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关于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及数字资源建设的讨论

已有 1335 次阅读 2024-3-14 21:10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图谋按:2024年3月13日晚,关于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及数字资源建设的讨论,“电子资源大数据联盟”微信群有多位成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图谋参与了讨论,特此稍事整理,期待对图书馆相关实践有所帮助。

     王爱国先生说:“十几年前我之所以选择汇文,其实最大的一个因素是因为它是明确要年服务费的,从它的用户数来看我就能预期它可以基本保证开发队伍的延续和成长,这对用户是好的。马上二十年了。大部分厂商当年的表态都是说以后免费升级免费维护不再要钱。不过现在都要服务费了,有说免费的反倒能吸引一下注意力,看看到底什么原因。啥东西都是要看场景的。”

     谢涛先生:“赞一个,从用户的角度,这是难得的理性的思维方式。

一次性收费十几万,表面上说也可以平摊到每年,保证公司平稳发展,但实际上因为小公司的财务处理等等原因,确实是一次性来的钱比每年均匀来的钱难管理,有一种野性的冲动。如果公司管理体制等等方面粗放一些,就难以约束这种冲动。所以明智的做法,也可以是不收那么多钱,改为一年一收。用外部力量强制约束公司平稳发展。

这里我们假定人性是有弱点的,公司里面的人也别表白自己多么白莲花,有时候钱多了(不均匀)真的是一种祸端。一年一收服务费,实际上给后来改为云服务,收服务费,提前做了铺垫!这个比说什么微服务技术什么多租户技术,更合云计算的调调。我建议用户单位重点考察这个服务费制度,促进云计算的快速良性铺开和发展。我们可以允许免费是因为开源的系统,用户可以自己安装维护。但这个其实是劣化了服务(根本没有服务),但用户期望值比较高,所以得失参半,或者失更多。

那要不要取消免费呢?这个很难。因为这个免费的方式是开源本身的原始承诺,原教旨主义的东西,很难取消。取消了人家就说你不是开源了。这是开源基因里面的东西。我的看法是,现在用户的心态还没有到位,还需要教育和培训。开源有点超前了。可能当了炮灰。各位老师别不高兴哈,这个确实有个认识的阶段过程,认识不到位就是不行的。也没有必要强行表明自己喜爱开源什么的。闭源的系统有没有可能免费呢?比如我原来的 dt1000 就是闭源的,但可以免费下载使用的。那时候还不盛行开源。现在最好是纳入开源的体系,彻底开源。”

    图谋:“不变的是变化。许多变化是难以预见的。我联想起2000年初的新馆建设,搞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说是要多少年不落后。实际是好些方面很快就淘汰了,比如当时用的同轴电缆等。当时流行的电子阅览室、视听室等,没过几年‘好日子’。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当前说是要‘下一代系统’,实际上大多数连opac都是相当不靠谱的。纸质馆藏的管理与服务当前普遍处于尴尬状态。大大小小的馆,声称数十万数百万甚至逾千万馆藏量,但年借阅量大多仅为数万或数十万册,今非昔比。各种各样商业数据库投入算是比较大的,不少馆的投入占总经费80%以上。管理模式与服务模式几乎各不相同、各行其是。理想化的下一代系统是在数字馆藏的管理与服务方面显身手,实际能做到什么程度,主要看各自的“运气’。一点随感,算是有感而发。”

    王勇:“图书馆很难。”

    谢涛先生:“花钱已经主要花到购买数据库上面了。而数据库本身是包含软件和平台的,图书馆 ILS 系统的作用迅速降低——只是管理纸质图书部分了。”

    图谋:“确实是比较尴尬的处境。各种各样数据库又是自成体系的。许多资源与服务,实际是‘云深不知处’。”

    索先生:“买数据库就算数字馆藏建设么?”

    图谋:“这是一个大坑,一不小心就掉坑里。数据库多种多样,买法也是多种多样。当前,严格意义上,属于‘馆藏建设’范畴的份额确实很有限。”

    边永涛先生:“这就又涉及了另一个问题,购买数据库,买的是资源还是服务?”

    图谋:“面向机构用户,某数据库提供三种方式:镜像、云托管、云租用。个人以为,云租用算不上严格意义的‘馆藏建设’。有的实际上只是买服务。没有永久保存权限。”

    边永涛先生:“各高校还在不断把一些数据库资源拷贝到本地服务器么?这项工作是否还在进行?”

    图谋:“有些数据说是提供永久保存,实际上也只是说说而已。真的让镜像到本地,彼此都嫌麻烦。弄到本地的麻烦是非常多的。前些年,有些馆做本地馆藏数字化工作,近年没少吃苦头。一趟趟整改。”

    索先生:“镜像数据库,我觉得也是自欺欺人。可能说得太严苛了。数据格式,平台环境,用户环境都是问题。例如只能运行在windows2000服务器上的数据库镜像。”

    图谋:“是的。某大馆的几个镜像服务我是有体验的,恕我直言,每况愈下。中小型馆更是无法驾驭。”

    李锐先生:“其实,有时候本地镜像是为资产考虑的,使用还是用云端的。可信可控。各个学校不一样,上个学期还请同事调研了一下,有的学校根本不算资产,也确实是,就是个使用权,哪来的资产啊?”

    谢涛先生:“(永久保存)这个概念叫‘长期保存’。前些年这方面的论文挺多的,属于一个热点课题,大家可以在知网上面搜一下。

图书馆界应该大力倡议和倒逼数据库商提供长期保存的格式的原始数据,这样图书馆就拿到了数据的‘源代码’,而不仅仅是一个短期使用权而已。本地镜像是试图获得‘物权’而不仅仅是虚假的使用权。但如果本地镜像是厂家的私有格式,等于图书馆自己还是没法完全自由利用。所以要倡导拿到‘长期保存’格式的数据。设计长期保存格式的时候,就是要考虑格式独立于硬件,自解释性好,等等,满足一系列要求,最后看下来基本就是 XML 格式最符合。再不济也需要文本文件。XML 格式是比较完美的文本文件。像图书馆界的 ISO2709 格式基本上接近于一个长期保存格式,我们这些从业者已经受惠好多年了。比方说你看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个 IBM PC 电脑,软盘,里面有数据。软盘还有效么?电脑坏了没有还能不能正常启动?这里涉及到硬件的依赖性问题,还有里面的数据格式问题。这就是一个典型场景。所谓长期保存就是考虑一代代把数据拷贝延续存储下来,并且在硬件天翻地覆以后,还能用比较低的成本利用以前的那个格式。可能不太懂技术的人,喜欢不断更新,看到几十年的老格式有点鄙视。但其实从长期保存的角度,一个数据格式如果能延续三五十年,那就是英雄了,值得赞佩。越久越好。 ”



https://m.sciencenet.cn/blog-213646-1425338.html

上一篇:关于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的思考
下一篇:圕人堂周讯(总第514期 20240315)

2 杜占池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15: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