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信达兼备才是好科普 精选

已有 5583 次阅读 2011-4-30 07:12 |个人分类:科普小兵|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文章, 大众科技报, 信达

(博主按:本文的前一部分是我的博文《科普的“信”与“达”》。后来,《大众科技报》编辑希望我将这篇博文扩充为可以发表的小文章,于是我增加了对一本书的介绍,文章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并发表于419日的《大众科技报》。

编辑部的《编后语》写得不错,尽管我并非完全同意其观点。我自己对优秀科普作品之标准的看法也在变化中。我目前的看法是这样的:

――对于面向科技同行的科普,“信”最重要;

――对于面向公众的科普,“达”最重要;

――对于经由种种文学艺术形式展开的科普,“雅”自然最重要。)

 

信达兼备才是好科普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 武夷山


 

严复曾经提出了信达雅作为翻译标准。其实,科普也存在着的矛盾,而且矛盾突出。你如果按照课堂教学的路子来做科普,就需要受众有相当的知识储备,大学教授讲物理学的时候,一般不会重复讲解初中物理学课本涉及的基本概念。可是,照这个讲法,多数受众不懂,就没做到。如果用日常生活的大白话来讲,多用比方,不用公式,少用概念,倒是了,但是,这样传播出去的东西难免失真或者说肯定失真,如哈哈镜里的映像,那还能算是科学吗?又出问题了。两难呐!

   
《公众理解科学》杂志2007年第1期发表了奥地利约翰开普勒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Wolfgang Wagner的文章,Vernacular science knowledge: its role in everyday life communication(大白话的科学知识:它在日常传播中的作用),也触及这个问题。文章的大概意思是:

   
在现有科学传播模型中,科学信息从实验室走向公众之路不像是一个动辄泄漏的管道,而更像一个绞肉机。这个机器把科学之肉绞碎了,好嚼好咽了,肉还是肉,但面目全非了。然后,在绞好的肉馅里再拌上文化和想象的调料。大白话阐述的知识或曰普及型知识与原初科学知识的类似程度,就好比汉堡包与里脊肉片的类似程度。不可否认,汉堡包比未加过调料、未经过加工的肉片更好吃。大白话的科学知识确实是比较通俗易懂,适合作为日常谈资,但是,原始科学的形状至此已经荡然无存了。

   
笔者多次谈到:在我国,优秀的科普著作、科普影视节目、科普期刊等虽然不多,但还是有一些的。不过,这些科普作品的共同特征是:叫好不叫座,这是因为做到了,没有做到。叫好的往往是内行身份的科学家和科学家出身的科普工作者,他们把置于优先位置。媒体人员出身的科普工作者则反之,更注意

   
在科普之外的知识普及领域,情况多半是倒过来的——“有余,不足。比如,对于央视《百家讲坛》的历史讲述,很多历史学家直摇头;对于《百家讲坛》的经典阐释,很多饱学之士直叹气。两难呐!

   
出路何在呢?科学家不会自动变为科普专家,作家和媒体专业人员也不会自然而然地通晓科技,了解如何传播和报道科学。因此,需要培养专业科普人员。2009年,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伦敦帝国学院Nicholas Russell的专著《Communicating ScienceProfessional, Popular, Literary》(《传播科学:专业、通俗、讲文采》)。从字面看,这里的专业,刚好对应通俗对应讲文采对应。也许,他与严复的想法是相通的。或者说,有英国留学经历的严复在提出信达雅的时候,就受到了一以贯之的英国传统主张的启发?不过,由于语言的模糊性,书名也可以译成《传播科学:专业内容之传播、通俗内容之传播与经由文学作品之传播》。

   
本书认为,专业科学传播、通俗新闻报道和文学虚构作品看似三个孤儿,其实,三者有共同的父系血统。因此,全书就按照寻找其共性的思路分为五大部分(共23章):
1.
专业科学传播(指专业科学之传播,而不是专业化的科学传播);2.面向公众的科学:百姓需要什么样的科学?他们如何获得这样的科学?3.科普传播:书刊出版与广播电视;4.科学源头之文化背景:五起戏剧性的历史事件;5.文学中的科学。

   
我觉得,本书非常适合作为培训专业科普人员的教材。国内的出版社如能尽早引进翻译这本书,则功莫大焉。

   
编后语

信达雅一直被奉为翻译的三字金律。对于外语水平不足以阅读原著的人,读到一部好的翻译作品,如沐春风,如饮甘露,否则,阅读就成为一种折磨。

   
引申到科普领域,高高在上的科学和垂头生计的大众之间,无疑需要一道桥梁,一端是科学语言,一端是大众认知。将翻译领域的信达雅用到科普界,确乎不谋而合。
 
   
目前科普界的现状似乎是:准科学往往做得更为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而易于传播,准确科学却一本正经,应声寥寥。科普的,难道是一对矛盾?但我们常可以看到,同样的教学内容,在有的老师妙语连珠的讲解下,听者兴致盎然,启发连连,而换一个老师去解读,却索然无味,昏昏欲睡。从这个角度来看,科普想要,并不代表就要牺牲,也不该牺牲,换言之,并非的绊脚石。有人说的好,无信之普则不如无普,真正需要传播者思考的,是如何在的基础上寻求之道。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438845.html

上一篇:司马贺给钱学森的信
下一篇:马克吐温妙语连珠

27 许培扬 陈湘明 魏瑞斌 曾庆平 刘立 钟炳 许文婕 吴吉良 齐霁 鲍永利 陈安 唐常杰 刘华杰 王琛柱 曾新林 张伟 冉思伟 王德华 孟津 陈国文 陈绥阳 鲍得海 王安邦 高峡 王桂颖 xqhuang sss123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9: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