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胡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rimriver

博文

中国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

已有 6105 次阅读 2010-11-29 00:11 |个人分类:触景生情|系统分类:科普集锦|关键词:学者| 生态文明, 传统文化

(1)易学与生态文明

    《易经》以卦体和卦象的变化揭示了宇宙生成及自然演化规律,阐述天道运行的机理和原则,清晰地描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独成体系的较为完善的天人观。“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系辞上,十一),这是《易经》描述的自然世界生成的过程。两仪就是阴阳,物质世界的产生和发展,是阴阳交互作用的结果。《易经》天人观主要表现为:1.尊天。尊天不是把天地自然当神祭拜,而是尊重天道(即自然)变化的规定性。2.顺天。遵循自然演变的规律,所谓“后天而奉天时”,不能够盲目地打破自然的进化过程,一切人事活动能站在全景的高度与自然合拍:“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乾,文言)《易经》各卦都充分考虑阴阳矛盾的对立统一、消长转化的天道运转规律,主张人不要打破或逾越。

   《易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天人观系统,确立了天地人“三才”的整体论构成,贯穿了“法天用天”的逻辑归纳体系,强调 生生不息”的生态思想观念。《易经》的天人观可以帮助我们宏观上审视如何走中国式的生态文明之路。在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伦理观、树立生态整体观思想、建设生态人文观等方面具有重大启示作用。

 

 2)儒学与生态文明

“天人合一”思想是儒学思想家的一个基本哲学命题,也是中华文化奉献给全人类的生态智慧其核心在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对这一超越世俗社会并具有普遍价值的精神资源进行创造性诠释和整合,在当前和今后的多元文化并存时代,将使儒学文化为促进可持续发展,建构中国乃至世界现代文明做出新的贡献。儒学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人类最早和最重要的生态智慧的一部分古代中国以农耕文化为主“靠天吃饭人和天的关系甚为密切.所以中国古代哲人探究天人关系虽有不同的说法,但是它的基本思想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是在人与自然的整体关系上推崇天人合一的.

儒家关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起源于周代,经先秦至明清这种思想在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为历代儒家学者所提倡、阐释、遵从和发展。汉代的董仲舒把“天人合一”的思想向前推进了一步。他:“说事物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但还没有直接提出“天人合一”这个命题儒家学说发展到宋代,不仅更趋成熟,而且吸收了墨家的“兼爱”,并借用佛道思想论证儒家哲学,使之上升到“理学”的高度,进一步发展了“天人合一”学说,张载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他说:“儒者则因明至诚,因诚至明,故天人合一”(《正蒙·乾称》),他强调认识客观世界规律的重要性,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宋代新儒家还发展了古典儒家关于“仁者爱人”和“天道生生”、“仁爱万物”的思想。特别是程颢提出了“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河南程氏遗书》)。朱熹提出了“在天地则盎然生物之心在人则温然爱人利物之心”(《朱文公文集》),张载提出了“人但物中之一物耳”(《语录》)。这就是说,宇宙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整体,人自身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人与天地万物间是血肉相连、休戚与共的关系,人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关爱万物,才能与之共同生存和发展。到了明清之际,王夫之、戴震等学儒也都进一步阐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王夫之说:“圣人尽人道而,合天德合天德者健以存生之理”(《周易外传》),戴震指出“仁者,生生之德也,所以生生者,一人遂其生,推之而天下共遂其生,仁也(《孟子字义疏正·仁义礼信》)。

 

3)道学与生态文明

老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其哲学体系的核心是“道”。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说的就是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即“天道”,人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自然规律,而应当无条件地顺从它。老子认为:“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可见,老子把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性提到了相当高的位置。道家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也十分重视规律。他说:“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孙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 ”既然人的身体、性命、禀赋、子孙皆不为人类自身所拥有,而属于大自然,那么人类就应当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除此之外,庄子还站在具体事物的角度来说明物物各有其独特的本性,人应该尊重这种本性。他告诉人类要跳出自我中心主义的圈子,要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理解、对待自然物,那种出于人的主观偏好来理解和对待自然的方式是对自然的损害。因此.庄子发出“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的叹息,这与当今我们倡导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态度不谋而合。

