用秸秆覆盖免耕—播种质量、出苗不好、苗弱,产量不行。
  4.小麦播种量偏大— 秸秆还田旋耕,出苗率下降,需要增加播量;跟别人学。
  5.整地、播种质量不好—秸秆还田引起整地、出苗不好;(专家看法:机械性能限制、作业时行进速度过快、宜耕期掌握不好)。
  6.玉米播种后不及时浇水—抓阄排号浇地,轮不到。
  7.施肥不平衡—用复合肥,省心,以为养分含量合理;玉米长大后(多次)施肥太麻烦。
  8.植保不及时—看到病虫草害比较严重时或者看别人开始采取防治措施时自己才做;(一些研究、推广人员观点:农民科技素质低,不懂相应的科技知识);(笔者观点:不能要求种几亩地的农民懂得和技术员甚至和专家一样多;研发人员的主要培训对象应该是当地技术人员而不是农民)。
  上述问题的存在以及农民的看法,说明了技术研发和推广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几个方面的转变:
– 变专家的技术为农民的技术,变只有个别农民可以接受和实现的技术为能够为大多数农民所接受和实现的技术。
– 变一刀切的技术为分类指导的技术;
– 变要求100%到位的技术为可以部分到位的技术:技术要有针对性,还要扩大可能性空间,因为不是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能做得很到位—需要程序化、制度化,而避免过于技巧化、标准化,要程序或规程而不要标准。亩节水50方的技术,农民只能实现30%或30%的农民能实现的话,平均效果是节水15方;而节水20方的技术,如果农民能实现80%或80%的农民能实现的话,平均效果就是16方!
–  变追求“超高产” 为追求“满意”产量的技术:把人力、财力、物力用在10%的耕地上获得600公斤的亩产量而其它90%的耕地亩产只有400公斤,平均亩产仅为420公斤。而如果努力使90%的耕地亩产达到500公斤,即使还有10%的耕地上亩产只有400公斤,平均亩产可达490公斤。后者比前者对农民而言要容易得多,更容易接受。

  这就需要运用系统的农作制度研发方法,针对农民的不同情况分门别类地提供适用的技术方法,让农民乐意用、用得来、用得起,大家用、一直用。


https://m.sciencenet.cn/blog-109907-272853.html

上一篇:第九届欧洲国际农作制度协会学术研讨会
下一篇:迟到的祝贺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3: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