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我的职称评审之路

已有 8975 次阅读 2014-4-22 00:49 |个人分类:闲情偶寄|系统分类:生活其它|关键词:学者| 职称评审, 心情随笔

   上周是最难熬的一周。一方面准备职称材料等事情头绪不少。另一方面小孩上幼儿园之后一直感冒生病(主要症状是咳嗽厉害、经常咳吐了,食欲不好,且有时夜里发烧厉害),很可能是吃药次数过多,小孩失去信心,坚决抵制吃药,因此上上周带去社区医院打点滴打了3回,未见好转,上周不得不带去同事介绍的大一些医院的儿科专家看,医生的建议是等治好了再去幼儿园,因为幼儿园护理欠佳,容易交叉感染,听从了医生的建议,打了3回点滴,最长的一次打了4个多小时。孩子他妈有课的时候,我得设法分担。周四下午带小孩去医院复诊,那天下午是学科组评审时间,大概下午5点半咨询了一下评审结果,知道自己被淘汰,感觉很蹊跷,想去找领导进一步了解情况,可是孩子他妈还未下课,此时真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上周五开始进一步了解情况及向有关领导反映情况。接下来的周六、周日也是郁郁寡欢。那些天的身体状况明显有问题,想必与着急上火有关。今天(周一)开始反思自我,让自己回归常态。
   坦白说,我曾以为职称晋升是水到渠成之事。我是2005年评的中级职称,到了2010年够年头评副高。那一年就开始填报职称表格,但是准备一番之后,学校有文件说要将半年以上脱产学习时间扣除(刚去上学时,似乎没这个说法,否则我也可能不会选择脱产3年)。虽然有馆领导和校领导鼓励我报破格(科研方面比较突出),但人事处的答复是不行,这个口子不能开。我是200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这个时候学校已经不稀罕了,原本是说要将毕业证押给学校的,我那年开始不用了。短短几年间,学校教职工学历(学位)“大跃进”,1999年刚到学校全校只有8名博士(戏称八大金刚),到2010年那会学校博士过百(另有若干在读的)。学历(学位)提升途径有在职读的,也有不少引进的。学校为了申硕,引进力度不小。同时职称方面,亦是下足功夫。大量引进高级职称人才方面之外,本校人才有条件上,条件不足创造条件上。印象中,2001年全校只有8名教授(含3名退休),到了2010年教授已过百。图书馆2005年至2010年晋升副研究馆员有12位。
   2011年至今,图书馆虽然有多人符合晋升条件,但无人晋升职称。2011年是非教师系列在一起评,按系列给指标,名额少,之后是综合学科组(综合的范围每年有变化)。学校职称评审每年的评法不一样。2013年非教师系列无人晋升职称(全校7人晋升教授,10人晋升副教授。晋升教授者中含一名海归破格。)。高级职称指标据说越来越紧张。
   个人自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比较努力。文献称本人为2001-2004年为图情档学CSSCI发文前20位学者(助理馆员时期);2009年曾作被推荐为中国图书馆学会青年人才奖候选人之一(全国27位);本人迄今为止CSSCI发文为本校的6%以上。有师友对我的职称上不去感觉奇怪,我刚开始也觉得奇怪。有了今年的经历,见怪不怪了。
   回顾自己不算长的职业生涯,一直以来得到诸多师友的关注与帮助。我记得《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1年第6期我的名字在该期出现过6次;《大学图书馆学报》多次录用我的稿子而且作者及篇名出现在封面上;《图书情报知识》刊发我写的卷首语……此外,还不时有热心的师友热心为我推荐发展平台。学校给我脱产学习机会、两次提供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等等,我铭记在心。综合权衡得与失,我认为所得更多。我何德何能,仍不知足?
   思前想后,我并没有因为学历、职称低的原因受到“不公正待遇”。昨天没有,今天没有,明天也许同样是真没有。其实我真的应该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职称评审“乱象”
https://m.sciencenet.cn/blog-213646-787254.html

上一篇:杀人不见血的职称评审
下一篇:输在人际关系

23 郑永军 陈安 林中祥 尤明庆 马建敏 马臻 武夷山 曹聪 刘桂锋 王芳 李学宽 刘建兴 杨正瓴 陈沐 刘洋 赵星 庄世宇 赵美娣 赵紫辉 陈冬生 邹斌 王永林 Xuexing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7 07: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