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直接学习与间接学习的关系 精选

已有 13891 次阅读 2013-6-11 07:07 |个人分类:鼓与呼|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直接学习与间接学习的关系

武夷山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杂志2012年第3期发表美国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的Christopher B. Bingham和麻省理工学院的Jason P. Davis合写的文章,Leaning sequences: Their existence, effect, and evolution(学习顺序的存在性、作用与演化)原文见http://www.mit.edu/~jasond/learningsequences.pdf。我认为这是个很好的选题。

文章区分了直接学习过程和间接学习过程。

直接学习过程包括:实验学习;试错学习;见机而作的学习(improvisational learning);纠偏学习(deviance-error learning),指的是偏离了原来的成功轨道,出了问题后,再折回去。

间接学习过程包括:替代式学习,接受外部咨询,等等。

一个组织,可以始于间接学习,再接续上直接学习,这样的学习程序叫“播种”(seeding),指的是,先学习别人的经验,相当于为后来的直接学习播下了种子;也可以始于直接学习,并不断进行直接学习,这样的学习程序叫“单练”(soloying)。

 

博主:组织学习和个人学习有不同之处,有相同之处。二者可以相互借鉴。

现在,我国学生们的学习几乎都是始于间接学习,并长期处于间接学习阶段,直到老大不小的了,仍旧没有机会单练。这可能是我国创新能力缺乏的重要原因。首先,中小学生们没有自主支配的时间;其次,有些老师们为安全起见不让学生做实验(尤其是化学实验),自己做实验演示给学生看;第三,学生们没有试错学习的体验;第四,学生们更没有见机而作开展学习的可能性,因为连老师都没有见机而作开展教学的权利……这些该有的都没有,就想跨越式发展到“自主创新”阶段?这不是“中国梦”的应有之义吧。

 

关于美国老师如何见机而作开展教学,我在2004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全文见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797.html)中举过例子:

某校某班的小学生们发现星期五灌在浇花水壶里面的水,到星期一时却空了,感到疑惑不解。老师灵机一动,觉得这是因势利导的好机会。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她不是直截了当地给他们讲蒸发原理,而是让学生自己找原因。一位孩子说,可能是班级养的仓鼠给喝了。其实这是一个假说。老师就引导他们用实验检验这个假说,比如,将仓鼠放在沙盘中间,夜里它若跑出来喝水,就会在沙盘上留下脚印。实验表明,不是它喝的。后来发现,壶盖打开,水才会减少。于是,老师又引导学生们每天用纸条测水位的高度,看看有什么变化。她接着启发同学们探究影响水位高低的原因。一位同学想到,家里的衣物烘干机,设定了一定温度后,衣服干得就快。老师就与同学们一起设计了一个新实验,考察水的减少量与温度有什么关系。他们还要研究,壶盖覆盖的面积与水位下降量是什么关系,用扇子不断扇水面会不会影响水位下降的速率。
   
像这样并非事先设计好的探究式教学法,在现阶段的中国是闻所未闻的,也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因为教师根本就没有发挥能动性、创造性的余地,绝大多数教学内容都是规定死了的,谁敢不按照教学进度的要求,搞别出心裁的实验?本书介绍说,美国教育改革的趋向之一,就是将原先行政管理者在改善科学教育方面的主导作用,逐渐改变为让第一线的教师起主导作用;淡化教育系统上层人物的权威性,给实施层次者更大的决策权。我国的典型情况是什么呢?是学生听老师,老师听校长,校长听学区,学区听市里,市里听省里,省里听教育部。如果大家认为这很正常,根本不需要改变,那我可以说,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一定难以实现。

 



https://m.sciencenet.cn/blog-1557-698426.html

上一篇:艾敬的《问题和答案》
下一篇:今天上午参观《首届屈原九歌 山鬼主题艺术展》

38 钟炳 朱晓刚 李健 陈湘明 赵凤光 许培扬 祝贤明 李宇斌 陆俊茜 唐常杰 魏瑞斌 李宁 曹聪 何士刚 韩涛 郭向云 徐大彬 李本先 王德华 彭思龙 邬鸿 俞立平 何承林 李伟钢 王林平 刘振华 周春雷 葛素红 杨冠灿 吴跃华 王苗 rosejump EroControl liuchengxii anran123 Linjd crossludo clp28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09: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