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中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ping

博文

雇主遇到这五种雇员应尽早解聘 精选

已有 5770 次阅读 2012-4-26 08:18 |个人分类:工作环境|系统分类:人文社科|关键词:学者| 员工, 解聘, 表现, 雇主

雇主遇到这雇员应尽早解聘


蒋继平

2012425


前面我谈论了[职业生涯中遇到这五种情况应尽早辞职]的话题,引起一些网友的关注, 现在我来谈谈一些下属的不良行为。 我认为当雇主遇到下列五种雇员应该尽快解聘。 否则的话, 会对公司造成不好的影响, 也会对雇主本人带来很多麻烦。 这是因为一个坏雇员的不良言行可以影响其身边的一大批人, 从而给工作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千万不可小看这种负面因素。一粒老鼠屎可以污染一缸大米,这个道理大家都懂的。 当然,下面的这些内容是我个人的经历和观点,可能不适合所有的环境,希望各位认真分析,如有参考价值, 请择优录用。


1. 只说不做的雇员。 英文的意思是:Talking only, no action。有些雇员很是能说会道, 喜欢在共同场合大谈特谈,不管什么话题,他们都能借题发挥, 说起来头头是道, 好像是专家似的。 在工作场所,不管是在办公室,实验室, 或者其他地方,他们总是喜欢找个话题聊聊,大多数的话题都与工作无关,很多是张家长,李家短之类的小道消息。 要是开会谈论工作,他们更是显得如鱼得水, 一个个建议提出来,一套套方案摆出来。 可是, 会后一点儿动作也没有。 交给他们的任务也不能按时完成。他们只喜欢说,不愿意干。 他们的这种习性还会影响到其他人。 因为他们说话总是要有听众, 所以,他们就会找同事聊天。 这对本来在认真工作的同事是一种干扰, 会降低同事的工作效率。这种人应该尽早请其离开。


2阳奉阴违的雇员。 这种雇员的最大特点就是喜欢讨好领导, 至少不愿意得罪上级。 但是他们又是不愿意努力的人, 不喜欢吃苦, 对本职工作不感兴趣, 没有自觉性和主动性。 当领导交给任务时,满口答应, 事后却不负责任, 拖三阻四。 在工作时, 领导在场, 表现积极; 领导不在, 悠闲自得, 什么事也不做。 对这样的下属, 您能放心吗?所以,不放心,还不如让他走。


3死不认错的雇员。 有些雇员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负责任, 明知失误, 或者做错了, 总是不肯认错。 其实, 人人都会有失误的时候, 也会犯错。 工作越是努力的人, 事情做得越多的人, 越是失误多。 所以,要没有失误,要想不犯错, 就干脆什么都不干。 这样行吗? 当然不行。 失误和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 关键是尽量避免失误和犯错误。 对于已经造成的失误,要实事求是地承认。 只有真心诚意地承认失误, 才能从中吸取教训。 我曾经碰到一位下属, 她在洗实验用品时,一不小心打破了一个玻璃烧杯。 当我发现后,她死不承认。这使我大感吃惊。 本来只是一个杯子,打破了也没有什么。 她只要向我说明, 不小心打破的,我一定会很高兴地接受这个事实, 把破杯子扔掉就行了。 可是,她就是不肯承认这个杯子是她不小心摔破的。 这样的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您能对她放心吗?


4缺乏理性的雇员。 有的雇员非常固执,总是坚持自己的观点, 明知没有理, 还要进行无理的争辩, 甚至强词夺理, 狡辩到底。 这种人一般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会影响到整个团队的和谐合作环境气围, 因而, 对整个工作环境不利。


5野心勃勃的雇员。 凭心而论,在我手下的绝大多数下属都是非常安分守己的人, 只有极个别的人有野心, 想抢班夺权。 这样的下属是个潜在的威胁, 应该尽早除去。 要不然,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的。 当然,我这里指的野心, 是指根本没有实力,没有贡献,没有才能, 没有资历来承当这个职位。 要是确实有才能, 有贡献可以胜任这个职位,那就不叫野心和抢班夺权了。 有的人可能会说顶头上司是心胸狭隘的人, 下属比顶头上司能干和更有才能, 因而,下属应该占有顶头上司的位子。即使是这样的话, 顶头上司的老板会进行人事变动的,用不着下属自己急不可耐的样子, 是不是?


由于篇幅有限,我只能简要地说说, 不够具体和周详,希望读者理解和补充。




https://m.sciencenet.cn/blog-203132-563704.html

上一篇:在South Padre Island 的遐想
下一篇:强烈呼吁中文教会立即修改圣经创世纪的一个内容

9 金小伟 陆俊茜 罗晓敏 张波 李孔斋 徐耀 杨秀海 张杨 neilcha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0 18: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