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就是思考其意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anlivan 天体物理工作者,家乡云南昆明。

博文

杂谈云和分子云的形成(一)

已有 5788 次阅读 2011-10-16 08:09 |个人分类:思考|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水蒸气, 分子云

以前我碰到问题通常第一时间去看书,这样做的结果通常是使我疲惫不已,但经常是不知所云,结果不了了之。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个同学学半导体物理,基本就是自己在纸上划划,偶看一两眼书,问之,曰:"从库仑定律出发。"当时就觉得其故弄玄虚,但是最终此同学半导体物理学得不错。

在屡次碰到问题就查书,然后又很失望之后,最近我发现有些问题还是把书抛开,从头开始思考比较有意思。碰到记不住的公式、定理就查一下。这样比直接看书,满书不知所云的内容更能给人希望。

扯得比较远了。最近我碰到的问题是"分子云是如何形成的?"这个问题是几十年来星际介质研究中的未解决问题之一,我当然不是期望写一篇博客,然后把这个问题板上钉钉。我不过是想整理出一段话来作为未来研究论文的一段引言而已。

分子云是一个距离较远,平常也不怎么见的对象。虽然云和分子云不是一种东西,密度大不相同,但是至少都是弥散装的,从哲学上来说应该有些共性,我们就先考察一下云是怎么形成的。云的形成主要是水在起作用,一团水蒸气凝结成若干微小水滴或若干微小冰晶,云就形成了,至于物质密度则不一定增加。而这一过程主要是由于温度降低造成的。一个典型的过程是绝热膨胀。由于重力的作用,大气中的压强随高度上升而下降,因此,一团云在上升过程中会膨胀(外界压强减小),这是对外做功的过程,因此云的温度降低,水蒸气凝结,于是云就形成了。这个过程中物质密度实际上是在降低的。不过这个云团的图像只是理论的,一个实际的例子就是一些山顶的伞云,还有实验也可以对此进行演示,具体见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TA6O_KBfMaA/
小时候也学过,凝结核也可以帮助云的形成。其实凝结核也是使云的温度降低的,道理很简单,同样的热运动能量,质量大的颗粒热运动速度小。

虽然也是要温度降低才能形成,但是和云有些不同,分子云通常是密度增大形成的,而且在分子云的问题中,分子云的自引力是重要的,而通常在云的问题中是不考虑云的自引力的。那么通过绝热膨胀能否形成分子云呢?这个问题可以这么考虑,首先计算绝热膨胀对外做功,
$$
W=\int^{V_2}_{V_1}PdV=K\int^{V_2}_{V_1}V^{\gamma}dV=\frac{K}{\gamma+1}(V_2^{\gamma+1}-V_1^{\gamma+1})
$$
另外一方面,自引力能和云的尺度成反比,也就是和云的体积的1/3次方成反比。所以云的维里温度和云体积的1/3次方成反比。因此云温度的下降比维里温度的下降快。在膨胀到一定程度后,云在引力的作用下会往回塌缩,但是也只能塌缩到原来的状态(如果塌缩也是绝热的话)。所以单单通过绝热膨胀是不能导致高密度分子云的形成。

形成分子云的一个关键是为分子云的前身——原子云以及原子云到分子云的过渡状态的云降温,而这种降温是通过膨胀所无法达到的。不过在云的形成中获得的一点经验是有用的:往原子云里加凝结核----尘埃,事实上尘埃确实是分子云形成的一个关键角色。按照之前的分析,尘埃可以降低氢原子的热运动速度,有利于氢分子的形成。但是仅仅有氢分子的话,形成了氢分子的过渡状态的云还是无法冷却,因为在通常星际介质的温度下,氢分子没有辐射,对冷却没有贡献。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就是CO分子的冷却,CO的转动跃迁谱线是分子云中主要的冷却机制。而氢分子的热运动正是激发CO分子转动的能量源,通过氢分子不断和CO分子碰撞,CO分子不断发出转动跃迁谱线,分子云最终得以冷却。

形成分子云的另一个关键是密度的增加。引力塌缩可以使分子云的密度增加,这对于解释从分子云到恒星的演化是另人信服的,但是用这个机制解释高密度分子云的形成是有困难的。高密度分子云的形成有可能是一些压缩过程造成的,例如云-云碰撞、超新星的激波等。不过这些解释也是有困难的,因为激波后气体的密度和激波速度成正比,热运动速度也大约和激波速度成正比(也就是温度和激波速度平方成正比)。大致来说就是,对于一定半径内的气体,其抵抗引力的能力增长的速度比引力增长的速度快。所以在这些压缩过程中应该有别的因素在起作用,磁场就是一个可能的因素。关于磁场以及其他一些内容,下次再谈。



https://m.sciencenet.cn/blog-117333-497330.html

上一篇:《老西安》印象
下一篇:对王小波文章的印象

2 杨华磊 陈学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5 15: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