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MCh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MCheng

博文

随我的同事去做技术推广--自感惭愧

已有 6529 次阅读 2014-2-9 13:16 |个人分类:人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这是一篇有点迟到的博文。

 

2014年元旦前后在国内呆了一个月。除了忙实验室和HorticultureResearch杂志的事,最让我开心的一件事是随我的同事陶建敏老师去云南大理做葡萄技术推广。一是我早就知道陶老师是南方葡萄避雨栽培方面的权威专家(之一),过去几年一直耳闻他的“厉害”,也亲眼见过他的葡萄示范园,但一直没有机会亲自看他如何向基层技术人员示范葡萄种植技术。这一次是亲自看到他的“厉害和他被“拜”得五体投地。二是正撞上南京罕见的超级雾霾,去云南大理三天(20131220-22日)(污染指数几乎为零!),逃掉了三天,在那里有点“乐不思宁”,真有点想“赖”在那儿不回南京,大理真是太美了!

 

陶老师是受大理的一位副市长(原来在南京的浦口工作)邀请去的(这是他一年的第三次!)。下午两点半左右从南京飞到大理后,还没来得及吃饭,我们就被接到离大理近2小时路程的鹤庆县的银桥镇,听情况介绍, 然后去实地考察,他们向陶老师咨询几块地方是不是适宜种葡萄。他给了详细的理由为什么可以和为什么不可以。晚上赶回大理已是八点多了。在一家素食馆吃了晚饭回到小客栈,已是快11点了。

第二天,早上7:30起来,在路边小摊吃点油条豆浆包子后,就往滨川县赶。9点多一点到,副县长亲自带了农业局的干部和技术员在地头等。沿途一小时,看到滨川到处是葡萄园。后来才知道,滨川县有32万亩可耕地,有15-16万亩种葡萄。但种植方法都是高密度的天然露天法。每亩600多株,每亩大约纯收入1万元左右,大部分人家有10亩地。年收入相当于南京农大三级教授的年收入!到了县的一个葡萄实验示范基地现场,副县长和技术人员也从县城赶到。技术人员先介绍了他们正在进行的避雨和减小密度的试验。在那儿,陶老师讲了近2个半小时,详细讲解了大棚的建造的原理,“傻瓜式”H型整形和修剪的技术原理以及如何从每亩600株降到每亩60株甚至16株。我完全理解了他说的原理和理由。我大概计算了一下,如果他们能完全按照陶老师的技术方案,每亩的农药、化肥、灌溉水(当地很重要的资源和必须!)成本可以减少20%,人工也可以减少大概20%,最主要能够减轻对土地和环境的压力,更具有可持续性。还有就是,产量不会减少,而且品质还会大大提高。整个讲解和现场示范连口水也没喝! 大家兴致都很高。陶老师建议他们将那里建成全县的一个示范园。中午吃完饭后,又去了祥云县和弥渡县,和县农业局的技术员下到地头指导。等把我们送回大理时已是晚上6点了。我和陶老师在大理古城边的一家小店要了几个小菜,一人一瓶啤酒,谈学术,谈朋友,谈人生。真开心!吃完晚饭,回到小客栈,又继续聊到11:30才睡。

第三天,早上7:30起来,还是在路边小摊吃点油条豆浆包子后,又去了三家大理市附近的三个农场,短的十几分钟,长的就半小时,但都把技术要点说得很清楚。到十点了,他们依依不舍地送我们去大理机场,乡政府还说要给我们每个人弄个农家别墅,希望我们“能够”“乐不思蜀”,常住大理。我们说等我们退休了,一定来常住。

在这里普及一点常识。

我读大学时,教科书说长江以南不能种葡萄。2009年回国后才认识到我的这方面知识的落后。避雨栽培技术几乎完全解决了高温高湿造成的病害问题。使种植葡萄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种一亩葡萄的纯收入是种水稻的50-100倍!前两年还听说广西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原中国农大校长)还亲自抓葡萄推广,可见一斑。

三天下来的几点体会:

1.  我四年前回国时多次说过一句话:“过去25年国内的发展,我们在国外的人没有做什么贡献,很敬佩国内的同行在艰苦的条件下为国内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现在我也来加入你们的行列”。我是发自内心的。陶老师是国内很多有良知和工作在第一线的科研人员的代表,对报奖和成果没有什么兴趣,很低调。和袁隆平研究员差不多,就喜欢在地里脚踏实地地干。我向这些同事表示崇高的敬意。

2.  “顶天”与“立地”。陶老师对发表SCI论文没有什么兴趣。他说他的工作就是让农民学会种葡萄,致富。国内称为“立地”,或者说是应用研究,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他的兴趣就是让技术走进农家。其他人可以去做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但无论做什么,要做到自己领域最好!我很认同,做研究的没有高低贵贱,只有在你的领域是最好还是最差。从这个角度看,陶老师在他的领域是一流,而我呢,在我的领域恐怕是三流,最多是二流吧。我感到惭愧。还得向陶老师好好学习,踏踏实实,争取在自己的领域里做到更好。

3.  原创和跟风。据陶老师说,中国的葡萄避雨栽培技术大约是1998-2000前后从日本学的(诚实的说,是日本原创,国内跟风)。通过国内科技人员的进一步本土化和推广,国内现在除了西藏外都有葡萄避雨栽培,但目的有所不同,而且发展势头还很猛。当然,陶老师也叹息为什么中国没法有这样的原创。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他认为,在自己的技术还不过关时,或没有这些技术时,学人家的技术,很正常。要学,就要老老实实。先做好学生,才能做好老师。但硬把人家的说成是自己的,才可耻。这样的科技人员是被人瞧不起的。

 

程宗明。2014210日。KnoxvilleTN

 



https://m.sciencenet.cn/blog-1140979-765887.html

上一篇:新年祝福短信和研究生的询问信
下一篇:原创的运气,跟风中的超越和研究生科研素质培养

32 曹聪 李宁 武夷山 罗德海 马建敏 陈楷翰 李万峰 孔梅 贺乐 徐晓 蔡小宁 苏红 曹俊兴 张睿智 葉一隆 汪晓军 闫文发 赵大伟 何学锋 余国志 王善勇 李伟钢 戴德昌 赵天永 彭思龙 王春艳 覃开蓉 梁洪泽 高绪仁 翟自洋 yunmu htl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0: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