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歌向人们呜呜苦诉:为了它,掩盖了多少真实?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ilingjun 坦露灵魂比脱光难的多!

博文

未来两脚兽化石远不及恐龙蛋值钱

已有 3607 次阅读 2010-4-6 08:11 |个人分类:观点评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关键词:学者| 地球, 生态, 人类世, 均衡对称, 两脚兽

 
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美丽星球,自生成以来,内外地质作用就从未停止过,拗陷和隆起,堆积和剥蚀总是共存的,一个地区的堆积必然意味着相邻地区正在同时经历着上升运动。它一方面破坏了原有的地质体或对之进行改造;另一方面有提供了场地,使新的地质体得以产生。世间的万事万物都遵循着一种“均衡对称”的大自然法则,“均衡对称”是一切事物发展之根本,大陆,海洋;高山,平原;山峰,峡谷;沙漠,湖泊….。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对称性。 “任何沉积物在低处的加载必然会引起下伏地壳的附加沉陷,最终使软流圈的一部分物质侧向移开,以保持单位面积柱体的质量平衡。”这就是 地球物理学的所谓“地球均衡补偿理论”。也就是说,地貌景观上的沧海桑田的变迁就是这些作用的综合结果。但这种变化是极其漫长的,我们人类所能见到地貌上的山川河流等一切自然景色都是几百万年乃至数十亿年大自然间平衡补偿的结果,它的变化微乎其微以至人类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一旦感觉到了,便是洪水滔天,或河湖干涸,赤地千里,或山摇地动,大难临头!
 
自然界蕴有万物,并且有各自的运演规律,但它们之间绝非是相互独立、互不干涉的,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整个地球生态是一个有机系统,其中的有机物、无机物、气候、生产者、消费者之间时时刻刻都存在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每种成分、过程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其他成分和过程的变化。倘若破坏或缺失这种“对称”将导致万事万物无序混乱。如森林砍伐影响水土保持的泥石流、洪涝灾害;草原开垦、过度放牧导致土地沙漠化的沙尘暴肆虐;河流建坝、节流引起地下水位变化或干涸;诱发地震等等等等,这些来自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的干扰和破坏都会使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并导致失衡,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导致生态系统受损。这就是说,地球为了维持自身巨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均衡补偿作用在无时无刻的进行着,一旦自身的稳定、平衡作用被破坏,包括人为的,均衡补偿作用就要加速启动。这就意味着,人类将大祸临头!英国物理学家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中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日益人为的世界中,却逐渐地越来越不认识制约着自己生活的机制。说到底,在干旱或疾病等自然现象面前一无所知、束手无策的野蛮人和在技术进步引起失业和科学化战争等人为灾难面前无能为力的现代人是没有多大的区别的。他们两者都面临着不可知的可怕灾难,而又无法改变他们。”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实际很渺小,任何不尊重自然规律,破坏大自然的行为,最终都会得到大自然的加倍惩罚。这些年, 冠以发展美名的毁灭性开发,使得地球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的最低底线已经危险地近在眼前。
 
地球是那样美丽、富饶,大自然是那样有序、奇妙,一个有序的世界,因为人类的无节制的活动而走向混乱,走向无奈,走向寂寞,也走向单调(生物多样性丧失)。能源危机和生态危机已经开始向人类袭来!“能源危机的实质是人类机械行为对有机自然的损耗,生态危机则表明人类整体上有被逐出生命之流的危险。
 
在地球历史上,恐龙事件耐人寻味,一方面,从时间的漫长程度看,它们是成功的物种;另一方面,从空间的广阔程度看,由于无所不在,横行一时,终于盛极而衰。正如一位生物学家所言:当一个物种高度进化到凌驾于其他物种之上时,也就是这个物种行将覆灭之日。
 
目前的物种灭绝将是一场比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的恐龙灭绝更为惨重的生态悲剧。恐龙出现于2亿年前的三叠纪中期,灭于白垩纪末期,他们独霸地球陆地1亿4千万年,(人类尚不及恐龙的一个零头)因此,我们称中生代为“爬行动物时代”甚至“恐龙时代”。一些大地质学家提出,“人类的破坏,将会导致地球发生第六次的大规模物种灭绝,数以千计的动、植物不复存在。届时,人类将迈入新人类的新纪元,也就是所谓的“人类世”时期, 这也是单一物种行为所形成的第一个地质时期。全球地质界正在正式考虑是否应该将“人类世”加入到“侏罗纪”、“寒武纪”和其他类似的地质时期行列中。我将举双手赞成。
 
有个商业术语说,“捕鲸业一定在最后几条鲸鱼被捕杀之前就破产了”。也许根本用不着慧星撞击地球,人类自己早就把地球杀死了。展望几万年甚至几千年以后,如果真有外星文明的来客,他们在地球上能发现的最多的东西,就是曾横行一时的“两脚兽”化石,估计,它远不及一个恐龙蛋值钱。  
 
 


https://m.sciencenet.cn/blog-213895-309298.html

上一篇:大自然不高兴了
下一篇:谁强奸了真理

8 王铮 杨学祥 鲍得海 杨正瓴 田仁飞 iwesun zhaowanfu ffy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2: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