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村夫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anxiaoyingz

博文

规模化养鸡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已有 5003 次阅读 2011-8-15 13:43 |个人分类:农林科技|系统分类:科研笔记|关键词:学者| 问题, 解决, 养鸡, 规模化

规模化养鸡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我们讲搞设施农业,搞规模化养殖,那么首先应该搞清楚规模化养殖和农户少数量散养有什么区别?这种区别在各个行业是不同的。

对于养鸡来说,搞清楚这种区别有重大意义,关系到养鸡事业的成败。

第一个重要问题:鸡扎堆现象

我们观察,鸡扎堆是幼鸡的一种生物特性,当然也与温度有关系。但是鸡一边得着热病,一边扎堆的现象很普遍。所以扎堆现象很可怕,大热的三伏天扎堆挤死。扎堆的结果是压死挤死幼鸡。鸡到了羽毛丰满两三周后才逐渐不扎堆。

扎堆的死亡率在大群中是每天百分之一左右。严重时会达到百分之三。累计下来很可怕。

治理鸡扎堆只有改变饲养方式,由自由群养改变为分栏笼养,每笼数量不超过20。别的办法都不是很理想。我曾经试图让鸡上架,但是现在的雏鸡很不容易学会上架。就是上架了也会挤到一起。有的幼鸡在半夜从鸡架上掉下来摔死了。

这就要求必须有另外一套设备,另外一个场地。从室内笼养到室外散养必须经过室外笼养这个阶段。比较理想的室外笼养建筑结构如下:墙体:砖砌墙,顶部:水泥预制板。鸡架:钢丝网。楼层:2。宽度:11.5米,长度10米。隔断长度11.2米。接粪间高度3035厘米;鸡舍高度5070厘米。两层总高度160210厘米。每笼养殖1525只幼鸡。

另外一个防治扎堆的办法就是做鸡架。鸡架要求讲究一点,科学一点。鸡架过去农村的是线装结构,就是几个木头支起来,木头之间缝隙很大。但是为了对付数量很多的幼鸡,这种方法很不好。必须把鸡架做成鸡掉不下去,同时间距刚好(不会挤死),同时鸡不可能拥挤的样子。最好做成平面结构,方格网状,木头厚度一寸(或者四厘米),横向网格间距15厘米,纵向网格间距15厘米,用铁钉把纵横网格木头钉到一起。不留漏洞。这样鸡不会扎堆,也不会掉下去,也不会逃跑到网格以外,所以就不再扎堆了。

除过这两个方法之外,扎堆的治疗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在大房子中制造小环境。把空间大的房子用隔断隔开,成为几个空气静止的小空间。但是这种效果根据情况而定。

第二个重要问题:鸡的啄癖难以防治。

鸡在大规模群养的时候很容易产生啄癖,有啄肛门、啄翅膀、啄羽毛啄肉等怪现象。

许多书上把啄癖的原因归结为营养不全面。许多专家列举了如下原因: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食盐缺乏;鸡的应激反应,例如转场、下蛋、惊吓、冷风、雨淋等。据我的观察,这些因素的确是存在的。但是,专家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很大问题。

我认为出现啄癖的根本原因不是营养不平衡和应激,而是鸡体内酸碱不平衡。有人说中国人最伟大的发明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和造纸。我却认为最伟大的发明是“油盐酱醋”。油盐酱醋是中国人吃饭的时候每碗饭中必放的东西,这里面就包含了极大的学问。油能够补充脂肪,酱油补充蛋白质和氨基酸,盐补充体内微量元素,调节体液压力,而醋就是专门调节体内酸碱平衡的。人体内只有酸碱平衡才能营养吸收正常。各种营养缺乏症引起的不舒服才能消除。所以,“油盐酱醋”是中国人真正的伟大发明。这个发明也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化而来的。

啄癖的根本原因是鸡体内酸碱不平衡的想法来自于一次偶然的观察。我们陕西西府人吃凉菜都要加很多醋,有一次菜汤多了,我把它倒给了鸡群,没想到因为下雨第二天另外一个鸡群出现了严重啄癖,而且两只鸡因为感染严重死亡了,但是倒了醋的鸡群没有一只有啄癖的鸡。这个现象立刻提醒了我:啄癖可能就是酸碱不平衡的结果。

我以前对人体的酸碱平衡有较多的关注,而且写过一篇相关文章。所以联想到鸡缺乏醋酸也就很平常了。我再去搜集资料查书,居然发现没有一个科学家讲解鸡体内酸碱平衡的事情,真的遗憾。我给鸡群的饮水中加进了少量醋,半天以后,鸡的啄癖消失。

所以,我认为鸡的啄癖出现的原因有营养不平衡,应激反应和酸碱不平衡三个。最为关键的是酸碱不平衡,应该在饮水中加醋。鸡的啄癖应该是一种“鸡自我感觉的骨硬症”,所以加醋软化,会使鸡自己的骨硬症感觉消失。鸡出现啄羽毛是缺乏蛋白质,要加强蛋白质饲料才能起作用,或者加一些酱油。鸡在出现严重啄癖的时候加食盐也会起作用,加维生素C也会起作用,但是这些都不能完全消除啄癖,只有加进食醋才能完全消除。

这是我的发现。

第三个重要问题:幼鸡的免疫力十分低下

幼鸡总是以死亡来抗争人类对它们的不公正。

刚出生的小鸡体内的卵黄还没有吸收干净,很容易引起感染。同时雏鸡的免疫力几乎为零,遇见异常应激、低温、贼风、空气不新鲜、缺氧、流行病、细菌病菌等情况在两个小时之内就以死亡来对付饲养员。鸡的免疫能力是逐渐增加的,一直到有了丰满的羽毛两周后,免疫能力才比较强(大约12周龄)。所以,规模化养鸡必须避免异常应激、低温、贼风、空气不新鲜、缺氧、流行病、细菌病菌等情况的发生。例如雨天不要放养到野地,比如夜晚给堵好漏风门,冬季春季拉上门帘,寒流到来关进鸡舍,又比如不要用冷水喷洒鸡身上,鸡舍经常杀菌经常清理鸡粪等等。