“道生万物,万物平等”是道家思想体系中的最高范畴。庄子说:“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已。”也就是说,万物本来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高低之分。他反对人类以自己为中心,把大自然当成征服对象和统治对象,反对人类仅仅为了自己的需要而违反自然规律、掠夺自然、危害环境。同时,老子和庄子都主张把自然界的天然状况作为人类社会所追求的理想模式,这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借鉴作用道家也主天人一体论,甚至道家比儒家更主张顺应天道,更热爱山水之美,更重视生态的保持,其哲学和美学带有自然主义的浓郁气味。道家提出“道法自然”,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皈依。庄子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称为“天乐”。在庄子看来,万物齐一、天人相通,强调人必须顺应自然,达到“天地与我并生, 而万物与我为一” 的境界。道教视人、社会、自然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对于强化后代人的生态整体意识有很大的意义。一旦生态平衡失调,就会危害到生物圈中所有生命物种的整体利益,到头来也会危害人类自己生存的利益。在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带来经济增长的时候,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环境的完善和健康,打破了自然界原有的生态平衡。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吸取教训,摒弃西方的那种以“征服自然”为中心的主客二分的旧的生态观,推崇以道教思想为基础的“天人合一,和谐相处”的新生态观。

4)佛学与生态文明

佛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与现代生态伦理思维相一致的思想颗粒,认真挖掘佛家思想中蕴含着的生态伦理观念。对于丰富生态伦理学的理论体系,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启示:要尊重生物的生存权利;要扩大对生态文化的宣传;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观念。 

佛教起源于古天竺,进人中土并获得发展大约是在公元1世纪。随后在中国获得巨大发展,并与中国的玄学融合,因此形成了佛学的中国化。中国佛教作为世界著名宗教之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佛家的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思想,这些思想虽带有朴素的直观性质,但却彰显了人类对生命和生活的感悟,不断在人类道德演进过程中被认同,进而铸就了人类生态伦理的智慧。

佛家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主张“万物一体”,即人与自然之间是没有明显界限的,生命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佛家认为,生命主体和生存环境作为同一整体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一切现象都处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因果联系中,一切生命都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离开自然界,生命就不可能存在。生命对人类和一切动物及植物都是同样宝贵的,人类因其具有思维和意识而成为生命界的主人,但并不能因此而伤害他物,小至尘埃,大到整个宇宙,同处于同一生命河流中。故宇宙万物的存在及其差别都是虚无的、不真实的,一切现象都具都共同的本质。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即本性上的平等,所以,自然界一切生命都值得尊重。佛家的慈悲在强调保护自身生命的同时,更强调对其他生命体的关怀,甚至放弃自己的利益,保护其他生命体的权利。它从非人类中心和万物平等的立场出发,主张善待万物。佛家对生命的关怀,最为集中地体现在普度众 生的慈悲情怀上。佛家把世界万事万物看成是一个统一整体,人与自

然万物相辅相成、和谐相处,世界万事万物处于不断循环中。人对自然既要合理利用。又要积极保护,这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由于工业化和无限制地征服自然而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更有重大现实意义。 

每一种生命形式在生态系统中,都有发挥其正常功能的权利,都有生存和繁殖的权利。生存权是生命体最基本的权利,这种生存权对于万事万物是平等的,而且这种平等要求生物之间彼此尊重。佛家的生态智慧的核心是在爱护万物中追求解脱,它启发人们通过参悟万物的本质来进行认知。万物统一于佛性,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一切生命既是其自身,又包含他物,善待他物即是善待自身。这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出的慈悲为怀的生态伦理精神,客观上为人们去保护自然,发展生态文明,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界和睦相处提供了理论基础。佛家追求“常、乐、我、静”的境界,倡导“清心寡欲”的朴素生活方式,强调“修行”的戒规生活。这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使人类的要求和欲望得以净化和控制,使人类不断适应环境和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建立人与自然统一的思想基础,只有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人们才能更好的实践。现代生物学和生态学证明:人与自然是同质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其他生物一样都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从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视角着眼,从人与自然有机统一的角度出发,合理利用自然界,加强环境保护,有助于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0380-388420.html

上一篇:涨工资
下一篇:美国的消费

3 蔣勁松 丛远新 yinglu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1: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