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在“哲人石25周年”庆祝活动上的发言

已有 1339 次阅读 2023-11-13 08:22 |个人分类:鼓与呼|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在“哲人石25周年”庆祝活动上的发言

武夷山

 

2023年11月12日下午,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在国家图书馆典籍博物馆举办了“科普出版创新发展论坛暨‘哲人石25周年’庆祝活动”。在自由讨论环节,我做了以下发言(下面的文字版与我现场的口头发言略有差异)。

 

我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活动。我也曾为“哲人石丛书”做过一点边缘性的贡献:一是组织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年轻同志为“哲人石”翻译了两本书,《“深蓝”揭秘》和《穿越歧路花园》,二是为丛书中的多部图书写过书评,其中对《数字情种》的评论文章还曾获得“哲人石丛书书评征文”一等奖(我的获奖书评文章题为“此才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个存?,发表于《科学时报》2001年2月2日,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126.html,另一位一等奖获得者是今天在座的尹传红,《科普时报》社总编辑)。因此,我虽然不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内部的人,但也不是纯粹的外人。我就以这个特殊身份谈三点对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期望。

首先,坚持把哲人石丛书做下去,不管今后会遇到什么困难。坚持了25年,已属不易。有时候,坚持过程自身就具有含金量。诺贝尔奖现在是全球知名品牌了,但若我们仔细看看设奖初期的评奖结果,会发现评奖委员会似乎对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科技人员有所偏爱,例如,191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瑞典的一个名叫达伦的工程师,表彰其在灯塔照明系统改进方面的贡献。这至少说明,评奖委员会当年在评选尺度把握上做得不够好。没关系,人家坚持了一个多世纪,终成正果。在这里,我也祝愿哲人石丛书成为百年工程。

其次,要以高度的紧迫感应对数字时代的挑战。现在有born digital(有人译为“数字原住民”)的说法,指的是,很多孩子从出生起就泡在数字环境里,如鱼得水。他们对纸本书根本没有感觉。那么,如果哲人石丛书只有纸质版,内容再好,数字原住民也不会读的。因此,我们一定要调整,肯定能想出对策的。OA运动刚兴起时,传统出版商很恐慌,怕不好挣钱了。现在它们多数都跟上了OA潮流,发现了OA期刊也蕴含着商机。在OA图书方面,美国也有人在尝试教材的开放获取。最近几年我没有盯这个事,反正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出版社曾在这方面有很好的尝试(见我的“教材开放获取的实验”,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574290.html)。这些经验都可以供我们参考借鉴。总之,迎接数字化大潮的挑战是必需,而不是选项。

第三,希望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今后更关注非英语国家出版的优秀科普图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大力倡导文化多样性和语言多样性。目前英语是国际科技界事实上的通用交流语言,但英语独霸从长远看不是好事。我们在选书时可以有更宽的视野。另一方面,这也是质量控制的需要。法语中有一句名言:翻译就是背叛。水平再高的翻译家,在翻译过程中都难免有表达失真的时候,因为有时候实在是无法进行跨文化翻译的,比如汉语的对联如何译成外语?尽管很多非英语国家的科普名著已被翻译成了英语,我们可以将英语译本翻译为汉语,但这就意味着双重失真——从某种语言译为英语时的失真,从英语译为汉语时的再次失真。直接从那个小语种翻译,显然可以减少失真。为此,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今后就需要网罗更多的新译者,能够将法语、德语、日语、俄语、韩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荷兰语等语种的科普图书译为汉语的译者。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1409438.html

上一篇:期刊审稿意见一则(2022)
下一篇:关于国外科技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研课题的申请(2001)

10 张晓良 郑永军 宁利中 尤明庆 王成玉 王德华 杨正瓴 郭战胜 孙颉 周忠浩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16: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