对鸡来说,预防胜于治病。如果鸡得病了,救治成活的可能性不到50%,当然兽医高手会更加好一些。所以,鸡场死鸡是正常现象,只有多少问题没有不可能问题。

为了保证鸡的成活率,我们研究后认为最有效的办法是恰当的设施。在鸡的生命周期的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的饲养设施,更换不同的饲料,才能保证鸡的成活。

另外,鸡必须在恰当的时候进行免疫接种,只有恰当的科学的免疫,才能提高鸡的免疫能力,从而提高成活率。

为了保证鸡的成活率,第三个必要的措施是给鸡饲喂恰当的饲料。鸡在不同时期都必须饲喂不同的饲料才能保证鸡生长所需。同时加进一些提高免疫能力的一些中药和适当的添加剂。例如微量元素、维生素、某些氨基酸和盐醋。添加一些杀菌剂等。

做到以上三条,另外加上鸡舍干燥、干净、无菌,那么鸡的免疫力就会逐渐增强,鸡的成活率增加,死亡鸡会大大减少。当然,饮水和饲料必须分开才能避免滋生细菌。

对于病鸡是单独喂养好,还是放在群里好?我的经验,病情轻的不要单独喂养,否则鸡会产生“离群综合征”,免疫力反而下降,更难救治。就在鸡群里单独喂药,捏住鸡下喙,从喉咙推进鸡药。对于必须单独喂养的注意空气流通,注意加温保暖,防止细菌感染其它病鸡。

我曾经经历过两次鸡失去免疫能力的情况。鸡生命犹在,但是浑身冰冷没有温度。有一次,下雨天我放开鸡,鸡在暴雨中奔跑受到了激烈刺激失去了免疫能力,浑身湿漉漉冰冷异常,呼吸微弱,快要咽气了。眼看没有别的办法了,我最后想了一个办法:温水泡鸡。把40度的温水放在盆子里,把鸡的整个身体除过呼吸用的鸡头外,其它都放在温水中,十分钟后鸡有了呼吸,二十分钟后鸡站立起来了。随后,我把鸡身上擦干,把它放到灯下面,然后又给了些药。这只从死亡线上救活的鸡只坚持了一天,第二天就死亡了,我到现在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但是,这种温水泡鸡的救命方式是我的一个发明,事实证明还是有效的。

第四个重要问题:鸡的应激性很强。

鸡在以下情况会产生激烈的应激反应:

第一种情况:转场,环境异常。第二种情况:生人打扰,野兽惊扰。第三种情况:饮食结构急剧变化。第四种情况:暴雨打击、狂风冲击、寒流刺激。

出现应激情况以后会出现如下反应:啄癖大面积爆发,鸡群中萎靡不振的鸡多,羽毛下垂,头缩到身上,不喝水、不吃食,呆立不动,眼睛紧闭。紧急情况下猝死。

我们发现,鸡有应激反应,但是鸡一旦适应某种环境、人物和场所后,反而表现良好。所以我们认为一方面应该尽量减少刺激,进行应激预防,减少应激反应。另一方面应该对小鸡进行应激训练。

小鸡进行应激训练应该这样做:给小鸡播放音乐。开始播放悦耳柔和的音乐,时间长了播放刺耳激烈的音乐。慢慢让其适应环境。据科学家观测,音乐可以促进庄家生长,提高产量,可以促进动物生长。那么,既然鸡的应激如此强烈,音乐一定会对鸡的应激起作用,同时促进鸡的生长,增强鸡的免疫能力。

另外。鸡出现应激应该增加饮水,水中增加维生素C,食盐和杀菌剂。

鸡群养的第五个重要问题:死鸡、病鸡、弱鸡的处理。

鸡场死鸡很常见。但是死鸡如何处理,许多专家认为必须“深埋”。我则很想质问这些专家:死鸡没有营养吗?死鸡引起的经济损失如何补偿?

很显然,死鸡深埋既不符合生态学的平衡理念,也不符合经济原理。所以,我认为死鸡应该利用。目前,利用的途径有三:第一,用来喂猫、喂狗、喂家养食肉动物。但是,这只能供养少量的猫狗雕。第二,用来制造蝇蛆。把死鸡放到鸡粪中,加进水制造蝇蛆,给鸡制造蛋白质饲料。第三,用来饲养皮毛珍贵动物,例如狐狸、貂、雕。所以,养貂场和养鸡场结合起来饲养。这样,一些病鸡、弱鸡灯淘汰鸡也会得到消化。第四,经过杀菌处理制造饲料(这样有一定危险性)。

死鸡经过这样处理同样会消除鸡病传染源!!

在生态养鸡中,不主张使用药物,抗生素等有害物,那么如果建立了健全的死鸡病鸡弱鸡处理办法,我们就不用买药,不用害怕鸡死亡。鸡在什么情况下死亡,鸡在多大死亡都不会影响我们的经济效益。

那是多么美好的明天啊!!!安全食品,健康食品天天伴随着我们!!!

总的来说,以上五大类问题解决好,才能实现大规模养殖。

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请各路高手指点!!!



https://m.sciencenet.cn/blog-117615-475396.html

上一篇:从八亿供养两亿到五亿供养八亿
下一篇:散养鸡应该经过四个饲养过程

2 武夷山 吴吉良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8: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