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民之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rer009 西藏农牧学院

博文

重度盐碱地的引水改良

已有 4032 次阅读 2009-4-30 15:05 |个人分类:学术观点|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盐碱地, 改良


    松嫩平原的盐碱地分布在广阔的洪泛平原上,地势低洼,而且具有可利用的水源——丰富的嫩江和第二松花江水资源,存在着充分利用江河水资源大力整治盐碱地的优越条件。水是盐碱地改造中关键的限制性条件,在该地区实现农业发展、生态修复和重建双赢的唯一方式是合理开发丰沛的水土资源,因地制宜,通过以水洗盐、以水压盐、引水灌溉、引水种稻等方式,以水修复和重建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不仅体现了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掘区域资源优势,而且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发展、生态环境恢复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应该说这是一项技术方向正确、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国家发展战略的举措。
    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和90年代以来进行的种稻改良试验,获得重要成果并直接推动了盐碱地种稻技术的规模发展[1,2,3,4]。但是以往盐碱地种稻的成功经验主要是在轻度苏打盐碱地上取得的,而在重度盐碱地上种稻改良在研究应用过程中效果则不理想,例如2002年黑龙江省富裕、林甸、杜蒙等县8.7万ha重度盐碱地的生产调查结果表明中重度盐碱地上种稻的产量只有2175~5320kg/ha,经济效益比较低下[5],罗新正等人的研究也表明,经过连续多年的种稻,到第五年时重度盐碱地上水稻的产量才达到4250kg/ha[1],收支大致相抵。从生产实践和研究的结果来看,重度盐碱地引水种稻的开发策略还有待商酌,在引水改良这个宏观方向不变的情况下,还应根据重度盐碱化土壤的特点,兼顾经济效益因素,从以农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角度出发来探索重度盐碱地治理可行的技术措施和改良模式。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0561-229112.html

上一篇:从质量角度看粮食安全问题
下一篇:松嫩平原西部大安灌区在建项目印象1(图)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2: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